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合鎮

蘇合鎮

蘇合鎮地處西和縣城西北部,距縣城約15公里,東臨西峪鎮,南依姜席鎮,西與禮縣接壤,北與石堡鎮相鄰, 全鎮行政區域面積12.9225萬畝,境內地形西高東低,屬地屑淺丘陵溝壑梁峁地形,相對高差小。全鎮轄20個行政村,113個村民小組,4009戶19628人,總勞動力11102人,總耕地面積4.0213萬畝, 2008年人均純收入1683元,主要以種植馬鈴薯、小麥為主, 2008年建成萬畝馬鈴薯種植基地一個,是全縣馬鈴薯種植大鄉。

基本概況

歷史沿革

1949年沿舊制設蘇合鄉,1958年改為蘇合公社,1984年恢復甦合鄉建制。 2018年3月撤鄉設鎮。

地理環境

該地區平均海拔1800米,年平均降雨量500毫米,平均氣溫8°C,全年無霜期200天,屬中溫帶季風氣候,為三年兩熟農業區。

行政區劃

全鎮轄 20個行政村( 113個村民小組) ,分別 是老莊、張河、朱河、蘇合、明星、陽坡、陳地、元山、聶堡、陰坡、馮董、呂集、楊河、康楊、武灣、燕王、孟莊、龐溝、曹郭、丁河。

資源狀況

土地資源、農畜資源、勞動力。

土地資源

蘇合鎮土地資源豐富。全鎮總面積12.9225萬畝,其中農業用地4.0213萬畝,占總面積的31%。林業用地40000畝,占總面積的31%。林業用地40000畝,占總面積的31%,境內森林資源豐富,有1998年尖山飛播林2萬多畝,各類植被茂盛,氣候宜人。2011年全鄉小麥種植面積15000畝,全膜覆蓋玉米面積4050畝,小雜糧面積9500畝,糧食總產量達1161.52萬公斤,人均有糧達800斤。農業產值從2010年的4417萬元增加到2011年的4727萬元,增加了310萬元,增長率為7%,2011年全鄉人均純收入達2020元。

農畜資源

主要有馬鈴薯、小麥、玉米、莽麥等,其中主要以馬鈴薯和小麥種植為主,自黨委政府換屆以來,主抓特色產業開發,大力調整產業結構, 2008年全鄉馬鈴薯種植面積達到2.077萬畝, 成立3萬畝馬鈴薯種植示範基地。2009年新引進天引薯等良種9萬斤,預計種植225畝。主要畜種有,豬、牛、羊、雞等, 2008年養豬3606頭,牛1140頭,羊1620隻,雞22710隻,主導和優勢產業進一步加強和擴大,全鄉經濟發展勢頭良好。農業發展有效開展各項農業科技服務,加大科技培訓力度,重點推廣全膜雙壟溝播技術,全面落實各項農業惠農政策,糧食生產規範化水平不斷提高。

勞務輸出

全鎮總勞動力11102人,剩餘勞動力約5000人,2008 年勞務輸出達9885人次,創收達4500多萬元。勞務輸出也是全鄉支柱產業之一。

招商引資

規劃建設國小 規劃建設國小

蘇合鎮黨委政府立足實際,以項目帶動為主線,依託優勢資源,大力發展招生引資項目,先後引進外資470多萬元,興辦了利民磚廠、三合養殖場、民盈獺兔養殖場等多個招商引資項目,解決剩餘勞動力350人,輻射帶動當地及周邊鄰村養殖戶150戶,充分發揮了示範帶動效應,為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注入了無限活力。此外還有老莊村養殖場、康楊村養牛場建設、明星村中藥材示範種植基地。

發展思路

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在全鄉認真紮實開展"比項目建設,看科學發展;比興辦實事,看改善民生; 比招商引資,看民營經濟;比工作作風,看班子建設;比綜合治理, 看和諧穩定"的"五比五看"活動。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核心, 穩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全鄉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為建設"文化蘇合,生態蘇合,富庶蘇合"奠定堅實基礎。

科教文衛

蘇合鄉災後重建的學校 蘇合鄉災後重建的學校

20個村全部通電、通郵、通公路,20個村通電話,13個村通自來水. 各類學校24所(其中:中學:1所,國小12所),教師130人 ,在校學生4480人,有醫院、衛生院1所,醫生4人,病床6張。

蘇合鎮計畫生育辦公室,在縣人口委的正確業務指導下,在鄉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自“5.12”地震以來,以人為本,努力提高對全鄉育齡婦女的服務水平,盡大可能的滿足育齡婦女的生育、節育等;擴大人口計生宣傳教育的影響力和覆蓋率,使計畫生育基本國策、人口計生法律法規和政策宣傳入耳、入腦、入心,提高廣大人民民眾實行計畫生育的自覺性。

地理位置

甘肅省隴南市西和縣蘇合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