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醬汁肉

蘇州醬汁肉

醬汁肉是江蘇省蘇州地區傳統名菜,以色澤鮮艷,酥潤可口而著稱。每年清明節前上市,夏至落市,是季節性產品。蘇州醬汁肉每塊約五六厘米見方,色呈殷紅,入口酥而不爛,肥而不膩,甜中品鹹,滷汁香艷,鮮美無比。

豬肉營養

1、豬肉,是主要家畜之一、豬科動物家豬的肉。其性味甘鹹平,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等成分。 豬肉是日常生活的主要副食品,具有補虛強身,滋陰潤燥、豐肌澤膚的作用。凡病後體弱、產後血虛者,皆可用之作營養滋補之品。

2、豬肉的蛋白質含量最低,脂肪含量最高。瘦豬肉含蛋白質較高,每100克可含高達29克的蛋白質,含脂肪6克。經煮燉後,豬肉的脂肪含量還會降低。豬肉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可以使身體感到更有力氣。豬肉還能提供人體必需的脂肪酸。豬肉性味甘成,滋陰潤燥,可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豬排滋陰,豬肚補虛損、健脾胃。

蘇州醬汁肉 蘇州醬汁肉

適宜人群

宜食:一般人都可食用,成人每天80~100克,兒童每天50克即可。其適宜陰虛、頭暈、貧血、大便秘結、營養不良之人,燥咳無痰的老人,產後乳汁缺乏的婦女及青少年、兒童食用。

豬肉 豬肉

忌食:體胖、多痰、舌苔厚膩者慎食;患有冠心病、高血壓、高血脂者忌食肥肉;凡有風邪偏盛之人應忌食豬頭肉。

製作方法

原料配方

豬肉,紹興酒,白糖,鹽,紅曲米,桂皮,大茴香,生薑片,八角。

烹調步驟

1、五花肉用清水洗淨,切成3CM見方的塊。

2、鍋里放入足量的冷水,放入五花肉塊。大火燒開,燒至鍋里出現浮沫,五花肉變色。把五花肉快撈出,用涼水衝掉肉塊表面浮沫。

蘇州醬汁肉 蘇州醬汁肉

3、鍋里放入足量冷水,放入適量紅曲米粉,鍋里的水裡即成淡淡的紅色。

4、放入生薑片、八角和桂皮,加入1勺黃酒,大火燒至水開。

5、關火,鍋里的水顏色逐漸加深。

飲食常識

製作醬汁肉不像紅燒肉一樣需要炒糖色,而是採用紅曲粉給肉上色。

紅曲最早發現於我國,已有一千多年的生產、套用歷史,是中國及周邊國家特有的大米發酵傳統產品。紅曲古代稱丹曲,既是中藥,又是食品,是用紅麴黴屬真菌接種於大米上經發酵製備而成的。作為傳統中藥,明代李時珍時珍在《本草綱目》評價它說:“此乃人窺造化之巧者也”,“奇藥也”,在許多古代中藥典集中嶺載本品具有活血化瘀、健脾消食等功效,用於治療食積飽脹、產後惡露不淨、痕滯腹痛和跌打損傷等症。

蘇州醬汁肉 蘇州醬汁肉

挑選方法

豬肉 豬肉

豬肉是製作蘇州醬汁肉的主要原材料。但不斷出現的注水肉、瘦肉精等“問題豬肉”讓不少消費者談“豬肉”色變。在購買時,消費者應如何辨別豬肉的質量呢?

一是看錶皮。健康豬肉表皮無任何斑痕,病死豬肉表皮上常有紫色出血斑點,甚至出現暗紅色瀰漫性出血,也有的會出現紅色或黃色隆起疹塊。

二是看聞氣味。新鮮豬肉具有鮮豬肉正常的氣味,變質豬肉不論在肉的表層還是深層均有血腥味、腐臭味及其他異味。

三是看彈性。新鮮豬肉質地緊密富有彈性,用手指按壓凹陷後會立即復原;變質豬肉由於自身被分解嚴重,組織失去原有的彈性而出現不同程度的腐爛,用指頭按壓後凹陷,不但不能復原,有時手指還可以把肉刺穿。

四是看脂肪。新鮮豬肉脂肪呈白色或乳白色,有光澤,病死豬肉的脂肪呈紅色、黃色或綠色等異常色澤。

蘇州醬汁肉 蘇州醬汁肉

五是看肌肉。健康豬的瘦肉一般紅色或淡紅色,光澤鮮艷,很少有液體流出,病死豬肉顏色發紅髮紫,無光澤,擠壓時有暗紅色的血汁滲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