蠻講

蠻講是中國東南沿海山地縣泰順的原住土語,百越語與漢語的融合體,語式多樣,辭彩豐富。

概述

蠻講是中國東南沿海山地縣泰順的原住土語,百越語與漢語的融合體,語式多樣,辭彩豐富。泰順隸屬於浙江省溫州市,上古時期居住著古東越人,明景泰三年分疆立縣,除西北部分地區與東端一小片以外,大部分地區通用蠻講語,以蠻講為母語的人口約有二十餘萬人。蠻講先民信奉閭山教,族群神衹為佛姨妮(順天聖母陳十四娘娘),本站將蠻講人居住的地方稱為東山越。

內容

講蠻話的人到底是浙南本地人,還是千百年前從福建遷去的?我相信是前者。
由於方言變化的不平衡,浙南方言有的接近浙北方言,有的變化不大或特殊,以至於被認為屬於閩語.
其實,剔除吳閩方言大量表淺的漢語成分,兩者應該有相同的古代百越來源.
蠻話是土生土長的,只不過和閩語一樣,受漢語影響不如浙北方言那么深刻而已,所以被歸屬為閩東方言.
蠻話與泰順蠻講都是浙南本土方言,一般學界歸之為閩東方言.
其實溫處各地的吳語與所謂的閩東方言閩北方言都是土生土長的,應該不是移民越界滲透帶來的.只是浙南的所謂閩東方言閩北方言區在偏僻山區,少受外界影響,保留更多古代吳閩語原貌,不如沿海的甌語區那樣不斷受到北來影響,其實是甌語像北部吳語一樣失落了很多底層辭彙和語音原貌,甚至比北吳更超前一步,連"船..."都讀如"余","飢..."都讀如"資"了.
所以蠻話蠻講被認為是閩語,而甌語被認為是吳語,只是存古程度不一罷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