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密筒

在小說中,主人公們試圖通過算出密碼打開藏密筒來獲得尋找聖杯的線索。 (在2006年根據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中,只出現了一個藏密筒。 藏密筒的工作原理跟腳踏車上的密碼鎖一樣,如果轉動圓盤並拼出正確的密碼,整個藏密筒就會打開。

藏密筒

藏密筒cryptex,又稱密碼筒)是美國作家丹·布朗在其2003年的小說《達文西密碼》中創造的一個新詞,指一種可攜帶的用來保存秘密信息的拱頂。這是一個由cryptology和codex組合而成的混成詞;“一個很貼切的名稱,這個裝置就是運用密碼術來保存那些寫在捲軸或codex上的信息的。”(小說第47章)-儘管事實上與捲起的“捲軸”相對,“codex”是現在稱之為“書”一詞的早期形態。小說中稱最初的設計來自李奧納多·達文西的秘密日記。事實上,並沒有任何關於他設計了這種裝置的記錄。
遵循"codex"的複數形態為"codices"的模式,"cryptex"的複數形態應為"cryptices"。但布朗在小說中使用了"cryptexes"這個形態。
在小說中,主人公們試圖通過算出密碼打開藏密筒來獲得尋找聖杯的線索。藏密筒共有兩個,一個藏在另一個中以提供額外的安全保障。(在2006年根據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中,只出現了一個藏密筒。密碼是小說中黑色藏密筒的密碼)
設計與功能 小說中出現的(第一個)藏密筒被描述成“一個光滑的石質圓筒,精緻的黃銅框裡緊密疊放著五個油炸圈餅大小的大理石圓盤”;圓筒的兩端也用大理石粘著,根本無法看到內部。每個圓盤上都雕刻著完整的26個字母,彼此轉動就可以拼出任何含有5個字母的單詞。
藏密筒的工作原理跟腳踏車上的密碼鎖一樣,如果轉動圓盤並拼出正確的密碼,整個藏密筒就會打開。(小說第47章)在藏密筒內部,秘密信息寫在一張很薄的莎草紙上,而莎草紙繞卷在一個裝滿醋的易碎的玻璃小瓶上。這樣當有人不知道密碼卻試圖強行打開藏密筒時,就會弄碎玻璃瓶,瓶里的醋就會迅速將莎草紙溶解,上面的信息也就無法獲知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