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月[龍蝦品種]

藍月[龍蝦品種]

藍月龍蝦英文名Cherax blue moon,其他名稱blue moon、nicht bekannt、Irian Jaya、藍月拉丁學名:Cherax sp.blue moon。

簡介

原產地:印度尼西亞、紐幾內亞

棲息地:森林溪、沼澤、湖泊

藍月龍蝦 藍月龍蝦

身長:15~20cm

壽命:3~4年

顏色:藍色、雙螯有白色月狀斑塊

食物:雜食性、可餵食蝦糧、水生植物、軟體生物、食腐、

飼養溫度:18℃到28℃

總硬度:5~22°dGH

酸鹼度(pH):7.0~8.5

飼養

原產地以食用為主,因顏色飽和美麗推廣於觀賞市場,最好單缸飼養,如需成對飼養,缸內請放置沉木、pvc管、竹炭桶、火山岩供其躲藏,以免脫殼受到同類攻擊,成蝦建議飼養缸體為1呎半~2呎空間,脫殼周期比其它同屬慢,此蝦攻擊性較強,會捕食同種與不同種比自身體型小的螯蝦,食物上較多元化水生植物肉類飼料均可,會受俗稱龍蝦瘟疫crayfish plague的Aphanomyces astaci水黴菌疾病感染,可使用抗細菌和antifungal熱帶魚藥物,做隔離與治療,劑量在5g/l的MgCl2.6H2O(鎂氯化物hexahydrate)為主,也可避免脫殼所發生的銹化、自斷雙螯等問題,可下些許粗鹽增加水中鹽分水質以高硬度為主,底材上建議使用珊瑚砂、大磯砂、火山岩,市場流通數相當普及,屬中價位具觀賞價值種類。

繁殖季節溫度

每年除春、夏季外均可交尾,5公分即可繁殖,6個月以上可達性成熟,交尾溫度在23℃~27℃最為適合,交尾後10~40天會出現抱卵跡象,9公分的母蝦抱卵數為150~200粒,抱卵數量依母蝦重量、環境、水質、體型等而定,最高紀錄可抱卵達400粒,孵化需30~50天,最佳水溫在23~24℃,雌蝦有帶幼蝦的習性,孵化後仔蝦會在母蝦泳足待上1~2星期,1~1.5公分後脫離母體,初生的仔蝦體色為淡藍偏白色可群養,直至2公分之後開始變為土黃褐色,3公分後開始顯現藍體色並須要開始隔離飼養,台灣2007~2008年均有少量交尾、抱卵、繁殖紀錄,但仍有許多相關技術有待突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