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田鄉

蘭田鄉

蘭田鄉隸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靈川縣,位於靈川縣西北部,距縣城48公里,處於青獅潭上游,鄰兩縣(臨桂、龍勝)一鎮(青獅潭鎮),最高海拔1774米,屬高寒山區鄉。蘭田鄉成立於1986年1月22日,蘭田鄉總面積116.7平方公里,轄三個村委會,75個自然村;總人口6200多人,居住著瑤族、壯族、漢族、回族等多個民族,其中瑤族人口占33.4%。

基本信息

(圖)蘭田鄉蘭田鄉

蘭田鄉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靈川縣西北部,距縣城48公里,處於青獅潭上游,鄰兩縣(臨桂、龍勝)一鎮(青獅潭鎮),最高海拔1774米,屬高寒山區鄉。蘭田鄉成立於1986年1月22日,蘭田鄉總面積116.7平方公里,轄三個村委會,75個自然村;總人口6200多人,居住著瑤族、壯族漢族回族等多個民族,其中瑤族人口占33.4%。蘭田鄉雖地處山區,但交通仍十分便捷,與縣城有油路相通,有村級公路相連線,通車率達98%以上,73個自然村通高壓電,36個自然村通電話。1998年蘭田鄉政府獲自治區表彰的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單位稱號。

地理位置

(圖)蘭田鄉在中國位置 蘭田鄉在中國位置
(圖)蘭田鄉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內位置 蘭田鄉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內位置

歷史沿革

(圖)蘭田鄉蘭田鄉的瑤族

現蘭田境內瑤族有盤瑤、紅瑤兩支,其族源如下:蘭田的瑤族主要居住在蘭田南坳、兩合的趙姓盤瑤,於明末清初從廣東韶州府樂昌縣海洋坪轉昭平、臨桂、興安等處遷來靈川住蘭田部,於康熙四十七年進入蘭田鄉南坳深潭王。俗稱海洋坪盤瑤。盤、鄧兩姓,據其族譜記載,祖籍同為廣東韶州府樂昌縣,於明景泰年間遷至興安犀牛望月地居住,爾後又遷靈川、臨桂等地。紅瑤人口不足100人,明末從龍勝潘內附近的孟子寨遷來蘭田兩合三仙洞,後遷至上板壘界定居。據傳盤瑤先祖為盤瓠,乃東周周平之神犬。因平高麗國國王耶律鏡謨造反有功,被周平王招為附馬,冊封領地江東會稽山(南京),生六男六女,周平王欽賜盤、趙、沈、馮、李、鄧、包、周、鄭、胡、雷、彭十二姓。並下發《過山黃榜》允許十二姓盤瑤見官不下跪,過渡不開錢,耕山不納稅。解放前瑤族人民的地位十分低下。元朝至元元年(1335年)蘭田、米落一帶瑤民被廣西宣慰史兼元帥章伯顏率兵鎮壓“斬首三千級”。清康熙56年(1717)靈川知縣樓儼利用“堡丁、僮丁、瑤丁”為前鋒鎮壓廖三義軍。清代官府強行“風俗改良”,強命瑤民改裝易服,凡有穿瑤族服裝者一律捉拿關押,強迫剃頭,強行同化。民國23年(1934)暴發桂北瑤民起義。現蘭田南坳的下黃皮江,為靈川的中心點之一,鄧廣明封為大元帥在黃皮江設壇拜神招兵,起義失敗後,官府在龍勝、興安、全州等地將義軍殺害,並強命瑤民“改土歸流”,規定村、甲長不得由瑤人擔任。國民政府借瑤民“放蠱”為名,聯合靈川、龍勝、義寧、興安四縣聯團鎮壓瑤民、壯民,並刻“告示碑”於蘭田二十四田村(尚存)。解放前,被遭活埋的瑤胞多人,直到1956年以前冷水涔、東良、深潭還有借禁“放蠱”活埋人的事件發生。後人民政府將操縱、組織者逮捕法辦,方得以制止。解放後,瑤族人民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1954年成立南坳、流豐、柳岌三個瑤族鄉(含臨桂),1957年撤區並公時成立蘭田鄉。

基本概況

(圖)蘭田鄉蘭田鄉

蘭田鄉位於靈川縣西北部——青獅潭水庫上游,與臨桂縣、龍勝縣交界,總人口6200多人,區域土地總面積116平方公里。屬山區鄉鎮,海撥226——1720米,森林覆蓋率達87%,蘭田鄉有林地面積13萬畝,其中毛竹林10.3萬畝,是桂林市最大的毛竹生產基地之一。蘭田鄉轄蘭田村、兩合村、南坳村三個村委會,75個自然村;總人口6200多人,居住著瑤、壯、漢、回等多個民族,其中瑤族人口占33.4%。 蘭田鄉雖地處山區,但交通仍十分便捷,與縣城有油路相通,三個村委會,75個自然村,有村級公路相連線,通車率達98%以上,73個自然村通高壓電,36個自然村通電話。蘭田鄉鄉鎮企業主要依託當地優勢資源,經營竹木器鐵器造紙、食品加工等。另外還根據當地水系資源發達,落差大等特點,大力開發水電站建設。2005年是蘭田鄉20周年鄉慶,該鄉以鄉慶為契機,籌集資金上千萬元,建設了鄉鎮停車場、民族學校學生食堂綜合樓、教學樓、衛生院住院樓、鄉敬老院等16個項目,使蘭田鄉面貌煥然一新。 1998年蘭田鄉政府獲自治區表彰的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單位稱號。

自然資源

蘭田鄉地處越嶺余脈,竟內高山重疊,96%的面積為山地。年均日照少於1430小時,年均氣溫18,為青獅潭暴雨中心,年平均降水量2450毫米,是靈川縣降雨量最多的地區。蘭田鄉屬邊遠山區,物寶天華,豐富的竹木、水力、礦產、生態旅遊等資源,具有較大的開發潛力。蘭田是廣西第二大毛竹生產基地,年產毛竹近100萬根,毛竹也是瑤鄉民眾的主要經濟支柱,主要毛竹產品有竹筷、竹勺、竹針等10多種,產品出口美、澳、日及東南亞等地。經濟作物以水稻為主兼種辣椒苦瓜四季豆蘿蔔羅漢果等作物,其中羅漢果頗受市場青睞,產品遠銷國內外。畜牧水產業主要以養殖瑤山土雞洋鴨叉尾魚草魚鯉魚等。

農業發展

(圖)蘭田鄉蘭田鄉梯田風光

蘭田鄉有耕地面積4000多畝,坡地3500多畝,海撥800米以下荒坡地5000多畝,蘭田鄉利用本鄉鎮的資源,發展適合本地條件的農業生產項目,現已初具規模和有較大發展前途的有:

1、羅卜:蘭田氣候非常適合羅卜生產,蘭田鄉利用冬閒田種植羅卜近1000畝。

2、野菜生產:發展野菜生產約200畝,其中大韭菜150畝,其他50畝。蘭田鄉富有野菜資源。

3、水果生產:蘭田鄉現有各種水果700多畝,蘭田溫和濕潤的氣候,適合發展柑、、柚等水果。

4、羅漢果種植:蘭田鄉羅漢果種植近500畝,年產果100萬個以上,培育有羅漢果苗木16萬株。

5、藥材生產前錦誘人:蘭田藥材種植髮展空間較大,各類野生藥材豐富,現引入種植的有厚朴黃柏白朮、百合、靈香草天麻當歸等近60畝。

6、竹製品加工:蘭田現有竹製品廠家10家,木材加工廠1家,主要生產竹筷竹針、竹膠合板、竹拖鞋等一系列竹木製品,年產值約1000多萬元。

旅遊資源

西江山莊位於國際旅遊名城桂林市的西北部,生態環境優美,瑤族民俗風情濃郁,2004年5月開始對外正式營業。2007年,山莊進一步加大投入,不斷完善基礎設施,並按國家A級景區要求不斷改善服務設施,截至2007年11月30日,進入西江山莊景區的遊客達到13.17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77.87萬元,發展勢頭強勁。現景區主要的景點有:青獅潭水庫風光、西洲壯寨、西江漂流、風雨橋仙女溝、板壘界梯田、江洲坪草場等。

當地特色

蘭田鄉民族歷史悠久,境內瑤族支系有盤瑤紅瑤兩支。盤瑤當地人也稱“盤頭平紅瑤”,因其用數尺花紋帶盤結成的頭妝而得名。盤瑤的13條嗩吶曲堪稱民間音樂的瑰寶。紅瑤因其婦女穿自己編織的紅衣衫故稱紅瑤。每年三月十五日是紅瑤同胞的紅衣節。紅衣節是紅瑤同胞的特有的民族節慶日,有著悠久的歷史,對山歌、跳長鼓舞、比長發、評寨花、體育比賽等民間文藝,使紅衣節的內容十分豐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