蝤蛑科

蝤蛑科Portunus trituberculatus ,是一種生物學學科的一種專有名詞。 系動物界,節肢動物門,甲殼綱。全體被有堅硬的甲殼,背面灰綠色或棕紅色,頭胸甲呈梭形,稍隆起。表面有3個顯著的狀隆起,1個在胃區,2個在心區。兩側前側緣各具9個鋸齒,末端爪狀,適於爬行,最後1對,扁平而寬,末節片狀,適於游泳。分布於我國南北各海域。

基本信息

簡介

蝤蛑科Portunustrituberculatus[地方名]梭子解槍蟹、海螃蟹、海蟹、海蟲、水蟹、門蟹、小門子、蟲居子、蓋章、三點蟹、童蟹、飛蟹、蝤蛑又稱黃甲蟹,亦稱青蟹。古代稱為蝤媒(陶弘景),撥棹子(《本草圖經》),海蟳(《閩中海錯疏》)。
系動物界,節肢動物門,甲殼綱。全體被有堅硬的甲殼,背面灰綠色或棕紅色,頭胸部寬大,甲殼略呈扇狀,長約6厘米,寬約9厘米;前方額緣有明顯的尖齒6個;前側緣亦有6個寬鋸齒,額兩側有具有短柄的眼1對,能活動。口器由3對顎足組成,前端有大小觸角2對。胸肢5對,第1對為強大的螯足,第2~4對,長而扁。末端爪狀,適於爬行,最後1對,扁平而寬,末節片狀,適於游泳。腹部退化,折伏於頭胸部下方,無尾節及尾肢,雌性腹部呈圓形,雄者呈三角形,腹肢退化,藏於腹的內側,雌者4對,用以抱卵;雄者僅2對,且已特化為交配器。

形態特徵

頭胸甲呈梭形,稍隆起。表面有3個顯著的狀隆起,1個在胃區,2個在心區。兩側前側緣各具9個鋸齒,第9鋸齒特點長大,向左右伸延。額緣具4枚小齒,額部兩側有1對能轉動的帶柄複眼。有胸足5對,螯足發達,長節呈梭柱形,內緣具鈍齒。第4對步足指節扁平寬薄如槳,適於游泳。腹部扁平(谷稱蟹臍),雄腹部呈三角形,雄蟹呈圓形,雄蟹背麵茶綠色,雌蟹紫色,腹面均為灰白色。

產地、產季

分布於我國南北各海域。一般從南到北,3―5月和9―10月為生產旺季,渤海灣江遼東半島4―5月產量較多。[經濟價值]肉多,脂膏肥滿,味鮮美,營養豐富。每百克蟹肉含蛋白質14克、脂肪2.6克。鮮食以蒸食為主,還可鹽漬加工“槍蟹”、蟹醬、蟹卵經漂洗曬乾即成為“蟹籽”,均是海味品中之上品。三疣梭子蟹是我國重要的出口暢銷品之一,英名為Swimmingcrab,日文名為カサミ。出口輸往國別和地區:日本,香港、澳門。出口口岸:遼寧、河北、天津、山東、江蘇、浙江、福建。

盤點洞庭湖生物之一

洞庭湖6000多平方公里的水面,隱藏中國特有有著各種各樣的魚類、貝類等珍貴的生物。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