街球高手

街球高手

街頭籃球又名“街球”,是基於正規籃球基礎之上,又不同於正規籃球的一種籃球打法。作為街頭籃球的始作俑者,50年代的美國黑人最初只是在自家的後院或搭建一個簡陋的籃球架和用不知何種材料製成的籃球作為無所事事時的消遣。

概述

街球高手街球高手
到了70年代,由於生活的窘迫和對政府的不滿加上與生俱來的音樂天賦,―種被稱之為HIPHOP的自由、創意的風格逐漸形成, 並且迅速從黑人貧民區向全美散播開來。其主要元素包括:HIPHOPDance(街舞)、Rap(說唱)、Graffiti(塗鴉)和DJ打碟。  
街頭籃球對場地和人員配置的要求不高,可以是三對三,也可以是四對四,組合隨意; 幾個年輕人找一個有籃球架(沒有籃球架的話,找個籃筐掛在高處也可)的地方“秀”一下籃球技法―――人數無所謂、防守無須太嚴、勝負不太在意, 只享受將籃球“玩”在股掌間的樂趣。每個優秀的街球玩家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和技巧來贏得觀眾的贊同和尊重,他們使街頭籃球更具有觀賞性與娛樂性。 如果你能親眼看他們打球你就會真正明白街頭籃球不僅僅是一種運動,而是一種藝術。這些優秀的街球手們也被稱之為“忽客”。在規則上,街球和正規籃球也有所不同, 比如將24秒違例的規則改為20秒;每次投籃命中後,都由對方擲界外球;進攻方如被斷球,只能在3分線外發起再次進攻等等。 因為是“街頭文化”的一部分,和Rap、hiphopdance一樣,街球很明顯的一個特徵就是參與者的形象―――寬大的衣褲、誇張的頭飾和髮型、配上嚼著口香糖的、一副無所謂的表情―――Wow!酷斃了!

美國

街球高手:美國街頭籃球“十傑”
1.俄爾-馬尼格特,紐約人,綽號“山羊”,紐約市的街頭傳奇人物。他的傳記曾被拍成電影,在HBO播出過。而他從小打到大的打球的地方--98街的球場,也用他的綽號“山羊”來命名。他因毒品入獄,出獄後在老家附近指導青少年打球,在1998年去世。被稱為是沒打過NBA的最偉大球員。
2.喬-霍蒙德,紐約人,綽號“摧毀者”,6英尺4英寸的後衛,在20歲的時候獲得洛克 聯盟的MVP。曾在J博士的防守下,半場輕易拿下50分。
3.克蘭多,紐約人,綽號“鏇風”,曾在一場比賽中獨得135分,一季的平均得分為70分。以一招換手運球聞名“鬥牛場”。
4.拉馬爾-孟丹,芝加哥人,綽號“金錢”,5英尺9英寸的後衛,是個有名的神射手。前太陽隊的教練安吉以前在練球時,會穿上他那件繡有拉馬爾的熱身外套,當他在練投外線及上籃時,隊友會叫他拉馬爾-孟丹。
5.勞依德-丹尼爾斯,紐約人,綽號“豌豆”,6英尺8英寸的後衛,來自紐約的皇后區,被認為是自賈巴爾以後,紐約市最偉大的籃球運動員,在場上無所不能,五個位置都可以打,被稱為是加了跳投的魔術師詹森。
6.赫曼-諾斯,紐約人,綽號“直升飛機”,有人看過他跳起的高度超過二分之一的籃板。在街頭“鬥牛”時,把賈巴爾的天勾給定在板上,賞了他一個大火鍋。
7.阿特-希克斯,芝加哥人,綽號“大藝術”,6英尺5英寸的前鋒,來自聖伊利莎白高中,為人樂道的是他將籃板灌破的“酷死啦”灌籃。
8.拉夫特-阿爾特森,紐約人,綽號“跟我來玩啊”,是為了稱讚他在場上神奇的演出,很多NBA球星在回到鬥牛場上比賽時,都不想守他,馬布里就承認被他教訓過。在1998年的選秀會被雄鹿隊給選上。
9.拉夫-沃克,芝加哥人,綽號“火箭”,6英尺4英寸,在場上曾表演跳起來,把球往籃板上丟了兩次,再拿起來狠狠地塞進籃筐內,球場上的人全都呆掉了,都要求他再做一次,而他也照做。
10.達林-梅森,費城人,綽號“咀嚼”,5英尺11英寸,有43英寸的垂直起跳高度。他那神奇的助攻是最令人難忘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