蚶殼草

蚶殼草

3、治急性黃疸型肝炎:蚶殼草、白茅根各30克,地耳草15克,水煎服。 4、治咽喉炎腫痛:蚶殼草30克,板蘭根15克,水煎服。 5、治泌尿道感染:蚶殼草30克,車前草、紫花地丁、金絲草各15克,水煎服。

基本信息

簡介

別名:潮汕地區稱為兩公根、藤牌草、鼎蓋草。外地別名稱為老公根、崩大碗、魚鑿口、崩口碗、乞食碗、落得打、積雪草、大葉金錢草、缺碗筷草、雷公根、馬蹄草、蚶殼草、銅錢草、十八缺。
性狀:本品為傘形科積雪草屬積雪草。為多年生匍匐草本。生於田埂、村旁、路旁、溝邊、草地、陰濕地。分布於我國長江流域以南各省區。
性味:蚶殼草味甘、微辛、苦,性涼,無毒。
功效:內服清濕熱、解毒利尿、解暑疏風、行氣消腫。外用去癢、止血。入腸胃經。
主治:外感暑熱、急性黃疸型肝炎、中暑腹痛、咽喉腫痛、腮腺炎、泌尿道感染、胃痛、中毒。外治濕毒作癢。

單方驗方

1、治外感暑熱:鮮蚶殼草、鮮青蒿、鮮旱蓮草各適量,共捶爛,取汁,冷開水沖服。
2、治中暑腹痛:蚶殼草、鋪地錦、牛契埔三腳虎各30克,水煎,沖酒少量服。
3、治急性黃疸型肝炎:蚶殼草、白茅根各30克,地耳草15克,水煎服。
4、治咽喉炎腫痛:蚶殼草30克,板蘭根15克,水煎服。
5、治泌尿道感染:蚶殼草30克,車前草、紫花地丁、金絲草各15克,水煎服。
6、治急性腮腺炎:蚶殼草30克,大青葉15克,水煎服;外用鮮蚶殼草適量,捶爛,絞汁調青黛少量塗患處。
7、治色寒腹痛:蚶殼草、馬蹄金、鋪地錦、牛契埔、地豆草、雞屎藤各15克,共捶爛,取汁沖酒溫服,藥渣炒封肚臍部。
8、治皮膚濕毒作癢:蚶殼草適量,捶爛蘸硫黃末擦患處。
本品內服常用量全草生品30-60克,乾品15-25克。外用適量。孕婦忌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