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蚶殼草

白花蚶殼草

白花蚶殼草 別稱:白花蚶殼草(汕頭、潮安、南澳、潮陽、揭陽、普寧、澄海),白花鼎蓋草(南澳)、落水金錢、荷蘭豆草、消毒藥、倒地紅(潮安)、白花雷公根(陸豐),為為堇菜科堇菜屬下的一個種。 本草為堇菜科堇菜。生於山野溝邊,近水濕地。7、8月採收。分布於廣東、福建等地。

基本信息

藥用價值

性味:辛酸、寒。

白花蚶殼草 白花蚶殼草

功效:有清熱、撥毒、散瘀的功用。

主治:癤腫、瘡瘍、急性乳腺炎等。

單方驗方

1、治急性結膜炎:白花蚶殼草10-15克,水煎服。

2、治肺熱咳血:白花蚶殼草、冬瓜冊各30克,水煎服。

3、治心煩火盛、口渴、小便赤:白花蚶殼草15克,燈心5克,山梅根10克和冰糖煎服。

4、治跌打腫痛:鮮白花蚶殼草適量搗爛和紅糖敷患處。

5、治刀傷:鮮白花蚶殼草適量,搗爛,敷患處。

6、治乳汁不通:白花蚶殼草10-15克,水煎服。

7、治發熱腹瀉水樣味臭:白花蚶殼草、龍尾(芼)、金獅藤各10克,水煎服。

本品內服鮮品30-60克,乾品10-15克。外用適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