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龍臥虎[成語]

藏龍臥虎[成語]

藏龍臥虎是個成語,意思是指隱藏著未被發現的人才,也指隱藏不露,深藏不露的人才。 出處:北周·庾信《同會河陽公新造山地聊得寓目》詩:“暗石疑藏虎,盤根似臥龍。” 同臥虎藏龍。

基本信息

發音

發音:cáng lóng wò hǔ

近義詞與反義詞

近義詞:潛龍伏虎。

反義詞:野無遺才、藏污納垢。

用法與示例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有不平常的人。

示例:在中州地面,四通八達,乃是~之地,英雄薈萃之區,非同小地方可比。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六章

相關來歷

庾信 庾信

北周·庾信《同會河陽公新造山地聊得寓目》詩:“暗石疑藏虎,盤根似臥龍。”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