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退紙

蠶退紙

蠶退紙為蠶蛾科昆蟲家蠶蛾卵子孵化後的卵殼,是一種中藥材,主治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帶下、喉風、喉痹、牙疳、牙痛、疔腫、瘡瘍等症狀。

基本信息

簡介

【草藥名】: 蠶退紙
【內容介紹】:蠶退紙 (《嘉祐本草》)
【異名】蠶子故紙(《千金方》),蠶紙(《近效方》),蠶布紙(《日華子本草》),蠶蛻紙(《聖惠方》),蠶連(《本草衍義》),蠶連紙(《綱目》),蠶沙紙(《本草求原》)。
【漢語拼音】can tui zhi
【英文名】Silkworm egg sheet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ombyx mori L.
【來源】為蠶蛾科昆蟲家蠶蛾卵子孵化後的卵殼。

動植物形態

家蠶蛾,雌、雄蛾全身均密布白色鱗片。體長1.6-2.3cm。翅展3.9-4.3cm。
體翅黃白色至灰白色。前翅外緣頂角後方向內凹切,各橫線色稍暗,不甚明顯,端線與翅脈灰褐色,後翅較前翅色淡,邊緣有鱗毛稍長。雌蛾腹部肥碩,末端鈍圓;雄蛾腹部狹窄,末端稍尖。幼蟲即家蠶,體色灰白至白色,胸部第2、第3節稍見膨大,有皺紋。腹部第8節背面有一尾角。
【化學成分】蠶卵殼外層含多酚類,中層、內層含類脂,最內層含類脂及蛋白質。
【性味】《日華子本草》:平。

功用主治

治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帶下,喉風,喉痹,牙疳,牙癰,疔腫,瘡瘍。
①《日華子本草》:治吐血,鼻洪,腸風瀉血,崩中帶下,赤白痢,敷疔腫瘡。
②《本草衍義》:燒灰用之,治婦人血露。
③《綱目》:治牙宣,牙痛,牙癰,牙疳,頭瘡,喉痹,癲狂,藥毒,沙證腹痛,小便淋悶,婦人難產及吹乳疼痛。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煅存性入丸、散。
外用:燒研調敷。

選方

①治吐血不止:蠶蛻紙燒存性,蜜和丸,芡實大。
含化咽津。
(《姚僧坦集驗方》) ②治痔漏下血:蠶紙半張,碗內燒灰,酒服。
(《奚囊備急方》) ③治崩露下血不止:蠶退紙、棕櫚皮(各燒灰存性)。
上研細末。
每服,各抄二錢,溫酒調下。
(《海上名方》蠶退散) ④治纏喉風及喉痹:蠶退紙不計多少。
燒成灰存性,煉蜜和丸,如雞頭大。
含化咽津。
⑤治走馬牙疳;蠶退紙燒灰,入麝香少許,貼患處。
⑥治牙宣、牙癰:蠶退紙燒灰,揩齦上。
(④方以下出《姚僧坦集驗方》) ⑦治小兒頭瘡:蠶蛻紙燒存性,入輕粉少許。
麻油調敷。
(《聖惠方》) ⑧治小便澀痛:蠶退紙不拘多少。
燒灰細研,入麝香少許,和勻。
每服二錢,米飲調下。
(《博濟方》犀灰散) ⑨治痧證壯熱,頭痛,嘔惡,手足指末微厥,或腹痛悶亂:蠶蛻紙剪碎,於瓶中滾湯熬之,封固良久。
乘熱服,暖臥取汗。
(《類證活人書》)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