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石溝萬人坑紀念館

虎石溝萬人坑紀念館

虎石溝萬人坑紀念館位於大石橋市東8公里,南樓經濟開發區東北2公里的聖水寺村。紀念館始建於1964年,截止到1945年日本投降,共掠奪菱鎂礦石1000多萬噸,燒結鎂塊300餘萬噸。

基本信息

簡介

虎石溝萬人坑紀念館虎石溝萬人坑紀念館

虎石溝萬人坑紀念館位於大石橋市東8公里,南樓經濟開發區東北2公里的聖水寺村。紀念館始建於1964年,1991年進行了修繕,1997年重建副館,2004年投資200餘萬元重主館及副館,建築面積1200多平方米。虎石溝萬人坑紀念館是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真實鐵證。1918年日本帝國主義為掠奪我國礦產資源,成立了“南滿礦業株式會社”,招騙和強征中國勞工,在大石橋聖水寺等地瘋狂採掘菱鎂礦石。為奴役廣大勞工,1939年又設立了偽“營口第二監獄”、“矯正輔導院”,以慘絕人寰的手段強迫勞工服役。截止到1945年日本投降,共掠奪菱鎂礦石1000多萬噸,燒結鎂塊300餘萬噸。“生命換礦石”,使數以萬計的中國勞工被迫害屠殺致死。經挖掘探明,僅在方圓5000平方米的虎石溝內,就堆積了17000具死難中國勞工的屍骨。屍橫遍野、白骨累累的虎石溝“萬人坑”,成為日本帝國主義野蠻侵略中國、殘酷奴役中國人民的真實鐵證。

所埋遺骨

虎石溝萬人坑紀念館是增強國防警醒、推進國防教育的生動教材。走近“萬人坑”,首先映入人們眼帘的是屍旁有屍,骨下有骨,遺骨成堆,令人怵目驚心的真實慘況。僅在140平方米的地面上就露出174具遺骨,挖掘不足3米深,竟露出七層遺骨。在這些死難同胞中,有的是誘騙強抓來的礦工,有的是為了民族解放英勇獻身的抗聯戰士和地下工作者,有的是被打成的“政治犯”、“思想犯”、“經濟犯”、“嫌疑犯”的普通百姓。“萬人坑”內最引人注意的是並列一排、毫無間隙的11具遺骨。這是當年鬥爭在礦山、偽營口第二監獄的11名抗聯戰士、地下工作者的遺骨,他們是被集體殺害、統一埋掉的。陳列廳內,近千件實物、照片及音像資料,生動再現了日本帝國主義對大石橋鎂礦進行掠奪性開採和殘害中國勞工的滔天罪行。兩側展廳分歷史背景、礦工血淚、監獄場景、鎂工怒火、抗戰勝利幾個部分進行布展,以圖文並舉的形式,深化參觀者對日本軍國主義掠奪中國經濟、殘害中國人民及廣大勞工不甘奴役、奮起反抗歷史的了解,進一步增強“落後必然挨打”的國防警醒和“雪恥興邦、奮發圖強”的國防自覺。

參觀人員

虎石溝萬人坑一角虎石溝萬人坑一角

虎石溝萬人坑紀念館是在省內外具有重大影響的國防教育基地。從1964年建館至今,參觀者絡繹不決,累計接待省內外參觀憑弔人員達300萬人次以上,接待日本、韓國及海外人士超千人,引起域內外的強烈反響。據不完全統計,僅在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期間,前來參觀的黨員幹部便達15,000人次以上。廣大參觀者在沉痛悼念死難同胞時深受教育,紛紛讚譽重新修建虎石溝萬人坑紀念館是意義深遠,功在千秋的“大好事”,認同紀念館是推進全民國防教育的“大課堂”,紛紛表示要不忘屈辱歷史,為建設強大鞏固國防、實現國家和平崛起、推進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被評榮譽

大石橋市虎石溝萬人坑紀念館因愛國主義教育和國防教育功能完備,國防教育效果突出,分別被營口市命名為重要文物保護單位和德育教育基地,並先後被大石橋市、營口市命名為國防教育基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