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水豆芽

藥水豆芽

藥水豆芽是指,不法商家在豆芽生長過程中,違規添加漂白劑、防腐劑、無根劑、催長劑等有毒物質。這些添加劑及化學藥品,對人體肝臟和腸胃帶來極大危害,長期食用會造成多種癌變的可能。

簡介

近日,記者探訪北京大興區一家非法豆芽生產“基地”,產自這裡的豆芽銷往北京各大批發市場及河北、山東等地,日銷量高達20噸左右,月銷售量超過百萬元。這些表面光鮮的豆芽背後卻暗藏危害,北京市食品藥品稽查總隊對該“基地”進行了突擊檢查,“基地”用於生產豆芽的綠豆和黃豆,均檢測出不能用於食品的添加劑。違禁成分超標200餘倍。目前,該“基地”及所涉新發地批發商攤位均已停業。藥水豆芽

市場上出售的豆芽,大多出自市郊的小作坊。在豆芽生長過程中,違規添加漂白劑防腐劑、無根劑、催長劑等情況非常普遍。如果按原始的作法,小作坊根本不能生產出大量豆芽。不放藥,豆芽就長不快;有時一根豆芽爛了,整缸豆芽就會爛。所以,噴藥促長和滅菌是作坊生產的正常工序。豆芽的培育主要包括浸泡、孵化、清洗三個環節。在每個環節,都會加入藥水。那些豆芽添加了藥物,不僅賣相好,而且增重,比正規豆芽一斤多生產出4斤左右。

工序

培育豆芽的第一道工序是將綠豆、黃豆放在水中浸泡,浸泡時要加入防腐劑,主要作用是殺菌,防止豆子腐爛。

第二道工序是將豆子放在大桶里孵化。此階段首先要放一種名叫生長激素的藥劑,目的是讓豆子儘快發芽,讓芽體長得高、粗。如果不加這種生長素,一斤豆子孵出的豆芽不會超過10斤。加了生長素,能孵出13-14斤。此外,還要加入一種名叫無根劑的藥水,其作用是讓豆芽只長莖、不長根。

豆芽孵好後,還需要清洗。因為在孵化過程中,有些豆芽會變色。清洗時水中要加入漂白劑,有時叫亮白劑。用漂白水漂一漂,豆芽就會變得又白又亮,光鮮好看。有時還用一種名叫保險粉的東西,能讓豆芽白亮且放置時間長。

危害

添加劑添加劑

華中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院長熊善柏說,無根豆芽素(無根劑)、植物生長調節劑、增粗劑等添加劑均屬激素類,使用不能過量。如果超標使用,長期食用肯定會危及健康。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教授胡小松介紹,在豆芽的生產過程中,工人往裡面加各種藥粉,像增白劑、無根素、增長素等等,這些藥粉在給豆芽廠商帶來暴利的同時,給消費者帶來了不安全。

保險粉並不保險。保險粉的連二亞硫酸鈉含量是18%,這種產品是工業級的,對人體是非常可怕的,可能會影響消費者的視力、肝臟和腸胃,長期食用會造成多種癌變的可能。

監管

監管真空

藥水豆芽藥水豆芽

由於豆芽的生產既可歸為農產品的生產環節,也可被認為是加工環節,監管涉及農林、質監、工商等多個部門,而根據當前法規,政府部門對食品衛生進行分段監管,因此豆芽生產最終成了監管的“真空”。

根據《食品安全法》=分段管理為主、品種管理為輔的體制,豆芽生產應該歸質監和工商部門管理。但質量技術監督局相關人士表示,一是該局沒有豆芽的相關標準,二是國家規定質監負責食品生產領域,豆芽問題應該由工商部門管理。武漢市工商局一位人士則回答,工商負責食品流通領域,如超市、商場、農貿市場,豆芽應該歸農業部門管。武漢市農業局相關人士說,農業部門負責管理生產基地產出的農產品,及檢測流通過程中的農產品,豆芽不在他們的管理範圍。

成都出台質量標準

放心豆芽正在北京、成都、南京、鄭州等城市大面積推開,寧波市場上的九成豆芽已實現標準化生產。尤其是成都,為嚴防“藥水豆芽”,已把豆芽納入QS準入範圍。2009年年初,成都市質監局對外發布了國內首個豆芽製品生產管理標準《其他蔬菜製品生產許可證審查細則》,第一次給豆芽產品戴上“緊箍咒”。

該《細則》對豆芽原料選擇、制發、清洗、包裝等7個生產環節的全過程都有嚴格控制。細則規定,生產豆芽禁止使用一切農藥、化肥、植物生長調節劑抗生素以及食品添加劑。生產場地內,不得使用其它化學藥劑滅菌、蟲、鼠和蟑螂。同時需用專用的保溫廂式車運輸,做到專車專用。滅菌要使用紫外線殺菌燈,不能用其它化學藥劑。生產場地應由專人管理,嚴格禁止閒雜人員進入生產區,減少病菌污染。豆芽出現爛芽時,應將容器內豆芽全部銷毀。

成都市質監局還公布了《豆芽生產許可證審查細則》,規定在2009年3月1日起,對該市豆芽實行市場準入制,生產企業必須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在銷售終端銷售的豆製品必須在外包裝上加貼QS食品安全標誌,否則禁止銷售。

成都市通過一系列的措施,有效避免了“藥水豆芽”流入成都。加貼了QS食品安全標示的豆芽,價格和以前差不多,且最高限價1.5元/斤,非常受市民歡迎。成都市執法部門也加大打擊力度,查處無生產資格的小作坊和家庭式生產作坊,禁止售賣“藥水豆芽”,確保了放心豆芽全面覆蓋農貿市場。

查獲

蘇州

藥水豆芽藥水豆芽

2011年5月,蘇州市金閶區食安委聯合衛生、公安、工商等部門,一連端掉了4個無證照豆芽小作坊,共發現“藥水豆芽”近4000斤,沒收來路不明的添加劑70多公斤。

據參與檢查的蘇州金閶區衛生監督所副所長顧勤明介紹,4月末,根據前期排查,他們鎖定了位於金閶區申莊村和新漁村的4個無證照豆芽作坊,這4個作坊都是在民宅空地上用破木板、破布搭建起的臨時大棚,在裡面進行“豆芽生產”。

這4個豆芽作坊生產環境都非常髒亂,裡面污水橫流,密不透光,充斥著刺鼻的臭氣。檢查人員不得不掩鼻進入查看,只見每個大棚里都排滿了四五十個齊腰高、直徑近1米的大塑膠桶,裡面長滿了一叢叢又粗又白的豆芽。為減少生產成本,這些豆芽均使用井水澆灌,為保證室內的恆溫,他們一般會在屋子內燃燒煤爐。顧勤明說,雖然上述作坊多屬於夫妻店,一般只有兩三個人打理,但一個作坊一天豆芽的產量可以達到2000斤左右。

在上述4家豆芽作坊的角落裡,檢查人員都發現了大量小袋包裝的“無根豆芽調節劑”、“豆芽亮白劑”、“豆芽激素”、“保險粉”等添加劑。“這些添加劑的包裝外殼除了名字以外,生產廠家、重量、成分等什麼也沒有,全部來路不明。”

經過檢查人員的現場調查,4家豆芽作坊使用的這些添加劑都是從蘇州當地的一些批發市場購得,也有從外地郵寄過來的。其中,“豆芽激素”等可加速豆芽生長,一般需要7至10天長成的豆芽,使用激素後四五天內即可成熟。“豆芽亮白劑”、“保險粉”則用來對豆芽進行漂白。加入“無根豆芽調節劑”,具有防腐防爛作用。

在一家豆芽作坊的後門,檢查人員還發現了一口盛滿乳白色液體的大缸,臭味刺鼻。當時作坊老闆稱這口缸里加入了增白劑,豆芽長成後,經過這口缸的涮洗便可以正式上市了。

北京

2014年11月,媒體曝光了北京大興區一家非法豆芽生產“基地”,產自這裡的豆芽銷往北京各大批發市場及河北、山東等地,日銷量高達20噸左右,月銷售量超過百萬元。這些表面光鮮的豆芽背後卻暗藏危害,北京市食品藥品稽查總隊對該“基地”進行了突擊檢查,“基地”用於生產豆芽的綠豆黃豆,均檢測出不能用於食品的添加劑。違禁成分超標200餘倍。該“基地”及所涉新發地批發商攤位均已停業。

甄別

藥水豆芽藥水豆芽

據無公害豆芽生產專家提醒,消費者購買豆芽時不要被豆芽漂亮的外表迷惑,要注意觀察以下幾點:

一看豆芽稈,自然培育的豆芽菜芽腳不軟、脆嫩、光澤白,而用食用添加劑的豆芽菜,芽稈粗壯發水,色澤灰白。

二看豆芽根,自然培育的豆芽菜,應該是會長根的,根鬚髮育良好,無爛根、爛尖現象。

三看豆粒,自然培育的豆芽,豆粒正常,而用化肥浸泡過的豆芽豆粒發藍。

四看折斷豆芽稈是否有水分冒出,無水分冒出的是自然培育的豆芽,有水分冒出的是用化肥浸泡過的豆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