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中泰職業學校

蘭州中泰職業學校

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主要以石油化工技術為主導,其他專業全面發展的示範性重點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在50年的辦學歷史中,學院秉承“團結、勤奮、敬業、創新”的優良傳統,為社會培養了5萬餘名各類畢業生,大多數成為石油石化行業和其它領域的各級領導和技術骨幹。

學院介紹

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始建於1956年,其前身為石油部和化工部直屬的兩所國家級重點中專(蘭州石油學校、蘭州化工學校)和原蘭州煉油化工總廠、蘭州化學工業公司的兩所職工大學(蘭煉職工大學、蘭化職工大學)。1999年,經教育部批准,學校改制為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成為甘肅省第一所獨立設定的高等職業技術學院。2000年,學院由中石化集團公司劃轉甘肅省管理。2002年12月,學院被教育部、財政部確定為國家重點建設的示範性高等職業技術院校。2004年,學院被教育部確定為數控技術套用專業和計算機套用與軟體技術專業兩個國家緊缺技能型人才培養基地。2005年9月,學院通過了省教育廳組織的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成為甘肅省第一所被評為優秀的高職高專院校,同時還順利通過了ISO9001:2000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2006年,學院被教育部、財政部確定為28所首批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之一。

學院榮譽

在50多年的辦學歷史中,學院秉承“團結、勤奮、敬業、創新”的優良傳統,勵精圖治,辛勤耕耘,為社會培養了7萬餘名各類畢業生,大多數成為石油石化行業和其它領域的各級領導和技術骨幹。近年來,學院連續獲得“省級文明單位”、“甘肅省教育系統先進單位”、“甘肅省職業技術教育先進集體”、“蘭州綠化模範單位”等榮譽稱號。2008年,學院被評為“全國高等職業院校就業工作示範單位”。“全國畢業生就業工作‘星級示範學校’”和“2009年中國十大最具特色高職院校”“2010中國十大最具就業力高職院校”等榮譽稱號。

學院歷史

1956年,隨著蘭州煉油化工廠、蘭州化學工業公司的創建,石油部和重工業部分別創立了蘭州石油學校、蘭州化工學校,並依託兩校分別舉辦蘭煉職工大學、蘭化職工大學。 1983年,中國石化總公司接管蘭州石油學校、蘭州化工學校。

1997年,蘭州石油學校、蘭州化工學校合併為蘭州石油化工學校,蘭煉職工大學、蘭化職工大學合併為蘭州石化職工大學。

1999年,學校改制為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是甘肅省第一所獨立設定的高等職業技術學院。

2000年,學院由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劃歸甘肅省管理。

2006年,學院被教育部、財政部確定為首批28所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

2009年,學院通過教育部、財政部驗收,成為全國首批、甘肅省第一所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

2010年,經甘肅省政府批准,在學院掛牌成立了甘肅工業技師學院。

院系設定

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現設八系一院(分院)六所(室)。

八系:石油化學工程系、機械工程系、電子電氣工程系、信息處理與控制工程系、土木工程系、人文社會科學系、汽車工程系、外語系

六所(室):石油化工研究所、磁力驅動技術研究所、自動化研究所、計算機與套用技術研究所、機械研究所、博信諮詢策劃工作室

開設石油加工及化學工藝類、通用機械類、儀表電氣類、計算機套用類、汽車工程類、經濟管理類、外語類以及繼續教育等方面的69個專業。

石油化學工程系

石油化學工程系是與學院同時誕生的一個教學單位,經過近50年的辦學歷程和不斷建設發展,目前已經成為學院辦學規模最大、辦學特色鮮明、教育資源雄厚、辦學實力較強的骨幹型教學、科研單位。建系以來,先後為社會輸送各類畢業生13000餘名,他們分布在祖國的四面八方。其中多數已經鍛鍊成為石油化工行業及其他戰線的領導和業務骨幹,畢業生紮實的專業素養和優良的工作作風贏得了用人企事業單位的廣泛好評,為學院贏得了良好的辦學聲譽和廣闊的辦學背景。連續3年畢業生就業率超過93%,成為名副其實的國內石油化工行業頗具影響力的專業技能性才培養基地。目前共有各類教學班級50個,在校生達2000餘人。

石油化學工程系目前具有一支結構合理、業務精湛的專兼職師資隊伍,共有教師97人(其中專職教師75名,兼職教師22名),教師中具有碩士以上學位教師占整個教師隊伍總數的25%,教師中教授、副教授(高級工程師)39人,取得“雙師”資格教師51人。按照社會發展需求,該系開設有石油加工與計算機、石油化工、化學工程與工藝、精細化工、鹽化工、生物化工、工業分析、套用化工技術、煤化工、環境保護與監測等10個專業或專業方向。根據不同專業教學需求建有7個專業實訓基地,含17類31個實驗室。並建有蘭州石化等一批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為石油化工類專業人才培養提供了堅實可靠的保證。

經過多年不懈的努力,石油化學工程系在產學研結合方面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業績。在教研教改方面,一個專業達到省級重點標準,兩個專業達到院級重點專業標準;完成1門省級精品課程,四項教研成果獲得省教育廳級教研成果獎。另外,主編和參編全國高職高專規劃教材18部、完成校內教學講義18套。在科研方面,有10餘項科研成果通過省級鑑定。近3年,教師發表學術論文126篇。有3位教師被聘為全國高職高專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機械工程系

機械工程系始創於1956年,隨著50年以來不斷的改制和辦學資源的最佳化組合,現已發展成為我院職業特色鮮明、辦學實力最強的系之一。設有機電一體化、焊接工藝與備、化工機械、油氣儲運技術、模具設計與製造等五個專業;擁有15個實驗室、5個校內實訓基地以及中石油蘭州石化公司、中石油蘭州石油化工公司、蘭石集團和蘭州電機廠等校外實訓基地。其中機電一體化(數控技術套用)被教育部、財政部確定為國家級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專業。

機械工程系以數控車床工藝員、焊接、車工、鉗工、製圖員等五個職業資格培訓院為依託,強化職業特色培養,主動適應現代工業生產中複合人才的需要,培養懂技術、會管理、能操作的高級技術套用型人才。建系50來,為社會輸送了1.4萬多名類專業技術人才。近3年畢業生就業率連續保持在95%以上,目前全日制在校學生1930人。

機械工程系現有專兼職教師75人,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32人、講師26人、工程師3人,高級實驗師1人、實驗師6人、助教4人,教師中碩士生17人。

在50年的辦學歷程中,機械工程系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構建了一套完善的教學質量保證體系,匯集了一批專業骨幹教師和實踐教師。以職業崗位和崗位群為主線,以技術技能為平台,以崗位技能證書為突破口,主要培養學生掌握數控加工、化工設備與機械維修與製造、石油儲運、管道施工、金屬焊接、模具的製造裝配調試維修等專業的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有一定的技能特色,使學生能夠適應現代生產崗位的需要,成為懂經營、會管理、能操作的高級套用型複合人才。

機械工程系堅持產、學、研相結合,由教師主持或參與的科研項目11項,編寫各類教材及專著20餘部,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100多篇。近50年的辦學實踐,形成了以職業崗位和崗位群為主線,以數控工藝員、焊工、車工、鉗工、製圖員五個職業資格培訓點為平台,培養能夠適應現代生產多崗位需要的高級複合型人才。

電子電氣工程系

電子電氣工程系現在校學生人數798名,其中高職生704名、中專生94名。共有教師52人,其中副教授13人,高級實驗師1人,講師26人,實驗師7人,工程師3人,助教2人。設有套用電子技術、機電工程、自動控制(生產過程自動化)、電氣設備、樓宇自動化、工業企業供電、工業電氣自動化、電氣技術、電梯技術、印刷技術等十個專業,其中套用電子技術、自動控制(生產過程自動化)、電氣技術是本系重點專業。

1、套用電子技術 培養具有電子技術專業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能夠從事企事業單位電子設備儀器運行、調試、維修等工作的套用型技術人才。

2、自動控制(生產過程自動化) 培養具有生產過程自動化專業的基本理論、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能從事工業企業過程控制設備的安裝、調試、運行、維修及技術管理等工作的套用型技術人才。

3、電氣技術 培養掌握電氣設備、拖動與控制、供配電系統等方面基礎理論和專業技能,從事電氣及控制設備、供配電設備的安裝調試、運行維護與管理的套用型技術人才。

該系堅持以能力培養為主線,實施“個基礎、兩個平台、三條實訓線、多個專業套用方向”的踐教學體系,對電類專業採用大類招生、寬口徑培養、模組式實訓項目設計、一體化教學方法、行進式考核手段,切實培養生產一線套用型技術人才。

目前,已向石油化工企業和社會輸送4000多名合格的畢業生;近幾年來,畢業生的一次性就業率均在80%以上;國家認定的中級維修電工取證通過率達到95%以上;99級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在甘肅賽區與本科生同場競技獲得一個一等獎,兩個二等獎的好成績,展示了職業技術教育的水平與成效;主參編公開發行的職教規劃教材20多部;多項科研項目得到立項。

信息處理與控制工程系

信息處理與控制工程系始建於1991年,已為社會輸送了3000多名畢業生,目前設有計算機套用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軟體技術、圖形圖像製作等四個專業,軟體編碼、平面設計、過程控制、網路工程、網站設計、動漫設計與製作、印刷圖文信息處理、資料庫技術、軟體測試與維護、系統與維護等十個專業方向。

擁有兩個校內實訓基地、一個信息中心和多個校外實訓基地。

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專兼職教師8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高級工程師27人,講師及工程師30人。博士1人,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2人,24人具有碩士學位或正在攻讀碩士位。

2003年學院被教育部、信息產業部等六部委確定為計算機套用與軟體專業領域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基地,軟體技術專業被確定為甘肅省教育廳確定為省級試點專業,為該系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間。

該系教師積極參加教研、科研工作,多人多次獲省級以上教學成果獎;主編 、參編多本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出版發行。該系的《數學套用與實踐》等課程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本系培養的學生既有一定的理論知識,又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參加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先後獲得國家一、二等獎和省級一、二等獎近20項;在第二屆甘肅省高職(高專)計算機技能競賽中獲得團體第一名,參賽的18名學生中7人獲單項一等獎,4人獲單項二等獎,3人獲單項三等獎。畢業生就業率連續四年保持在90%以上。近幾年的主要就業單位有:蘭化公司、長慶油田輕烴廠、建滔(河北)化工有限公司、江蘇盛虹化纖公司、江西廣興科技公司、江蘇華源石化公司、蘭煉助劑廠、中石化科學院、浙江嘉興精點網路公司、長潤有限公司、杭州東芝集團公司、酒鋼集團公司、科潤華實業公司、蘭州電信公司、南京科亞集團、南京自控儀表公司、內蒙古神華集團、陝西渭化集團、烏魯木齊市中泰化學股份公司等。

人文社會科學系

人文社會科學系現設會計學、市場行銷、電子商務、商務代理、經濟法、工商管理、廣告與裝潢七個專業,下設七個教研室,一個藝術教育中心,一個心理諮詢中心,並有會計實訓室、電子商務實驗室、禮儀訓練室等實訓場所。擁有專任教師54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等10人,講師及“雙師型”教師33人。目前有在校生587人,其中高職生537人,中專生50人。

會計電算化專業的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較廣泛的知識面,實踐動手能力強,並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和創新素質,能勝任會計與財務工作及其他經濟管理工作的複合型、套用型高等專門人才。重點建設專業。

市場行銷專業的培養目標:掌握市場行銷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具有較強商品推銷、行銷策劃、市場開發能力和良好職業素養的複合型、套用型高等專門人才。重點建設專業。

電子商務專業的培養目標:既具有商貿經營管理知識,又能熟練套用計算機信息技術,適應商貿、經營管理活動的複合型、套用型高等專門人才。重點建設專業。

商務代理專業的培養目標:懂禮儀能公關,善交際能談判,具有較強商務代理、行銷策劃、市場開拓能力和良好職業素質的複合型、套用型高等專門人才。

經濟法專業的培養目標:能勝任一般法律業務和律師助理工作的複合型、套用型高等專門人才。

工商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能勝任工商管理和其他經營管理的複合型、套用型高等專門人才。

廣告與裝潢專業的培養目標:掌握廣告設計、製作與裝潢的基本理論與基本技能,具有較強的廣告行銷策劃與推銷能力、市場開發能力和良好職業素養的複合型、套用型高等專門人才。

學科分布廣,專業覆蓋面寬,在財經、管理、商務、行銷及政法等方面專業起步早,社會服務面寬,師資和科研力量較雄厚,並形成了“一專多能、學用互動、禮儀為先、技能為本、能力與職業資格證並舉”的鮮明辦學特色。

該系教師積極參與地方經濟建設和企業科研活動,主持或參與了多項社會科研項目,先後榮獲中國石化總公司管理現代化成果獎、甘肅省教育廳教學成果獎、企業現代化管理成果獎等,主編或參編各類教材和專著10多部,發表各類學術論文近100篇,參加了蘭煉、蘭化、蘭州自來水公司等多家企業的各級管理幹部培訓班的教學工作。而且還參與了多家企業的行銷策劃、質量體系評估、經營戰略評價等活動。

汽車工程系

汽車工程系是為適應我國汽車工業快速發展設立的。1999年籌建,2000年招生。現設汽車檢測與維修、汽車檢測與維修(電子)、汽車技術服務與銷售三個專業。現有專任教師18名,其中副教授5名,講師7名,“雙師型”教師7名。目前有在校學生480名。本系設有完善的校內和校外實訓基地,學生在畢業時,除掌握汽車維修與行銷專業理論知識及較強的實際動手能力外,還都要求取得汽車維修中級工證和汽車駕駛執照。

汽車工程系設汽車結構、汽車檢測和汽車電器教研室。擁有汽車檢測與維修實訓基地。汽車駕駛培訓基地及汽車維修服務中心等產教一體的教學,實訓場所。配置先進,設施完備,為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汽車專門人才提供了優越的條件。我系與多家汽車銷售公司和維修廠家建立了密切的互動關係。

自2003年以來,已有四屆學生畢業。這些畢業生一推向市場即受到歡迎,一次性就業率都在94%以上,現在分別在北京、廣東、深圳、江蘇、山東、新疆、寧夏、陝西、河南、河北等省區的汽車製造、汽車檢修及汽車銷售企業工作。

外國語系

外國語系創建於2001年,現有商務英語、旅遊英語兩個專業,建有四個多媒體語音室及一個語音復錄室。擁有一支朝氣蓬勃、勇於創新、教學經驗豐富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現有專、兼職教師54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1人,外籍教師3人,博碩士11人,8名教師有國外工作經歷。

該系以“夯實基礎,突出實踐,順應市場,強化技能”為教學宗旨,以複合型、套用型外語人才為培養目標,不斷深化實踐英語教學改革。在全面提高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同時,充分利用外教資源,重點加強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

該系和甘肅康輝國際旅行社、飛天大酒店等企業合作,建立了長期的實訓基地,為學生校外實訓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為蘭州石化公司等企業的近千名技術人員進行了出國前英語培訓;為美孚(Mobil)、埃克森(Exxon)等大型跨國公司培訓了數百名赴新加坡等地的專業人才。畢業生就業渠道廣泛,預計07年畢業旅遊英語專業30人、商務英語專業34人,08年畢業旅遊英語專業43人。

在04年、05年舉行的全國高職高專實用英語口語大賽和甘肅省實用英語口語大賽中,兩度獲得甘肅賽區的特等獎、五個一等獎、三個二等獎及才藝表演獎,並獲得了“優秀組織獎”。

該系教師積極投身教育教學研究與改革,以研促教,近三年來,承辦國家級、省級等各項課題8項,其中《高職英語教學改革與實踐》獲省教育廳教學成果三等獎,在核心刊物和省級刊物上共發表科研論文50餘篇。

該系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第二課堂活動,活躍學生的課餘生活。自2003年起,每年都在全院範圍內舉行實用英語口語大賽,定期舉辦“英語角”,英語演講、辯論賽、作文大賽,切實促進全院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

土木工程系

土木工程系建於2004年,土木工程類專業始建於1982年,其前身為中國石化集團蘭州化學工業公司職工大學和蘭州煉油化工總廠職工大學所辦的工業與民用建築專業。從1982年3月起開始連續招生,共培養畢業生近千名;大多數被中石油、中石化集團公司及上海、福建、浙江等地的監理公司、施工企業錄用,畢業生就業率達90%以上。部分企業已預定了近三年的畢業生。

現設有建築工程管理(監理、預算方向)、建築工程技術、水利水電施工等3個專業。4個校內綜合實訓基地,7個基礎實驗室,1個廣聯達培訓基地和多個校外實訓基地。以建築CAD(autodesk二級)、北京廣聯達工程概預算軟體認證、夢龍工程管理培訓、全國監理員、製圖員、甘肅省施工員、預算員、資料員、安全員等職業(資格)培訓為依託,努力強化職業特色培養,積極主動適應現代建築崗位工作中複合職業技能的需要,培養懂技術、會管理、能操作的高級複合型的高級專業技術人才。

現有專兼職教師25人,其中副教授、高級工程師13人,講師、工程師10人。6名教師具有碩士學位。2001年以來,主持和參與完成科研項目5項,2項通過省部級鑑定,1項通過學院鑑定;完成多媒體課件製作5個,公開發表學術論文36篇,主編教材4部,實訓教材6本,有2人擔任甘肅省高職建築專業課程組委員。

印刷出版工程系

印刷出版工程系成立於2010年5月。現設有印刷技術(印前速錄)、藝術設計、圖形圖像 製作等四個專業。

印刷出版工程系有一隻結構合理、業務精湛的專兼職師資隊伍,現有專職教師16人,其中副教授6人、講師2人、助教6人,教師中碩士學位獲得者5人。具有良好的實訓實驗條件,擁有蘋果機房、速錄實訓室、印刷實訓室、專業畫室、攝影實訓室及學院印刷廠等多個校內實訓室。印刷出版工程系將堅持“質量優先、結構最佳化、突出特色、講求實效”的專業建設原則,以市場為導向、積極拓寬學科分布及專業覆蓋面,不斷深化教育改革,不斷強化雙師型教學團隊建設和實訓基地建設,積極探索人才培養的新途徑和新模式,高起點、高標準,高要求的做好各項工作,為印刷出版工程系的永續健康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繼續教育學院

繼續教育學院是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下設的二級單位,是函授、夜大、自學考試和企業職工培訓、崗前職業技能培訓、復退軍人崗前培訓、職業資格認證培訓、國家技能認證考試以及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的教學組織單位。同時是學校歸口管理各類成人教育、繼續教育的職能部門,是學校高等教育辦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學校雄厚的教學資源為依託開展工作。

通過聯合設立國家重點院校函授站、在職人員攻讀工程碩士教學點,為社會發展和地方企業發展培養人才。多年來,繼續教育學院堅持求真務實,創新發展,積極創造辦學條件,拓寬聯合辦學渠道,充分利用有效資源,增強辦學活力,受到了社會和企業的稱讚和支持。學院先後與西安交通大學、天津大學、武漢大學、四川大學、華東理工大學、蘭州大學、蘭州交通大學、蘭州理工大學聯合培養在職人員工程碩士和本科教育。

學院根據企業發展的需要,舉辦各種層次的崗位操作人員和企業管理人員培訓,先後為中國石油蘭州石化公司、西北銷售公司、中國石油甘肅銷售分公司、青海銷售分公司、青海鹽湖化學公司等企業培訓崗位操作人員5000餘名。

校友風采

任建新,男,現任中國化工集團總經理。

1983年畢業於我院化工機械專業,高級工程師,享有“全國青年科技實業家”、“全國新長征突擊手”、“全國十大新聞人物”、“中國青年十傑”等稱號、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曾任英國管道協會亞洲分會主席、中國青年企事業家協會甘肅分會會長、中國昊華化工(集團)總公司副總裁、中國藍星化學清洗總公司總經理、藍星清洗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等職。

羅忠范,男,中共黨員,工程師,原大慶石油化工總廠副廠長,黨委常委(副局級),現已退休。

1960年畢業於我院儲運專業,留校任教,61年到蘭煉儲運廠任調度員,62年調入大慶石化總廠,先後從事基建工程管理、組織幹部管理等工作,先後任大慶石油化工總廠幹部處副處長,政治部副主任,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紀委書記,副廠長等職。曾多次榮獲大慶市紅旗手稱號。

馬自勤,男,中共黨員,現任中石油寧夏石油公司黨委書記。高級政工師。

原蘭州石油化工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1981年畢業於我院化工機械專業。先後任蘭化公司幹事、辦公室副主任、幹部管理科科長、蘭化中國小總校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蘭化公司人事處處長、黨委組織部部長、黨委常委、副經理,榮獲文明職工、模範工會工作者、廉潔奉公好黨員、優秀共產黨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等稱號。

宋顯珠,男,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高級政工師,曾任青海鹽湖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黨委書記、現任青海省經委副主任,現任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副司長。

1981年畢業於我院石油化工專業,工作以來,參與了國家重點建設項目青海鉀肥一期、二期工程的組織指揮,編輯出版《在鹽湖這片熱土上》等書籍,榮獲中組部、中宣部、省政府授予的全國企業優秀思想政治工作者,青海省勞動模範等稱號。

陶量,男,高級工程師,中共黨員,現任中國老區建設促進會副會長、中國西部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副理事長和《中國企業史》編輯部副主任、副總編輯。

畢業於我院石油化工專業。歷任化學工業部副處長,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處長,國家計畫委員會經濟訊息編輯部主任,國務院生產辦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中國企業管理培訓中心副主任等。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經濟研究所特邀研究員和全國環境保護電視講座辦公室成員等職。主編或參編30多部書籍,發表200多篇文章,被美國世界名人文化研究中心授予榮譽博士、國際中華文化藝術協會授予優秀中華文藝家榮譽稱號。

楊公,男,中共黨員,高級經濟師,現任青海明膠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裁。

1981年畢業於我院石油煉製專業。擔任我院企業管理教研室主任、機械工程系副主任。後擔任天津華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企管部經理、天津津濱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兼投資部經理、天津津濱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監事、總經理助理兼磁電公司總經理、青海明膠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等職務。

李浩放,男,電子電氣工程系生產過程自動化專業82屆畢業生,現任青海鹽湖工業集團股份公司副總經理。

曾任青海鹽湖(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副主任,青海省青聯委員、青海鹽湖集團化工公司總經理。工作業績:是中國鉀肥生產水采船和鉀肥自動化控制的學科帶頭人,負責設計製造的水采船全部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獲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科技部、財政部聯合頒發的國家“九五”科技攻關計畫(重大技術裝備)優秀成果獎,個人獲先進個人獎。曾先後榮獲青海省科學技術重大貢獻獎、青海省第三屆“五四青年獎章”、第二屆青海青年科技創業獎、黃河水電杯技術創新特等獎、一等獎、中國西部電視集團“西部英雄”、青海省重工業廳 “勞動模範”、“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趙維綱,男,中共黨員,工程師,曾任蘭州煉油化工總廠副廠長(已退休)。

1962年畢業於我院機械專業。先後從事蘭煉檢修車間西隊、蘭煉總廠教育科、蘭煉儀表廠製造車間、蘭煉安裝公司任副經理、蘭煉三葉公司、蘭煉總廠厂部任副廠長。多次被評為廠級先進個人、總廠優秀黨員。

陳立恆,男,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工程師。現任中國石油華東潤滑油廠廠長兼黨委書記。

1981年畢業於我院石油煉製專業,1993年畢業於中央黨校函授學院本科班經濟專業。參加工作以來,曾擔任蘭州煉油化工總廠運銷處原油車間副主任、主任,蘭州煉油化工總廠油品儲運廠調合車間主任、調度室主任,油品儲運廠廠長助理、副廠長、廠長,中國石油蘭州潤滑油廠廠長等職務。先後被蘭州煉油化工總廠評為十佳“優秀車間主任”、“青年科技拔尖人才”和連續8次獲蘭州煉油化工總廠“生產管理先進個人“稱號,2002年被評為甘肅省挖潛增效先進個人,2003年被評為中國石油股份公司直屬機關優秀黨務工作者。

陳家祥,男,中共黨員,工程師,現任中國石化股份公司潤滑油重慶分公司副總經理。

1985年畢業於我院工業分析專業。先後從事潤滑油分析、潤滑油產品開發、生產管理、銷售、黨群、經營管理等工作, 曾擔任一坪公司車間主任、潤滑油廠廠長、銷售公司經理、黨委副書記(兼工會主席)、中國石化股份公司潤滑油重慶分公司副總經理。主要組織參與了中國石化在一坪建設的3~5萬噸潤滑油裝置開工準備及一次試車成功;具體組織並實施了“一坪”向“長城”的品牌轉換。獲得過重慶市青年崗位能手、公司優秀黨員、先進工作者等稱號。

許立甲,男,中共黨員,大學學歷,高級工程師,現任中國石油克拉瑪依石化公司副總經理兼安全總監。

1981年畢業於我院石油煉製專業。曾先後擔任過新疆石油局克拉瑪依煉油廠精製車間、丙烷車間、加氫車間主任,新疆石油局克拉瑪依石化廠調度室調度長,副總工程師,廠長助理,新疆石油局克拉瑪依石化廠副廠長。

許蘭生,男,中共黨員,大學學歷,高級工程師,現任中國石化集團第五建設公司副總工程師。

1985年畢業於我院工民建專業。先後從事蘭化化建公司第八工程隊技術員,蘭化化建公司第十工程隊副主任,中國石化集團第五建設公司經營計畫處副處長,中國石化集團第五建設公司副總工程師。

陳彥哲,男,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工程師職稱。現任山東勝越石化工程建設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副總經理。

1987年畢業於我院化工機械專業。工作19年來,先後從事石化建設安裝工程技術管理、質量管理和項目管理工作。完成了安慶石化廠年產20萬噸/年催化裂解裝置工程、九江石化廠年產100萬噸/年催化裂化裝置工程、齊魯乙烯改造丁辛醇裝置工程、濟南煉油廠年產120萬噸/年柴油加氫裝置工程。榮獲團中央和中國石化集團青年崗位能手、 中國石化集團優秀項目經理。

張豫峰,男,中共黨員,大專學歷,經濟師,現任中石油股份公司慶陽石化分公司副總經理。

1998年畢業於我院管理工程專業。先後從事慶化廠勞人科副科長、科長,慶化公司勞動人事處處長,慶化集團公司工會主席,兼任物業管理公司總經理,中油慶陽煉化公司副總經理,2004年任中石油股份公司慶陽石化分公司副總經理。

趙柱,男,中共黨員,研究生,高級工程師,現任蘭州石油化工國際事業公司副經理。

1982年畢業於我院化機專業。先後從事蘭煉設備研究所密封部技術員,助理工程師,防腐部副部長,部長,副所長,蘭煉技術中心副主任,國際公司副經理。榮獲連續五次獲得蘭煉總廠“十佳青年”稱號,連續三次獲得蘭煉總廠“先進生產者”稱號。連續兩次獲得甘肅新長征突擊手稱號,獲得兩項中石化總公司科技進步三等獎授權兩項發明專利。

燕君明,男,漢族,甘肅省涇川縣人,大學學歷,助理工程師,現為平涼市涇川縣涇明鄉人民政府科員。

2003年9月至2006年6月為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土木工程系學生,後畢業於河北工業大學工程管理專業。曾任《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報》首席學生記者,在該報發表新聞通訊、報告文學、詩歌散文等作品近30多篇(件)。並任學院大學生記者團主編,土木工程系學生分會文藝部長。2006年10月,反映企業安全生產的論文《安全的心》一文榮獲平涼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甘肅電力公司平涼公司、《平涼日報》社舉辦的“平涼市安全生產有獎徵文大賽一等獎”。2008年12月,在中共天津市濱海新區工作委員會宣傳部、《北方經濟時報》舉辦的“天津濱海新區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大型圖文徵集活動”中,以《建設者之歌》一文榮獲優勝獎。2011年5月,被中共甘肅省委組織部、甘肅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甘肅省公務員局錄用為國家公務員,現為平涼市涇川縣涇明鄉人民政府科員。

白蘭萍,女,1957年生,大專學歷,工程師,潤滑油蘭州研發中心主任。1982年畢業於我院石油煉製專業。從事潤滑油研究和管理工作。榮獲1000/30SC汽油機油科技進步一等獎,獲得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二衝程汽油機油科技二等獎,獲得中國石油潤滑油公司蘭州研發中心2003年標兵。

白文智,男,1969年生,中共黨員,大學學歷,中級職稱,蘭州石油化工公司研究院人事主管。1991年畢業於我院有機專業。先後從事科研開發,人事管理等工作。完成抗氧劑168小、中研究該項目。獲中石化科技進步三等獎,促進劑NS的技術開發獲蘭州化學工業公司技術創新二等獎,在《分析測試技術與儀器》《甘肅化工》等刊物上發表論文4篇,獲優秀獎一項,三等獎一項。

邊國軍,男,1957年生,中共黨員,中專學歷,工程師,甘肅鹽鍋峽化工總廠副總經理。1980年畢業於我院化工機械專業。先後擔任鹽鍋峽化工廠機修分廠工程師、副主任、主任、設備管理部部長、2005年任鹽化總廠副總經理。參加完成1萬噸離子饃建設,2萬廠隔纖建設,1.4萬噸PVC建設等工作。多次榮獲總廠雙文明先進個人。

蔡繼元,男,中共黨員,大學學歷,蘭州研發評定中心副主任。1984年畢業於我院機械製造工藝與設備專業。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摩擦學會測試委員會委員。中國石油學會會員。獲總廠級、省部級科研成果共19項。

曹繼榮,男,1956年生,大學學歷,中學高級職稱,蘭化公司總校副校長。1981年畢業於我院化工機械專業。先後擔任團總支書記、政教處主任、蘭化二中副校長、支部書記、育興實業公司經理、蘭化總校副校長。

曹兆麒,男,1958年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工程師,中石化河南石油勘探局井下作業公司特種作業工程部經理。1981年畢業於我院煉廠機械專業。 歷任河南油田採油一廠淨化站主任、技術科副科長、基建工程部副主任、工程大隊大長等職。先後在國家級刊物發表論文多篇,獲得局級科技進步獎多項,QC管理成果獲部級成果二等獎。

常曉平, 男,1957年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高級工程師,石化公司石油化工廠廠長。1983年畢業於我院化工機械專業,先後擔任原料動力車間副主任、機動科科長,廠設備副總,原料動力廠長,化工儲運廠廠長,石油化工廠廠長。曾榮獲蘭化公司勞動模範,石化公司先進個人,蘭州市勞動模範。

常莉,女,1962年生,中共黨員,大學學歷,工程師,蘭州石油化工公司事業部工作。1981年畢業於我院煉油專業。先後從事煉油工藝研究、潤滑油配方研究,潤滑油新產品推廣,完成稀釋冷凍脫蠟工藝研究、工業齒輪油研究,蝸輪油,油膜軸承油研究等。榮獲中石化科技進步二、三等獎多項,廠級科技進步一、二等獎多項,蘭州市金橋獎一項。

陳亢,男,1966年生,中共黨員,助理工程師,蘭州石油化工公司物流分公司副科長。 1987年畢業於我院機械專業。從事經營管理工作,榮獲中石化技術比武三等獎、技術能手稱號。

陳杰,男,1971年生,本科學歷,統計師。中國石化集團武漢石油化工廠勞動人事處工作。 1992年畢業於我院有機化工專業。先後從事石油化工管理、成本核算、工資、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管理。曾榮獲“優秀團員”“青年崗位能手”“廠級先進工作者”稱號。

校容校貌

學院位於蘭州市西固區,占地面積370畝,建築面積24.2萬平方米,建有29個校內實訓基地、84個實驗實訓室,在中石油蘭州石化公司、蘭州石油化工公司等知名企業建有23個穩定的校外實訓學習基地。學院的石油化工技術、數控加工技術、綜合電子電氣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現代印刷技術和信息技術六大綜合實訓平台具有西部同類院校一流水平。學院固定資產總值2.85億元,各類實訓實驗儀器設備總值8300萬元,教學用計算機2570台,圖書館藏書56.5萬冊,電子圖書150萬冊。學院建有先進的校園計算機寬頻網路、多媒體及語言教學網路、有線電視網路,學生生活及體育設施齊全,有2個標準田徑運動場、1座風雨操場,2座2000個座位的禮堂以及大學生活動中心等。

師資力量

學院現有在職教職工732人。專任教師483名,其中:教授、副教授187名,博士、碩士學位獲得者194名;有290名教師具有 “雙師型”教師資格;另有307名來自生產、管理、服務一線的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兼職教師。

學院現設石油化學工程系、機械工程系、電子電氣工程系、信息處理與控制工程系、汽車工程系、人文社會科學系、套用外語系、土木工程系8個系和石油化工、磁力驅動技術、自動化技術、計算機套用技術、機械及博信諮詢策劃工作室6個研究所(室),設有為企業、社會在職人員培訓服務的繼續教育學院。學院可開設69個二級類專業,現有全日制在校生近萬名,成人教育和短期培訓學員1800餘名。

近年來,學院堅持“遵循規律,追求特色,產教結合,突出技能,適應市場”的辦學理念,積極探索高等職業教育規律,大力推進教育教學改革,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連續5年超過92%。

“十一五”期間,我們將通過紮實有效的工作,力爭到2015年把我院建設成為能適應區域經濟和行業建設發展需要,特色鮮明、優勢突出、全國一流的國家示範性職業技術學院。

現任領導介紹

黨委副書記、院長

張方明,男,漢族,1958年元月生,甘肅臨洮人。1974年2月插隊,1975年11月招工當工人,1982年甘肅農業大學畜牧專業本科畢業,1988年清華大學社科系研究生班畢業,歷任甘肅農業大學團委書記、政工處長、總務處長、宣傳(統戰)部部長、黨政辦公室主任等職務。現任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教授,甘農大區域經濟學碩士生導師,甘肅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代表,政協甘肅省第十屆委員會委員,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第三屆理事會常務理事,甘肅省職教與成教協會副會長,中國化工教育協會副會長。

黨委副書記:周興中

周興中,漢族, 1962年11月出生,吉林省農安縣人,中共黨員。1985年8月參加工作, 1985年7月撫順石油學院(現遼寧石油化工大學)機械系化工機械與設備專業畢業,大學文化程度,工學學士,研究員。曾任蘭州石油學校團委副書記、化機科黨支部書記、黨辦主任;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黨委辦公室主任、組織部部長。現任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

紀委書記:蒲衛暉

蒲衛暉,漢族,1965年10月出生,陝西省楊凌人,1986年參加工作,中共黨員。1986年7月畢業於張掖師範專科學校化學教育專業,2001年6月甘肅省委黨校政治經濟學專業在職研究生畢業,研究員。曾任張掖師範專科學校學生政治輔導員、團委副書記、書記,河西學院團委書記、黨委宣傳部部長(期間掛職任蘭州交通大學校長助理)、經濟管理系黨總支書記等職。現任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委員、紀委書記。

副院長:孫松濱、黃義仿、程小紅、宋賢鈞

孫松濱,漢族, 1954年9月出生,山東省福山縣人,中共黨員。1971年8月參加工作, 1987年7月蘭煉職工大學黨政管理專業畢業,大專文化程度,助理研究員。曾任蘭州石油學校總務科黨支部書記、校長助理、副校長;蘭州石化學校副校長。現任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

黃義仿,漢族,1961年7月出生,湖北仙桃市人。1982年8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1982年7月西南石油學院物理專業畢業,1990年7月蘭州鐵道學院結構力學專業研究生畢業,工學碩士,教授。曾任蘭州石油學校化機科黨支部副書記、企電科主任兼黨支部書記;蘭州石化學校計算機科副主任兼黨支部書記。1999年9月任蘭州石油化工學校校長助理。2000年3月任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院長助理。現任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全國高職高專學術期刊研究會常務理事,甘肅省高校學報研究會常務理事。

程小紅,漢族,1967年5月出生,甘肅甘穀人。1989年參加工作,中共黨員。1989年7月西北師範大學生物學專業畢業,大學文化程度,理學學士,助理研究員。曾任蘭州化工學校團委書記、學工部長、校辦主任,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院辦主任、機關黨總支書記、就業辦主任、學生處處長(學工部長)。現任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院長助理。現任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

宋賢鈞,漢族,1964年10月出生,甘肅省榆中縣人,中共黨員。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工學碩士。歷任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基礎教研室主任、網路教研室主任、信息中心主任、信息處理與控制工程系主任等職。現任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教授。化工行業協會計算機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甘肅省教育廳計算機基礎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學院大事記

2006年12月,學院被教育部、財政部確定為首批“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畫”立項建設單位。學院以“植根石化行業、傳承鐵人文化、培訓服務前移、人才培養延伸”的建設理念和“高、嚴、細、實”的工作作風推進示範性建設,項目預算中央財政專項資金3000萬元,省級配套3000萬元和學院自籌資金2150萬元,實際投入8565萬元。在全院教職員工的不懈努力下,經三年的建設,形成了“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多樣化的人才培養模式,在課程開發、實訓條件和師資隊伍等內涵建設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展。 2009年9月,以上海市教科院高職教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馬樹超教授為組長,陳解放、任耀生、郭維俊、蘆維忠等專家組成的省級驗收專家組對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的示範院校建設項目進行了實地驗收。專家組一致認為,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完成了《任務書》提出的項目建設目標及其指標,總體任務完成良好,實現了預期目標。我院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建設計畫項目順利通過省級驗收。2009年10月,教育部、財政部按照學院自我總結、網上公示、建設效果綜合評議、抽樣實地考察的步驟完成了對首批立項28所示範院校的驗收工作,我院以較好的成績順利通過兩部驗收,同時也獲得300萬元的獎勵資金。2009年12月,正式成為全國首批、甘肅省第一所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

2009年12月16日,由騰訊網、中國教育電視台、中國教育新聞網、人民政協報、現代教育報等媒體主辦,並邀請多家都市媒體組成媒體顧問團,集合全國六十多家主流平面及網路媒體共同造勢,依託全球最大中文入口網站平台騰訊網,匯聚4.12億中國主流網路用戶聲音,評選出了最具代表性的各類精英教育人物、單位、機構。同時持續推出系列專題、高端訪談,在精彩不斷中解讀2009中國教育行業的新熱點、新現象。經過評審會遴選,12月初,我院順利入選進入網評階段,騰訊網友們對自己心目中最具影響的教育界人物、事件、學校、機構和優質項目進行投票。我院在介入時間較短的情況下,網上評議投票一直處於領先位置。經過一個月持續的網路熱度投票,最後經過專家意見綜合評審,最終獎項在12月16日頒獎典禮上揭曉,學院順利入選“2009中國十大最具特色高職院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