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伊士灣西北經濟區

蘇伊士灣西北經濟區

蘇伊士灣位於埃及非洲部分東北岸同亞洲部分(西奈半島)西岸間的海灣,為紅海的西北角。長325公里,寬14-46公里,深80米。北端由蘇伊士運河縱穿蘇伊士地峽通連地中海。沿岸有蘇伊士等港市。石油資源較豐富,為全國最重要的採油區,有穆爾甘、拜拉伊姆等海上油田。而它西北的經濟區更是是埃及重要的區域開發項目。總面積達233平方公里,其中的3號區塊由中埃雙方組建合資公司進行開發,面積為21.85平方公里。

簡介

主要介紹

蘇伊士灣西北經濟區(以下簡稱蘇伊士經濟區)是埃及重要的區域開發項目。總面積達233平方公里,其中的3號區塊由中埃雙方組建合資公司進行開發,面積為21.85平方公里。

經濟區裡的中埃關係

中埃兩國政府1997年簽署諒解備忘錄,中國同意幫助埃及在蘇伊士地區建設一個自由區,並提供建設經濟特區的經驗,鼓勵中方企業界參與自由區的項目建設。1998年,國務院領導確定由天津開發區承擔該項目。1998年4月天津開發區成立了蘇伊士國際合作有限公司,負責項目的具體合作。
1998年5月,蘇伊士公司與埃及國民銀行、國家投資銀行、阿拉伯承包商公司以及蘇伊士運河管理局等四家單位共同投資成立“埃中合營投資股份公司”。埃中合營公司購買了經濟區13個區塊中的3號區塊,從中選取2平方公里作為起步區。
埃及政府最初決定在蘇伊士地區設立經濟特區時,制定了一個宏偉的戰略規劃,希望將其建成一個綜合性的工業基地,並利用其區位優勢帶動埃及產品的出口,緩解埃及的就業壓力。但經濟區建設初期,埃及經濟即受巨觀調控不當等因素的影響逐漸步入低谷,影響了外資進入的積極性。加之埃方缺乏建設經濟特區的經驗,一開始定位太高,政策和法律又不能及時到位,後又出現了開發思路不明確、政策反覆無常、管理機構不健全等問題,致使經濟區的建設一直處於由各開發商自行規劃、開發的分散局面,總體進展較為緩慢。
2002年6月,埃及政府正式頒布了“經濟特區法”,將蘇伊士灣西北經濟區定位為經濟特區。2003年埃政府在總結前幾年實踐結果和學習中國建設開發區經驗的基礎上,調整思路,正式決定將縮小經濟區面積,新設立經濟區管理機構和經濟區開發控股公司,制定統一的經濟區發展規劃,並擬建立5平方公里示範區實施滾動開發。
2004年1月胡錦濤主席訪問埃及期間,中國商務部與蘇伊士經濟區管理機構簽署了關於中埃雙方加強在埃及蘇伊士灣西北經濟區投資合作的諒解備忘錄。此後,中埃雙方建立了聯合工作機制,進一步推動中國企業到經濟區投資。
2004年12月,商務部薄熙來部長率大型經貿代表團訪埃,中埃雙方就在新形勢下進一步加強在蘇伊士經濟區的合作達成共識,雙方同意繼續大力鼓勵中國企業到經濟區開展投資合作,並繼續對入駐經濟區的中資項目給與政策支持。

經濟區概況

基本情況

原面積233平方公里,分為13個區塊,其中4個區塊已由不同的開發公司分別購買進行開發。(以開羅——因蘇哈那公路為界,南部89平方公里分為4個區塊,北部144平方公里分為9個區塊)
近期埃方決定將經濟區面積縮減到92平方公里左右(南部約50平方公里,北部約42平方公里)。保留現有的開發公司,在已購土地上保持按照1997年8號投資保護與鼓勵法進行經營。制定統一的經濟區發展規劃,劃定區塊按照2002年83號經濟特區法進行經營,新設立經濟區管理機構和經濟區開發控股公司,提供“一站式服務”。

優勢與不足

蘇伊士經濟區的優勢在於埃及政府重視發展經濟區,所制定的經濟特區法為出口型工業企業提供了優惠的政策待遇,經濟區地處亞非歐三大洲連線處,交通便利,能源價格便宜,人力資源豐富,具備一些礦產資源,並可以利用埃及與多個國家簽訂的優惠貿易安排進行出口。不足之處在於經濟區到目前為止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尚不完善,城市依託性較差;經濟特區法尚未實施,經濟區管理機構尚未完全正常運行。

在經濟區投資項目建議

在經濟區投資要注意充分利用當地資源,選擇符合埃及國情、產品有技術含量,使用當地勞動力的適當規模項目,審慎選擇合作夥伴,以埃及為基地,將產品輻射到周邊國家市場。

經濟區現有的投資項目

截至2005年1月,經濟區共有12個投資項目,主要包括:
1、一號區塊
化肥項目:埃及和美國企業投資3.47億美元,年出口尿素能力240萬噸,價值1.4億美元,主要出口到澳大利亞。
電纜項目:中國電線電纜公司與埃及工程有限公司合資1400萬美元興建,中方占股25%,年產220千伏、66千伏以及中壓電纜3700公里,目前土建工程已完工,部分設備已安裝,近期將投產。
汽車配件項目:埃及企業投資興建,正在基建中。
2、二號區塊
瓷磚項目:埃及和美國美標集團合資2億美元建設,生產“美標”品牌的鋪地、鋪牆釉面磚及衛生潔具等。產品主要滿足埃國內需要,50%的產品出口到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
3、三號區塊
大理石加工項目:占地13萬平方米,由香港商人投資1500萬美元興建。主要利用當地豐富的大理石資源,進行粗分割加工後,出口到中國大陸,加工成各種精美的大理石製品,用於高檔賓館、飯店的牆壁和地面的裝修。目前每天向中國出口4-6個貨櫃。
標準廠房項目:占地7.6萬平方米,由埃中蘇伊士置業公司投資興建631.25萬美元興建。計畫修建4-6棟廠房,總面積2-3萬平方米,目前第一棟廠房(5000平方米)以及配套的投資服務中心等設施已建成。
瀝青混凝土和混凝土預製件生產項目:占地55萬餘平方米,由埃及阿拉伯承包商公司投資興建。為經濟區生產基礎設施建設所需的鋼筋混凝土預製件和瀝青混凝土。
白玫瑰針織服裝項目:天津白玫瑰針織有限責任公司與天津天紡進出口集團公司合資在3號區塊標準廠房廠區內興建的白玫瑰埃及針織服裝有限公司於2004年1月註冊成功,項目投資總額80萬美元,註冊資本50萬美元。年產60萬件高檔針織服裝,產品主要銷往歐盟和北美市場。目前已投產。
4、四號區塊
熱軋鋼板項目:由沙特、瑞典、德國等國企業出資6億美元興建,採用新型熱軋技術,生產工業用薄鋼板。號稱在世界上採用此種工藝生產熱軋鋼板的企業中排名第六。2004年2月正式開始生產,產品主要供出口。
造紙項目:一期工程由科威特企業投資1.3億美元興建,年產紙箱用紙6萬噸,已於2004年一季度建成投產。二期工程將於近期開工,主要生產出口用重磅紙箱,三期工程主要利用當地材料生產新聞用紙,預計全部三期工程總投資將達6.3億美元。
5、九號區塊
聚丙烯切片項目:由埃及石油公司等4家企業合資2.2億美元興建,購買美國杜邦公司的技術,由日本東洋尼龍公司承建。2003年正式投產,年產注塑級及纖維級聚丙烯切片16萬噸,主要供出口。
6、經濟特區(具體位置尚未確定)
無紡布項目:中國紡織機械(集團)有限公司投資總額1247萬美元,於2004年7月在經濟區註冊成立。目前正在落實項目用地。年產無紡布能力6000噸,銷往埃及及其以外市場。

經濟區周邊的基礎設施建設

自1997年以來,埃及政府在經濟區投入了大量資金,努力改善經濟區的外部環境,蘇伊士經濟區配套公共設施建設取得了較大進展,初步具備了接納投資者來區內投資的條件,為進一步開發建設奠定了基礎。

道路

從開羅到經濟區有兩條公路主幹線,一條為快速單向三車道封閉式公路,全長約160公里,車程約1個半小時;另一條從開羅經蘇伊士城通往經濟區的單向雙車道公路全長200公里,車程約2個半小時。

港口

經濟區東部僅2公里之遙的因蘇哈那港是埃及第三大港口,水深17米,可停靠15萬噸級貨船。年吞吐量100萬噸,可接納10萬個標準貨櫃。

供水

來自扎法拉那市的供水乾管已經通到經濟區,日供水量6萬噸。埃政府已於2003年與一家法國公司簽約,按照BOT方式修建一條向經濟區日供水20萬噸的供水乾管,並已於2004年上半年開始項目前期工作。

排水

經濟區目前尚未修建排水、排污設施。埃政府計畫在經濟區東部鋪設一條從蘇伊士城到因蘇哈那港的排水總乾管,並在港口南側海濱建設一座大型生活污水處理設施,以解決蘇伊士經濟區、因蘇哈那港和海濱旅遊度假村的生活污水排放問題。目前,項目的經濟論證已經完成,正在進行管網設計。

供電

1、埃政府已在經濟區南部修建了一座22萬伏變電站,並已投入使用。
2、埃政府採用BOT方式,在因蘇哈那港南部建設一座325*2兆瓦的發電站。一期工程已竣工,一台325兆瓦的發電機已經投入運行,另一台正待修建。
3、埃及政府在經濟區南部和北部分別設立了高壓電力開閉站,專為區內企業接通電力線路,區內企業需承擔接通從接電點至項目的電纜費用。

天然氣

埃政府已在經濟區東部鋪設了兩條天然氣輸送管道,並與國家供氣管網實行了聯網,在經濟區建有調壓站。

通訊

埃政府計畫在經濟區建設一座裝機容量為6000門固定電話的電話交換局,但尚未實施。

鐵路

埃政府投資修建了從蘇伊士城通向因蘇哈那港的單線鐵路,該鐵路從經濟區3、4號區塊東部通過,埃政府正在完善沿線站台、道口、信號、通訊等配套設施。

高架橋

為改善經濟區與港口的聯繫,便利經濟區貨物出入港口,埃及政府計畫在港口通往經濟區的公路與蘇伊士城至經濟區的公路交匯處修建一座高架橋,使經濟區進出港口的貨物可以毫無阻礙地通行。該項工程正在進行經濟可行性論證。

防洪設施

為防禦經濟區遭受四周高原區可能形成的洪水的襲擊,經政府組織,由蘇伊士經濟區各有關開發商共同投資,在經濟區周邊修建了防洪設施,目前工程已完工。

機場

埃政府正就在因蘇哈那興建機場進行論證,準備在該地區修建埃及最大的國際貨運機場。

中方參與建設的3號區塊情況

基本情況

位於經濟區南半部分,原面積21.85平方公里。東臨蘇伊士——扎法拉那公路,西以規劃的南北公路幹線為界,南北分別與2號、4號區塊相鄰,距離南部的卡達米——因蘇哈那公路不到3公里。地形平坦舒緩,絕大部分為荒漠。年平均氣溫22℃,氣候乾燥。
根據近年埃及政府對經濟區政策的調整,埃中合營公司已同意僅保留目前正在開發建設的6平方公里土地,將其餘部分退還給埃及政府。

開發模式

由埃中合營公司負責開發、建設、管理。自1998年起,按照中國開發區建設的做法,採取“整體規劃、合理布局、分期實施、滾動開發”的原則,在編制區塊整體規劃的基礎上,在東部設立起步區進行滾動開發。

基礎設施現狀

起步區總面積3.67平方公里。按照中方制訂的詳細規劃,目前已建設了公路、給水、排水、電力、通訊設施,平整區內土地,為進區投資企業提供了一定生產經營條件,並正在延伸開發2.25平方公里。(以下為當前價格,僅供參考)
1、平整土地
埃中合營公司已經將起步區內用於項目投資的大部分土地進行了初步平整。
2、供水
供應區內企業使用的水源已經從區外主幹管引進區內,3號區塊用水配額為每日1萬噸。起步區內供水管網已鋪設完畢,共鋪設各種管徑供水管道19560延米。總容積4000立方米的地下蓄水池一期工程1000立方米蓄水池已完工並投入使用,加壓提水泵站已完工。供水程式為:
-用戶向埃中合營公司提出用水申請,提出用水量。
-用戶交納接水設施費(關閉閥、減壓閥、水錶等)4萬埃鎊。
-按照提出的用水量一次性交納50埃鎊/立米的接水貼費。
-交納相當於三個月水費的供水保證金(供水契約終止後退回)。
-埃中合營公司開閘放水。
-三號區塊供水價格為2.8埃鎊/立米。供水價格會發生變化。水價中包括:自來水公司收費、供水成本、管理費、排污費(按供水量80%計算)。
3、排水工程
排水管道已全部鋪設完成,共鋪設排水管道17900延米。區內污水處理裝置已建設完畢並進行了設備調試,由於目前未有企業大規模入住,設備尚未投入使用。
(四)電力工程
接電工程已完工,共鋪設中壓供電線路16000延米,道路照明用低壓線路13000延米,樹立道路照明燈桿730根,總容量30兆瓦的開閉站設備已安裝完畢。為方便先期進區企業的建設,工地上預置了柴油發電機。供電程式為:
-用戶向埃中合營公司提出用電申請,提出用電量。
-用戶提供場地內變電站的位置及其設計圖,通過埃中合營公司交由埃及供電公司審核批准。自費建設變電站。然後由供電公司驗收。
-按照用電量一次性交納用電申請費65萬埃鎊/兆瓦。
-用戶一次性交齊供電設施費15萬埃鎊。
-供電公司批准後,埃中合營公司負責接通供電線路。
-根據埃及供電公司的規定,三號區塊供電價格如下:
用電量少於500千瓦的,電價為0.25埃鎊/度。
用電量超過500千瓦的,電價為0.2埃鎊/度。
(供電價格會發生變化。供電價格中包含供電公司收取的電費、供電線路的維護費、埃中合營公司的管理費)
(五)道路工程
為便利企業進區建設,埃中合營公司在區內已經鋪設了瀝青混凝土路面32000延米,形成了一個起步區環行邊界道路、東西橫貫起步區的主幹道,星羅棋布的支幹線道路相配合的區內道路網。
(六)通訊工程
總量為50門的首批電話線路已經接進3號區塊,可以提供給進區企業使用。區域內的通訊網路建設已鋪開。開通電話程式為:
-用戶向埃中合營公司提出安裝固定電話的申請。
-埃中合營公司代埃及通訊公司收取4500埃鎊/部的電話線路路由費。
-埃中合營公司向埃及通訊公司出具公文,證明用戶已經交納了電話線路由費。要求埃及通訊公司接通線路。
-埃及通訊公司收取7500埃鎊/部的電話初裝費。
-埃中合營公司負責將電話線路接到用戶。
(七)天然氣供應
用戶需通過埃中合營公司向埃及天然氣公司提出供氣申請,確定費用、協商管道鋪設辦法,由天然氣公司負責鋪設供氣管道,向用戶提供天然氣。
(八)為中方投資企業提供的標準廠房
2000年8月份,中埃合作在起步區開始建設一批通用型標準廠房和相應配套服務設施,為即將進區投資的企業提供生產經營場地和服務。標準廠房項目占地7.6萬平米,計畫建設4-6棟標準廠房,並配備全部配套公用設施,由埃中蘇伊士置業公司負責經營。第一棟標準廠房5000平米已經於2003年竣工,白玫瑰針織成衣項目已進駐。為使用標準廠房的企業提供綜合服務的投資服務中心工程已於2004年8月竣工,目前尚未開始使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