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吸式水銀氣壓表

虹吸式水銀氣壓表

虹吸式水銀氣壓表是指用於氣壓儀檢定的儀器。

簡介

水銀氣壓表有動槽式水銀氣壓表和定槽式水銀氣壓表兩種,此外還有檢查用的虹吸式水銀氣壓表。它是利用作用在水銀面上的大氣壓強,和與其相通、頂端封閉且抽成真空的玻璃管中的水銀柱對水銀面產生的壓強相平衡的原理而製成的。

構造及原理

用一端封閉,管徑同樣大小之玻璃管,由開口部抽取管內空氣至真空後,填入水銀而成。測定時除其開口部打開,大氣壓力由開口部擠壓,使另一端水銀柱上升,其上升高度隨大氣壓力大小而異,讀取上下二端水銀柱頂之高度差,即得氣壓。開口部亦可連線於檢定壓力槽,作為槽內壓力之標準,以檢定其他氣壓測器。

安裝讀數

虹吸式水銀壓力表應安裝在溫度少變、光線充足的氣壓室內,尚無氣壓室的台站,可安置在特製的保護箱內氣壓表應牢固、垂直地懸掛牆壁、水泥柱或堅固的木柱上,切勿安置在熱源(暖氣管、火爐)和門窗旁邊,以及陽光直接照射的地方。氣壓室內不得堆放雜物。安裝前,應將掛板或保護箱牢固地固定在準備懸掛氣壓表的地方。有效比較讀數不得少於5次,每次讀數由一人完成,各次的讀數時間間隔不得少於1小時。

維護

(1)由於管水銀柱,常與外界空氣相通, 容易產生氧化。所以在使用後,套用夾子夾住管頂部的膠管或關閉閘門,使其與外界空氣隔絕。

(2)拆卸壓力表時,在沒有夾住槽部與杯部連線的膠管前,不應隨便取下水銀杯。以免不慎因水銀撞擊而擊碎管頂部。

(3)由於儀器比較精密, 最好指定專人背帶移運,切勿交航空、鐵路或公路託運。

發展歷史

在地面上,氣壓即單位面積氣柱之垂直重量,亦即單位面積所受力之大小(P=f/A)。氣壓之量測始於公元1643年,當時義大利人Evangeliste Torricelli氏深信空氣有重量而量測之,因此發明水銀氣壓計。 有關氣壓觀測儀器之史料如下:
1643年:義大利人Evangeliste Torricelli 氏發明水銀氣壓計。
1648年:法國人Pascal 氏觀測氣壓與高度變化。
1810年:法國人Fortin 氏發明福丁式水銀氣壓計。
法國巴黎Richard公司製成自記式。
1847年:義大利人Vidie 氏發明空盒氣壓計。
1877年:德國人A. Sprung氏發明史普龍式自記水銀氣壓計。
氣壓儀器經多年之研究與改進,而有水銀式氣壓計(Mercurial Barometer)、空盒或彈力式氣壓計(Aneroid or Elastic Barometer)、電阻式氣壓計(Resistance Barometer)、電容式氣壓計Capacitor's Barometer)及微壓計(Micro Barograph)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