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迪.波許

蘭迪.波許

蘭迪·弗雷德里克·波許(Randy Frederick Pausch,1960年10月23日-2008年7月25日)是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的計算機科學、人機互動及設計教授。

(圖)蘭迪.波許蘭迪.波許

蘭迪·弗雷德里克·波許(Randy Frederick Pausch,1960年10月23日-2008年7月25日)是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的計算機科學、人機互動及設計教授。2006年9月,他被診斷患有胰腺癌。儘管進行了手術和化療,他還是於2007年8月被告知癌細胞已經轉移至肝臟及脾臟,至多可以再存活3到6個月。2008年7月25日,蘭迪·波許教授在家中去世,終年47歲。

個人概況

研究領域 計算機科學
著名成就 計算機語言教學軟體Alice項目的創立者
卡內基梅隆大學娛樂技術中心創立者之一
參與華特迪士尼幻想工程的虛擬現實研究與癌症病魔抗爭關於生命的感人演講
國籍 美國
研究機構 卡內基梅隆大學
母校 布朗大學,卡內基梅隆大學
導師 Al Spector
獲獎 2007年度Karl V. Karlstrom傑出教育家獎
2007年度美國計算機協會計算機科學教育專業組計算機科學教育傑出貢獻獎
個人網頁 http://www.cs.cmu.edu/~pausch/

學術造詣

1982年5月,波許在布朗大學獲得計算機科學學士學位,1988年又在卡內基梅隆大學獲得計算機科學哲學博士學位。1988年至1997年在維吉尼亞大學工程及套用科學學院擔任計算機科學助理教授及副教授。1997年回到母校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任副教授。1998年同Don MARINELLI一起創建了卡內基梅隆大學娛樂技術中心,並擔任中心主任一職。2000年升任計算機科學、人機互動及設計教授。
除教職外,波許還擔任Media Metrix,Inc.的董事,Google、華特迪士尼幻想工程及施樂帕洛阿爾托研究中心的顧問,並在學術休假期間在華特迪士尼幻想工程及電子藝界從事研究工作。
波許是5本書的作者或合作者,發表過70逾篇論文,並發明了用於計算機科學教學的Alice語言及其集成開發環境。2007年,波許獲得了美國計算機協會(ACM)頒發的Karl V. Karlstrom傑出教育家獎,以及美國計算機協會計算機科學教育專業組(ACM SIGCSE)傑出貢獻獎,同年他成為美國計算機協會資深會員(ACM Fellow)。匹茲堡市議會宣布2007年11月19日為“蘭迪·波許博士日”。

最後一課演講

(圖)蘭迪.波許蘭迪.波許最後一課演講

美國很多高校在資深教授退休前都會為他們安排講授一堂面向全校學生的“最後一課”,表達學校師生對其的崇敬和感激,讓教授為自己的教學生涯劃上一個完美的句號。卡內基梅隆大學將其命名為“旅程(Journey)”,希望演講者能和聽眾一起分享自己的個人或學術旅程。波許雖然還沒有準備退休,但是鑒於他的病情,他在2007年9月18日做了題為:“真正實現你的童年夢想”的最後一課,這也是“旅程”系列的第一課。

在演講開始之前,卡內基梅隆大學副教務長英迪拉·內爾向與會師生引薦了當天的嘉賓:電子藝界負責Sims品牌的副總裁史帝夫·西柏特,西柏特是波許的好友兼同事,他介紹了波許的學術和工作簡歷。伴隨著全場長時間的起立鼓掌,蘭迪·波許登台,開始了他的“最後一課”。
演講分為三個部分:

1.波許自己的童年夢想及他是如何逐一實現的;
體驗零重力
參加NFL比賽
編寫大百科全書條目(其中特別提到了維基百科全書)
成為Star Trek中的柯克船
贏取遊樂場的毛絨玩具
成為迪士尼幻想工程的工程師
2.波許如何通過開設“構建虛擬世界”課程、創建娛樂技術中心和開發Alice軟體幫助別人實現夢想,並感受其中的快樂;
3.關於生活態度、學習、團隊合作等的人生經驗。
演講過程中,波許風趣幽默,將人生哲理寓於淺顯事例,甚至還在台上為觀眾表演了伏地挺身。
波許講完後,西柏特宣布電子藝界和卡內基梅隆大學將創立波許紀念獎學金,獎給學習計算機科學的女性,紀念波許對女性在計算機科學和工程學習的支持。
卡內基梅隆大學校長傑瑞德·柯亨高度讚揚了波許的人格,稱他對學校和教育的貢獻非凡出眾,並且宣布學校將在計算機科學系和藝術中心之間架設一座以波許命名的天橋,以紀念波許對連線計算機科學和藝術設計兩個學科的貢獻。波許在布朗大學時的導師安迪·范·丹也發表演講,讚揚波許的對抗癌症的勇氣和非凡的領導才能,稱他行為楷模。

【檔案】最後一課Randy Pausch's Last Lecture
http://www.namipan.com/d/ef14d630a55fb82e26f5fd9908059c2a892acc9ea4d1ca21
最後一課的PowerPoint幻燈片、演講稿以及錄像的字幕
http://www.namipan.com/d/aa246375ae4bdfa408f25993c83efe03732bf5871fe7c600

個人著作

Learning to Program with Alice, Brief Edition(用Alice學習編程,簡明版,合作者Wanda P. Dann及Stephen Cooper)(2006) ISBN 0132397757
The Last Lecture(最後一課,合作者Jeffrey Zaslow)(2008) ISBN 1401323251

最後的一課中的名言

1. 英迪拉沒告訴你們的是,這個系列講座以前被稱為“最後的講演”。意思是如果你死前最後做一次演講,你會講什麼?我想,得,這我可對上號了,但他們又改名了(旅程系列講演)。
What Indira didn’t tell you is that this lecture series used to be called the Last Lecture. If you had one last lecture to give before you died, what would it be? I thought, damn, I finally nailed the venue and they renamed it.
2. 我們無法改變它,我們只需要決定如何回應。我們不能改變我們手裡的牌,但能調整如何出牌。
We can't change it, and we just have to decide how we're going to repond to that. We cannot change the cards we are dealt, just how we play the hand.
3. 當你搞砸,卻沒有人願意責備你時,這代表他們放棄了你,這是非常糟糕的事情。
When you're screwing up and nobody's saying anything to you anymore, that means they gave up.
4. 批評的人告訴你,他們還在乎你,還愛你。
Your crirics are your ones telling you they still love you and care.
5. 經驗是在你無法獲得想要之物時才學到。
Experience is what you get when you didn't get what you want.
6. 請記住,阻擋你的障礙必有其原因!這道牆並不是為了阻止我們,這道牆讓我們有機會展現自己有多想達到這目標。這道牆是為了阻止那些不夠渴望的人,它們是為了阻擋那些不夠熱愛的人而存在的。
Remember, the brick walls are there for a reason. The brick walls are not there to keep us out. The brick walls are there to give us a chance to show how badly we want someting. Because the brick walls are there to stop the people who don't want it badly enough. They're there to stop the other people.
7. 有些阻礙是由血肉之軀所構成的。
Some brick walls are made of flesh.
8. 我不知道如何不快樂過生活,我都快死了,但我依然很快樂。剩下的人生中,我每一天我都要繼續快樂過生活,因為這是我唯一知道的方法。
9. Sil說:“我花了很多時間後,終於明白,當男人為你著迷時,其實邏輯很簡單,忽略所有他們講的說話,只需注意他們所做作為既可,就是這么簡單,就是這么容易”。
10. 你要如何讓人們幫助你?你不可能獨自一人完成一切,你必須要有人幫助你。
11. 我相信善有善報,我相信好心有好報,要讓他人幫助你,你必須說實話,要誠懇。
12. 一個好人和一個誠懇的人,我寧願選擇誠懇,因為好人是短期的,誠懇是長遠的。
13. 當你搞砸的時候要道歉,把重點放在別人身上,而不是自己。
14. 真正困難的地方是願意傾聽,任何人都可能因為護短而迷失,只有極少的人能說:“天啊,你是對的!”。大部分的人都會說:“等等,是有原因的。。。。”。
15. 當人們給你回饋時,請珍惜,並且善用、要深存感激。
16. 要專攻,這讓你更有價值。要努力工作,我提前獲得終身聘,新老師經常問我:“哇!你的秘訣到底是什麼”?很簡單,周五晚上十點打到我辦公室,我就告訴你。
17. John Snoddy 告訴我的其中一件事情是:“有時你必須要等的夠久,可能是好幾年,但人們終會展現出好的一面,請你耐心等待,不管要花多久時間”。
18. 這世上沒有真正的惡人,每人都有好的一面,只要耐心等,就會看到的。
19. 隨時做好準備,幸運其實只是妥善準備遇到機會而已。(Be prepared:Luck is truly where preparation meets opportunity)
20. 如果你能好好過人生,人生自會為你尋找答案,你的夢想自會實現。(If you lead your life the right way, karma will take care itself, your dreams will come to you.)
21. 你看出第二個隱藏的真相了嗎?這場演講不是為你們準備的,而是留給我孩子們的叮囑。
22. 還記得用來證明我們執著的障礙嗎?它是為了區別我們和那些並不是真心想完成兒時夢想的人而存在的。
23. 為所應為時(Doing the right thing),好東西自然就會出現。
24. (蘭迪:知道我這個講演真正想講的東西嗎?)It’s not about how to achieve your dreams. It’s about how to lead your life.

與病魔抗爭

(圖)蘭迪.波許蘭迪.波許和他的孩子們

2006年,波許被診斷患有晚期胰腺癌。次年8月,他被告知可能僅剩3到6個月的生命,於是他舉家從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遷回維吉尼亞州切薩皮克。
2008年3月13日,波許在美國參議院勞工、衛生、公眾事業、教育及相關機構撥款委員會(United States Senate Appropriations subcommittee on Labor,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Education, and Related Agencies)遊說,希望聯邦政府增加對胰腺癌研究的經費支持。在此之前的一周,他還因為要從右肺中抽取胸腔積液而住院。
2008年7月25日,蘭迪·波許教授因胰腺癌在家中去世,終年47歲,在生命中的最後時刻妻子和三個孩子始終陪伴在他身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