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來柱

蘆來柱

1958年蘆來柱山東老家黃河泛濫,父母一路逃荒到吉縣,生下他5個月時,母親離開人世。父親無奈將他送給太度村蘆國太、蘆紅英夫婦撫養,當時,蘆姓夫婦還未曾生養,他們對這個從天而降的兒子視同己出,給他起名“來柱”,期望他長大成人後能頂門立戶。近些天,吉縣屯裡鎮太度村農民蘆來柱榮獲 “第四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的訊息像長了翅膀一樣,傳遍了吉縣城鄉。讓鄉親們沒想到的是,總是穿著舊衣褲、土裡土氣、走路瘸拐的蘆來柱,出了這么大的名。近年來,他已兩次站在領獎台,一次是去年11月在“臨汾市第二屆十大道德楷模”表彰會上,一次是今年2月,在太原隆重舉行的“第四屆山西道德模範頒獎典禮”儀式上。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蘆來柱 蘆來柱

蘆來柱,男 , 漢族 ,1962 年 12 月生,中共黨員,山西省臨汾市吉縣屯裡鎮太度村村民。2013年第四屆全國道德模範評選——全國誠實守信模範候選人。

主要事跡

幾十年來,蘆來柱把“遵守諾言,恪守信用”當作做人根本和做事準則,悉心照料養父母和一同長大的弟妹;對待 42 歲時組成的家庭,他信守承諾,盡心操持;對待工作和人際交往,他更是里表如一,有諾必踐。

蘆來柱老家在山東,因黃河泛濫,父母逃荒到吉縣。他出世 5 個月時母親病逝,生父把他送給老鄉蘆家夫婦撫養。當時,蘆家生活困難,對來柱視如己出,悉心照料。

養父母的恩德,在來柱幼小心靈里深深紮下了根。當他長大知道自己身世後感激涕零,決心終身報答養父母恩情。他大弟娶媳婦那天,蘆氏夫妻對孩子們隨意說:“娃們長大,我們就老了,往後指望誰呀?”蘆來柱笑說:“爹,娘,二老的恩情,我要報答。”來柱這句話,竟成為他一生踐行的千鈞之諾!養父母年老體弱後,他不僅伺候,還要種地、劈柴、挑水,供養五個弟弟、妹妹上學。

遠在山東的同胞哥哥得知來柱的艱難,把他叫回到山東。大家拉住他的手苦苦勸他留下,承諾給他娶個媳婦,幫他找份穩定的工作。一邊是患病在身、生活困難的養父母,一邊是條件優越、難割難捨的骨肉之情,如何選擇?蘆來柱卻說:“不,我不能拋開救了我生命的養父母,他們老了,身患疾病,弟妹都還小,我還要為二老養老送終,照顧幾個弟妹呢!”他告別親人,回到養父母的病床前。養父因胃出血生命垂危,他背著父親進醫院,上廁所,伺候床前。餵飯時,父親大口嘔吐,他親手擦拭乾淨。那幾年,他家裡、地里、醫院裡幾頭忙,看病、花錢、伺候老人一肩挑,他頂起了家庭的重擔,也扛起了家人的希望。

蘆來柱為報答養父母的恩德,幫助五個弟妹一個個結婚成家後,直到 42 歲才與已有一雙兒女的寡婦劉金枝結婚。他婚前承諾:繼續照顧蘆家父母,並要對待劉金枝的兩個孩子如同親生。蘆來柱說到做到。靠打工,勤儉節約,供女兒上了中專,兒子上完職高上電大,兒女們都找到稱心的工作。

蘆來柱對鄉鄰、對工友、對社會,都是赤誠相待。無論走到哪,人們都稱他是“靠得住的人。”在村里,誰家有事他就幫忙,答應鄉親們的事,他都一一兌現。在外打工,來柱參加造林專業隊 20 多年,踏實苦幹,大家推他當了工隊長。他也和大夥一樣,挖田整地,栽樹澆水,而領報酬和大家一樣,從不計較。蘆來柱工隊所造的林,質量好,成活率最高,被民眾譽為“誠信工隊”。

蘆來柱獲得臨汾市第二屆十大道德楷模、山西省第四屆道德模範等榮譽稱號。

媒體報導

“付出明星”蘆來柱(圖)

吉縣屯裡鎮太度村農民蘆來柱誠信做人數十年,前不久榮獲“第四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在當地再次傳為美談——

近些天,吉縣屯裡鎮太度村農民蘆來柱榮獲 “第四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的訊息像長了翅膀一樣,傳遍了吉縣城鄉。讓鄉親們沒想到的是,總是穿著舊衣褲、土裡土氣、走路瘸拐的蘆來柱,出了這么大的名。近年來,他已兩次站在領獎台,一次是去年11月在“臨汾市第二屆十大道德楷模”表彰會上,一次是今年2月,在太原隆重舉行的“第四屆山西道德模範頒獎典禮”儀式上。如今,他又成為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獲得者,規格更高了。這位向家庭付出、向村民付出、向社會付出,被譽為“付出明星”的普通農民蘆來柱榮譽背後,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有什麼故事,筆者近期對他進行了專訪。

童年坎坷嘗過辛酸嘗過愛

1958年蘆來柱山東老家黃河泛濫,父母一路逃荒到吉縣,生下他5個月時,母親離開人世。父親無奈將他送給太度村蘆國太、蘆紅英夫婦撫養,當時,蘆姓夫婦還未曾生養,他們對這個從天而降的兒子視同己出,給他起名“來柱”,期望他長大成人後能頂門立戶。儘管生活貧困,但養父養母總是省吃儉用,有好吃的全給來柱。之後,蘆姓夫婦又相繼生了幾個孩子,有了親生孩子,這對善良的夫婦對來柱始終如一,傾注了特別的關愛,不讓他受一點委屈。

蘆來柱背著養父出門看病 蘆來柱背著養父出門看病

蘆來柱8歲那年,親生父親不顧來柱的反對,硬把他領回了自己家。生活環境的改變,讓來柱吃了不少苦,並身患疾病。3年後他又回到了吉縣。養父母當時已經育有3個親生孩子,家裡的經濟也十分困難,然而,熱情純樸的蘆家父母並未嫌棄這個已經不再健康的大兒子,還是像以往一樣真心待他,還送他上了村裡的國小。

“在我吉縣的家裡,養父養母對我極其疼愛。有好吃的、好用的都是先給我,家裡再困難也沒有讓我餓過肚子。全家人都不把我當外人。弟弟妹妹都很尊敬我,在吉縣家中,我絲毫沒有寄人籬下的感覺……”蘆來柱告訴筆者。

後來山東的親人們多次捎信、發電報、打電話,讓來柱回家探親。1997年,來柱終於再次踏上了老家的土地。山東這邊的生活條件比吉縣好得多,哥哥姐姐們又給他安排工作,又給他張羅婚事,希望他能幸福地生活在身邊。但蘆來柱說:“雖然山東的家庭條件樣樣都比養父母家好,可是,養父母在那么困難的情況下養育了我,待我和親生的沒啥區別,如今,他們年紀大了,需要人照顧了,在這時候我為了自己的幸福離開他們,他們該多傷心啊!我心裡過意不去,我捨不得離開他們,和他們在一起,我心裡踏實,再苦也不覺得。”

就這樣,蘆來柱離開了山東,回到養父母和弟妹們身邊,餵牛、放羊、乾農活,呼吸吉縣的空氣,蘆來柱感覺心裡特別快活。

盡己所能扛起家庭重擔

“我哥對父母比我們還親。”蘆來柱吉縣的弟弟坦率承認。的確,弟妹們記得,1998年,父親因為胃出血生命垂危,弟弟妹妹們慌了神,急得直哭,蘆來柱背著父親到醫院,侍奉床前,端水餵飯。父親大口嘔吐,他擦拭乾淨;父親要上廁所,他不離左右。那幾年,蘆家人口多,生活特別困難,當時看病、侍候老人都由他負擔;苦活和累活都由他扛著。忙了家裡忙地里,來柱幾乎沒有時間想自己。

男大當婚,父母開始給來柱張羅著說媳婦了,可是,由於一些意外原因,蘆來柱放棄了姻緣。大弟弟只小他3歲,弟弟妹妹們一個個緊跟著都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這時,作為長兄的蘆來柱時時操心著他們的婚事,儘量多掙錢,讓父母卸下心理包袱。為此,他不遺餘力地揮灑著自己的汗水,把掙來的每分錢都用於這個養育他的家庭,幫助5個弟弟妹妹先後成了家。蘆來柱還與父母生活在一起,他幾乎不再考慮自己的婚事,一心侍奉父母。

蘆來柱對父母的孝順,村里左鄰右舍看得最清,父母心中也有數。在村里人的眼裡,蘆來柱是一個大孝子。雖然弟妹不少,可是,父母頭疼腦熱,家裡的油鹽醬醋尤其是給年近八旬的父親請醫問藥等事,都是來柱一手操辦。

說起抱養的蘆來柱,母親蘆紅英忍不住淚水漣漣:我這個兒子真的太好了,從小就特別懂事,沒事就幹活,家裡燒的柴禾我們從來沒有操心過。他弟弟們的婚事比我們操心都多。如今,我們老了,他總是什麼事情都能想到。只要他在家,幾乎天天幫我們幹活、拾柴,比我的親生兒子都貼心,家裡啥都不缺,他看到少什麼就給我們添什麼,外面有什麼好吃的就買什麼,好多別人沒有吃過的稀罕東西我們都吃過。我們的生活就在他心裡裝著,估摸著家裡沒啥了他就會及時送來,尤其是藥,從來沒有推遲過。可是,他對自己總是捨不得。他有大骨節病,他身上很多關鍵的骨節都有點變形,走路不利索,胳膊也伸不直,給生活帶來了很多困難,幹活時全身的關節都疼,可他總是捨不得給自己買藥。我們也勸他,他總說不怕。我來柱就是這樣的人,寧肯苦自己,不願苦別人,寧肯自己做難,也不讓別人受屈。我覺得,四鄰八鄉都沒有這樣的好孩子……

蘆來柱是大家公認的好人、老實人,他的婚事成了大家的事,很多親人、鄰居、領導、工友對他的事極其上心,每次有人給他介紹對象,無論什麼時候,無論什麼地方,大家都會想方設法找專車將蘆來柱送去相親。可是,由於太久沒有接觸感情的緣故,抑或是因為長年在山裡勞作,蘆來柱變得十分內向、羞赧,他總是不敢抬頭說話,因此錯過了很多姻緣。

2004年,蘆來柱早已過了不惑之年。妹妹給他介紹和自己在一起打工的同事,希望哥哥頭疼腦熱時有人照顧,在弟弟妹妹的極力撮合下,蘆來柱與本村寡婦劉金枝結婚。妻子的前夫由於重病去世,留下十幾歲的兒女,蘆來柱對他們視如己出,全心全意地照顧。他在外掙的錢,捨不得花在自己身上,幾乎全部用來貼補家用。

有好朋友們勸他,好歹給自己留點體己錢,最好再要一個自己的孩子。可是蘆來柱不為所動地說:我自己就是領養的,和養父母不是一樣親嗎?只要我對孩子們好,孩子們也會對我好,和親生的沒有區別,也可以給我養老。”以一份慈父之愛,蘆來柱供女兒上高中上大專,供兒子上職高上電大,如今,兒女們都有了自己的工作。蘆來柱說:“看著他們過得好,我才覺得高興。”

為了讓妻兒過上幸福生活,蘆來柱用打工賺來的錢,給家裡蓋了4間平房。在這個不大的小院中,最顯眼的是一摞摞擺放整整齊齊的柴禾,夠用一年了,可以看出他對這個家的愛。

誠信待人受人擁戴當隊長

蘆來柱不僅對家人抱誠守信,對鄉鄰、對工友也實心實意,赤誠相待,無論走到哪裡,都被大家稱為“靠得住的人”。

蘆來柱在護林 蘆來柱在護林

為了增加收入,早些年蘆來柱就跟別人進當時的公社造林專業隊幹活。由於工作表現突出,總是保質保量地完成任務,1990年,蘆來柱被大家推選為小隊長,手下帶領幾十人的隊伍在山裡植樹造林,不管在哪裡幹活,他都和大家一樣,甚至比大家幹得更多,哪裡的坑最難挖,他就挖哪裡,哪裡的坡最陡,他就上哪裡,從不多拿一分錢。同時,作為隊長,他還擔負著質量檢查任務,每次都親自驗工,一絲不苟。

從2000年開始,作為隊長,蘆來柱領到了林業局發的補助金。這幾千元錢對於這些受苦的人來說,可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可是,這筆錢在蘆來柱的口袋裡還沒有暖熱乎,他就都貼到了大夥的一伙食中,為了大家有活乾,幹得好,他用自己的錢給大家買肉買菜補充營養。

他說,我們都是一個村子的,大家跟著我,我不能讓他們吃得不好。大家吃得好,幹活才更有勁。

從1981年至今,蘆來柱的造林工隊跑遍了全縣所有的鄉鎮,植樹約2200萬株,所造的林木,標準高、質量好、成活率最高,在林業局是公認的“放心工隊”,不愁攬不下活。就在筆者這次採訪他時,蘆來柱正在壺口瀑布岸邊的山頭上栽樹。那份認真細緻勁,真讓人感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