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地膽

血地膽

醬頭,多年生纏繞草本,長3~8米。塊根肥大,直徑可達10~20厘米,橫切面醬紅色。莖綠色至淡紫綠色,光滑無毛,有紫色斑點。葉互生,寬卵形成卵圓狀三角形,長4~10厘米,寬3~6厘米,先端尖,基部截形至淺心形,兩面近於無毛,上面有紫斑紋或無;葉鞘乾虞質,葉柄長2~4厘米。花小,白色;總狀花序腋生鹹頂生。瘦果卵形,包被於宿存花被內,具3棱。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山溝、向陽的灌木叢中,亦有栽培。

分布範圍

分布雲南等地。

主要價值

別名

血地膽 血地膽

絳頭、地膽、赤地膽、血地膽、血娃娃、大紅藥

來源

蓼科蓼屬植物醬頭Polygonum aubertii Henry [Bilderdykia aubertii (Louis Henry) Moldeuke],以塊根入藥。秋季採挖,洗淨切片,曬乾。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調經止血。用於痢疾,消化不良,胃痛,崩漏,月經不調;外用治疔瘡初起,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2~3錢,研粉吞服0.5~1錢,用酒送服。外用鮮品適量搗爛敷患處。

血地膽 血地膽

【植物鑑別】本品植物葉形態與何首烏極為相似!但花形與首烏不同。且其根的橫截面與首烏亦有很大區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