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塘鄉

蛟塘鄉

蛟塘鄉在星子縣境南部,總面積39.5平方公里,轄蛟塘、深耕、橋浦、新亭、鐵門、鐵爐、芙蓉、槎壟、西廟、龍溪10個村委會,166個村民小組,91個村莊。 境內有低矮丘陵,多種水稻、棉花、紅薯等,有水產養殖場、果園、茶園、林場等。

基本信息

星子縣星子縣

簡介

蛟塘鄉在星子縣境南部,總面積39.5平方公里,轄蛟塘、深耕、橋浦、新亭、鐵門、鐵爐、芙蓉、槎壟、西廟、龍溪10個村委會,166個村民小組,91個村莊。 境內有縣南部最大的集鎮蛟塘鎮,水陸交通便利,位於龍溪湖西岸,房屋散落在小坡上,有兩條狹窄小街,小店、小販頗多。傳說300年前,一天,烏雲翻滾,大雨傾盆,蛟龍出現於塘中部的蘆花塘內,轉瞬間騰空而去,故名“起蛟塘”,簡稱蛟塘。清代已成集市(稱起蛟塘市)。建國後,一區人民政府設此,現為鄉政府駐地。今有農業機械廠、手工業社、縫紉社、福利廠、中學、供銷社、醫院、縣血防組等單位。 境內有低矮丘陵,多種水稻棉花、紅薯等,有水產養殖場、果園茶園、林場等。

所屬星子縣簡介

星子縣位於江西省北部,北倚廬山,南濱鄭陽湖,全縣總面積894平方公里,人口22萬,其中農業人口19萬,現轄5鎮2場9鄉。

星子縣礦產資源較為豐富,己探明的非金屬礦產有16種,其中中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命名的“南康花崗石”儲量達10億立方米,居江西第一;青石儲量1.15億立方米;高嶺土800萬噸;石英5億噸;黃砂5億噸;還有水晶、鉀長石、綠柱石、磷礦、雲母、石灰石、紅砂、鐵礦等礦產,開發潛力很大。

星子旅遊資源得天獨厚,素有“廬山之美在山南”的美譽。居廬山五大叢林東南一線的秀峰寺、歸宗寺、萬杉寺、棲賢寺、海會寺,陸修靜的簡寂觀、有“天下第一書院”之稱的白鹿洞書院、三國時期的周瑜點將台、晉代陶淵明的醉石、王羲之的鵝池、唐代顏真卿的“大唐中興頌”碑、北宋周敦頤的愛蓮池、明代朱元漳的烽火台、王守仁的記功碑,宋代建築的三峽觀音橋和民國時期18位高級將領興建的太乙將軍村等80多個風景點、400多處景觀,形成了以秀峰景區為中心的200多平方公里的旅遊區域。星子還有豐富的地熱資源,鄱陽湖候鳥保護區主要分布在我縣境內。

星子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盛產稻米、棉花、油料、水果、水產、茶葉、花生、瓜子等農產品,“廬山雲霧茶”、廬山“三石(石耳、石魚、石雞)、鄱陽湖銀魚久負盛名。星子工業有一定的基礎。已形成了以非金屬礦產品加工、機械、汽車製造和配件、輕紡、建材、造船、飼料、食品、工藝美術為主體,門類較齊全的工業體系,有微電機、儀表工具機、垃圾車、汽車濾芯、床單、墓前燈等主導產品。近年崛起的中國石材城,集全國各類優質花崗石之大成,加工板材、石桌、石獅、石佛、墓碑石、墓前燈等石工藝品,正在建設成為“融八方資金,辦千家企業,納萬名員工,創億元產值”的大型出口創匯基地。
星子有十分便利的交通和現代化通訊網路。縣委、縣政府制訂了全方位開放開發具體的優惠辦法。

相關條目

交通

丘陵

水稻

棉花

果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