蘡薁藤蔓

Yīn 【生境分布】生態環境:生於山地林中。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或搗汁。

蘡薁藤蔓

【拼音】 Yīnɡ Yù Ténɡ
【別名】野葡萄藤、接骨藤、甘古藤、酸古藤、禾黃藤、禾花子藤、貓耳藤、山紅羊、山苦瓜、小平布藤、野桑葉
【來源】藥材基源:為葡萄科植物蘡薁的莖葉。
【原形態】蘡薁 木質藤本。幼枝有銹色或灰色絨毛;卷鬚有1分枝或不分枝。單葉互生;葉柄長1-3cm;葉片寬卵形,長4-8cm,寬2.5-5cm,3深裂,中央裂片菱形,再3裂或不裂,有少數粗牙齒,側生裂片不等2裂或不裂,上面疏生短毛,下面被銹色或灰色絨毛。花雜性,異株,圓錐花序長5-8cm,軸和分枝有銹色短柔毛;花直徑約2mm,無毛;花萼盤形,全緣;花瓣5,早落;雄蕊5。漿果球形,熟時紫色,直徑8-10mm。花期4-5月,果期5-8月。
【生境分布】生態環境:生於山地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於華東及台灣、湖北、四川等地。
【性味】味甘;淡;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祛濕;止血;解毒消腫。主淋病;痢疾;崩漏;噦逆;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瘰癧;濕疹;癰瘡腫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或搗汁。外用:適量,搗敷;或取汁點眼、滴耳。
【摘錄】《中華本草》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