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小吉丁蟲

蘋果小吉丁蟲

成蟲:體長5.5-10毫米,全體紫銅色,有光澤。頭部短而寬,前端呈截形,翅端尖削,體似楔狀。 幼蟲:體長15-22毫米,體扁平。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 科 ] 吉丁蟲科

[寄主] 蘋果、沙果、海棠、花紅。

[為害特點] 為害皮層,隧道內為褐色蟲糞堵塞,皮層枯死、變黑、凹陷。

特徵描述

成蟲:體長5.5-10毫米,全體紫銅色,有光澤。頭部短而寬,前端呈截形,翅端尖削,體似楔狀。 幼蟲:體長15-22毫米,體扁平。頭部和尾部為褐色,胸腹部乳白色。頭大,大部入前胸。前胸特別寬大,中胸特小。腹部第七節最寬,胸足、腹足均已退化。 卵:長約1毫米,橢圓形,初產時乳白色,後逐漸變成黃褐色。卵產在枝條向陽面、粗糙有裂紋處

發生規律

一般一年1代,以幼蟲在被害處皮層下越冬。第二年,3月中下旬幼蟲開始串食皮層,造成凹陷、流膠、枯死等為害狀。5月下旬至6月中旬是幼蟲嚴重為害期,7~8月為成蟲盛發期。成蟲咬食葉片。成蟲產卵盛期在7月下旬一8月上旬,卵產在枝條向陽面,初孵幼蟲立即鑽人表皮淺層,蛀成彎曲狀不規則的隧道。隨著蟲齡增大,逐漸向深層為害。11月底開始越冬。

防治方法

蘋果小吉丁蟲 蘋果小吉丁蟲

1. 苗木檢疫 苹小吉丁蟲是檢疫對象,可隨苗木傳到新區,應加強苗木出圃時的檢疫工作,防止傳播。 2. 保護天敵 苹小吉丁蟲在老熟幼蟲和蛹期,有兩種寄生蜂和一種寄生蠅,在不經常噴藥的果園,寄生率可達36%。在秋冬季,約有30%的幼蟲和蛹被啄木鳥食掉。 3. 人工防治 利用成蟲的假死性,人工捕捉落地的成蟲;清除死樹,剪除蟲梢,於化蛹前集中燒毀;人工挖蟲,冬春季節,將蟲傷處的老皮颳去,用刀將皮層下的幼蟲挖出,然後塗5度石硫合劑,既保護和促進傷口癒合,又可阻止其他成蟲前去產卵。 4. 塗藥治蟲 幼蟲在淺層為害時,應反覆檢查,發現樹幹上有被害狀,就在其上用毛刷一刷即可。藥劑可用80%敵敵畏乳油10倍液;80%敵敵畏乳油用煤油稀釋20倍液。 5. 成蟲羽化盛期樹上噴藥殺成蟲 在苹小吉丁蟲發生嚴重的果園,單靠防治幼蟲往往還不能完全控制其為害,應在防治幼蟲的基礎上,在成蟲發生盛期連續噴藥,如:.20%殺滅菊酯乳油2 000倍液、90%敵百蟲1 500倍液等。

地理分布

東北、華北、西北各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