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傳說中的一種龍。《楚辭·天問》:“焉有虬龍,負熊以游?” 王逸 註:“有角曰龍,無角曰虬。言寧有無角之龍,負熊獸以遊戲者乎?” 唐 賈島 《望山》詩:“虬龍一掬波,洗盪千萬春。” 明 王寵 《旦發胥口經湖中瞻眺》詩:“揚帆忽夭矯,赤水驂虬龍。”
⒉比喻盤曲的篆字。傅尃 《周鼎》詩:“腹中奇字隱約見,刻畫屈曲蟠虬龍。”
⒊比喻盤屈的樹枝。宋·蘇軾 《後赤壁賦》:“予乃攝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龍,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蓋二客不能從焉。” 清·姚鼐 《紫藤花下醉歌》:“虬龍兩乾拏空立,瓔珞萬條垂地倒。”
又如:虬立(如虬龍般聳立。形容恣態驍勇矯健);虬虎(龍和虎。比喻英雄豪士);虬柱(雕繪虬龍的柱子);虬龍片甲(虬龍是罕見的動物,雖是一片鱗甲,也很難得。比喻貴重的物品)
盤曲,捲曲的樣子〖curling〗
弓欺猿臂秋無力,劍泣虬髯曉有霜。——羅鄴《老將》又如:虬眉(捲曲的眉毛);虬髯(捲曲的鬍鬚);虬文(糾繞盤曲的花紋);虬屈(盤屈糾結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