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書杜工部行次昭陵詩卷

行書杜工部行次昭陵詩卷

鮮于樞此卷以行書錄杜甫《行次昭陵》詩,末署“右工部《行次昭陵》詩,困學民書”,無年款。 鮮于樞以書法錄寫唐詩,這與以晉、唐書法為楷模的復古觀念頗相一致。 書法採取較為疏朗的行距,筆意遒勁健拔,並有唐代書法講求法度之質,為其典型的風格。

鮮于樞此卷以行書錄杜甫《行次昭陵》詩,末署“右工部《行次昭陵》詩,困學民書”,無年款。鮮于樞以書法錄寫唐詩,這與以晉、唐書法為楷模的復古觀念頗相一致。事實上,他也有一些書法作品是書寫唐詩的,如《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卷》(京都藤井有鄰館藏)等。鮮于樞祖籍漁陽(今河北涿鹿),生於汴粱(今河南開封),曾宦居於揚州,得與趙孟煩相交並成莫逆;後寓居杭州,於西湖築室曰“困學齋”。鮮于樞常與趙孟頫切磋書藝,並且相互推重,故二者的書法觀甚為一致,皆講求復古的藝術主張,尤以晉、唐為楷模,脫去兩宋和金、遼流風。他的書法於元代初年與趙氏齊名,兩者的書風亦有共通之處,惜因過世較早而未如趙氏般對後世有更大的影響鮮于樞的傳世墨跡多為行草書,而這件《杜工部行次昭陵詩卷》屬大字行書,是其傳世的代表作之一。書法採取較為疏朗的行距,筆意遒勁健拔,並有唐代書法講求法度之質,為其典型的風格。書畫鑑定家徐邦達認為此卷精整,似屬晚年之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