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俊華

1959年,學校新增設高中部,招兩班高一新生,更名為“如東縣雙甸中學”,成為如東的第四所完中。 1999年,經過嚴格的考核評估,雙甸中學成為南通市重點中學,學校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更高更快的層面。 1998年,縣政府、教育局確認了雙中純高中的辦學思路。

個人簡介

1967年出生,1987年畢業於南通師專中文系,大學文化,中學高級教師,南通市學科帶頭人,省市中語會、語言學會會員,江蘇省高考命題專家庫成員。參加教學比武,一次獲省一等獎,三次獲市一等獎,1998年在南通市巡迴公開教學,1999年參加市中考命題,2000年作為“南通名師講師團”首批成員赴陝西鹹陽支教,曾於2000年和2007年在江蘇省“金帆杯”大型教科研活動和江蘇省新課程教學觀摩活動中執教觀摩課。
工作經歷
現任如東縣雙甸高級中學校長。
供職機構
如東縣雙甸高級中學創辦於1952年,是如東縣五所老完中之一。建國伊始,如東縣委、縣政府高瞻遠矚,把興辦教育、培養人才作為當務之急,在物質條件極為艱苦的情況下,優先發展初級中等教育,1952年創辦了如東縣雙甸高級中學前身“如東縣雙甸國中班”,並委派郭雲琛同志為首,組成了二十三人的校務委員會。雙中第一代人在郭雲琛等雙中元老的帶領下,全校師生齊心合力,發揚老區教育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開始了學校的第一輪艱苦創業,學校辦學規模迅速擴大。1952年,“如東縣雙甸國中班”僅有初一新生178名,教職工15名,1953年學校更名為“如東縣馬塘中學雙甸分部”時就擁有了初一、初二四個班,學生教師數翻了一番。1954年,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如東縣雙甸初級中學”正式建制,成為正規雙軌初級中學,1955年擴為三軌初級中學。1959年,學校新增設高中部,招兩班高一新生,更名為“如東縣雙甸中學”,成為如東的第四所完中。此後,學校雖然受到“大躍進”干擾、國家三年經濟困難的影響,但是雙中人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的忠心不改,艱苦奮鬥的精神不變,學校辦學規模不斷擴大、學生人數逐年增多,辦學質量穩步提高,不僅為高一級學校輸送了一批又一批合格的新生,而且也為縣內各條戰線輸送了大量人才。1962年至1965年,在全國升學率不到20%的情況下,我校四分之一的高中畢業生被高等院校錄取,其中錄取清華、北大、科大、交大、南大等重點高校占很大的比例。正當雙中事業步入輝煌之際,一場史無前例的浩劫降臨了校園。學校一度有民眾組織管理,更名為“如東縣紅衛中學”,學校被迫“停課鬧革命”。1966年,初高中畢業生痛失升學機會,非畢業班學生也無法繼續學習。許多教師被打成“牛鬼蛇神”,學校領導被污衊成“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相繼遭到粗暴的批鬥,身心受到嚴重摧殘。沒有受到批鬥的教師也大都被“下放”到鄉村的學校,學校教學力量受到嚴重的削弱。冬去春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重新倡導“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雙甸中學也像其他學校一樣,走上了正確的發展道路。學校領導班子增強了團結,教職工的精神面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學生提高了學習與守紀的自覺性,與老師建立了新型的師生關係。教風學風不斷純潔,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恢復高校招生制度的頭六年,即向大中專院校輸送新生282名。整個八十年代,學校共向高校輸送新生400餘名,成為如東西部地區一顆閃亮的教育明珠。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全社會尊師重教的風氣更加濃郁,教育事業蓬勃發展,辦學思想的解放,使雙中如虎添翼,雙中的發展駛入了快車道。首先是校容校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原先的平房不見了,代之以宏偉壯觀的兩幢教學大樓;低矮潮濕的學生宿舍沒有了,矗立起三幢公寓式的學生宿舍;原先很簡陋的學生飯堂拆去了,代之以高大寬敞的可容納1000多學生就餐的飯堂,同時建起了功能齊備的實驗大樓,辦公大樓;原先泥濘不平的操場鋪上了晴雨跑道,種上了草皮;大部分在職教師搬進了新的集資樓、藉資樓。十年中,學校德育工作上了一個新的台階,逐漸摸索出了一條“整體聯動”的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全員參與,多方參與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注重了思想教育的層次性、實踐性、系列性,有效性。家長學校、青年學生黨校、中學生團校越辦越好,相繼受到市、縣的表彰和獎勵,成功的德育經驗在縣、市政協、政法專門會議上交流,得到各級領導的重視,有的還在縣內外推廣。學校贏得了“南通市德育先進學校”、“南通市文明單位”、“如東縣常規管理示範學校”、“如東縣文明單位標兵”等殊榮。十年中,教學成績令人矚目。高考成績一直居全省省市重點中學的前二百名之內。從1991年至2000年,高三應屆畢業生累計2000多人被高等院校錄取,98屆自費生李新明被清華大學錄取,在縣內外產生了十分積極的影響,也說明“只要勤奮求學,學習困難生也能變成拔尖人才”的道理。文體方面也是捷報頻傳,在兩年一次的縣中學生文娛會演中,我校年年有節目獲獎;一年一屆的縣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上,我校運動水平一直位於上游,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曾榮獲“七連冠”。90年,我校被評為南通市體育先進單位。91年初二學生崔美根在全國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上獲三塊金牌。91年,我校被批准為縣級田徑傳統學校。十年中,教師隊伍不斷壯大。愛崗敬業、樂於奉獻蔚然成風。截至2002年,學校共有高級教師名,中學一級教師名,95%以上的在崗教師達到了大學本科學歷。他們中,許多人成為市縣級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優秀教育工作者。教師的科研意識不斷增強,整個九十年代,全校教師發表、獲獎論文600多篇,我校教師參與撰寫的《班主任新思維》等專著還獲得了省社科成果獎。有耕耘,就有收穫;有付出,必有回報。雙中幾代人的努力沒有白費。1999年,經過嚴格的考核評估,雙甸中學成為南通市重點中學,學校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更高更快的層面。1998年,縣政府、教育局確認了雙中純高中的辦學思路。1999年暑假開始,實現高中和國中脫軌,雙甸中學正式更名為“如東縣雙甸高級中學”,成為繼如東中學之後全縣第二所完全高級中學。進入新的世紀,面對“創建蘇中名校”的歷史重任,雙甸高級中學全體教職工信心倍增,幹勁倍增。在九十年代初具規模的辦學基礎上,既狠抓學校的硬體建設,又狠抓學校的軟體最佳化。短短兩年時間,學校就基本完成了男女生宿舍樓的擴建、部分沿街店面改造,校內道路建設、綠化成型、校門遷移,微機室更新、電教室裝備、教師辦公室電腦配備等硬體工程。本學期,學校新增閱報欄二十多個,為各學科開闢了固定的教育園地,重新修訂了津貼考核和獎勵辦法,全校教職精神振奮,正在為雙甸高級中學的發展出力流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