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田賦

藉田賦

潘岳、字安仁,世稱美男子潘安。城關鎮大潘莊人,西晉文學家。

藉田賦

潘岳、字安仁,世稱美男子潘安。城關鎮大潘莊人,西晉文學家。
潘岳自幼聰穎過人,鄉人稱為“奇童”。早年得到司空太尉賞識,薦舉為秀才。後任河陽(今河南孟縣)令,勤於政事,倡導人民多植果木,全縣林木叢叢,桃李處處,人稱“花縣”。後轉任懷縣(今河南武陟)令,勤政愛民,政績顯著,擢升尚書度支郎,又遷升廷尉評(掌管朝廷司法)。
晉武帝死後,惠帝繼位,外戚楊駿輔政,任潘岳為太傅主簿。惠帝之妻賈后與楊駿爭權,殺楊駿。潘岳被株連,貶為平民。後任長安令,繼而征補為博士。因母病,辭官奉親。居洛陽城南洛河旁,養花植柳,結廬閒居,駕車奉母悠遊,博得孝名。朝廷召潘岳入朝,任著作郎(編修國史),轉任散騎侍郎,後又升任給事黃門侍郎。
潘岳丰姿秀美,容貌出眾,少年居都城洛陽時,每乘車出遊,總有一些女子攜手繞車,投花擲果,以示愛慕之意,後人以“美男子”、“擲果潘郎”稱讚他。
與其叔潘勖、侄兒潘尼並稱文學史上的“三潘”,在文學方面的成就為後人稱道。他20歲作《藉田賦》以歌頌晉武帝司馬炎躬耕之事,詞藻清艷,聲震朝野,但也因此遭人排斥。《晉書·潘岳傳》中有:“岳美姿儀,辭藻絕麗,尤善哀誄之文”。他一生寫過許多好詩賦,其《西征賦》、《秋興賦》、《寡婦賦》、《閒居賦》、《悼亡詩》等都是詩賦中的名篇,至今仍為文學史家所重視。流傳後世的有《潘黃門集》。
堅信,一個人懷念另一個人的時候,應該是安靜的念想。這種力量往往瞬間可抵達白髮蒼蒼的彼岸。悼亡愛情不是比辭賦,不是把玩在手裡的錦繡文章。因此潘岳沒有元稹的耿切,沒有蘇軾的悲辛,亦沒有容若的纏綿。

潘岳悼亡猶費詞

然而這怪不得他。是六朝文風使然,綺麗空洞,徒飾增華。潘郎又是著名地辭藻鋪陳,長於陳設。初入仕途時就因作《藉田賦》稱頌晉武帝,馬屁拍得太精彩而遭老臣嫉恨,以致滯官不遷達十年之久。大凡有才能者,肯定會見嫉於當時。潘岳風采妙絕,眉目如畫,又能以時文感動當今聖上,司馬炎周圍那些容貌醜陋、心地齷齪的大臣們心中嫉恨也是尋常。
很多年後,他再入洛陽,一身傲骨已折。他已經學會了見風使舵,因和賈南風的外甥賈謐交好,加入二十四友,成為賈氏外戚集團的御用文人。史說他望塵而拜,我多是存疑。賈謐本就與他交好,他犯不著如此。若是說拜賈南風的母親我還相信,可是也沒那個必要。況且一個人再跌拓,基本的風骨還是在的。這多半是不喜潘岳的後人附會的。因為他曾替賈后作書陷害太子,致被滅族,這卻是真切的事情。
賈后無子。太子司馬遹是晉惠帝與宮女謝玫生的,或者直接就是晉武帝的兒子。不管是誰的種,賈后都不能容他。
某天晚上,賈后派人將太子灌醉,哄他抄寫一篇草書。這篇狂草,就出自潘岳的手筆。太子醉得七倒八歪,根本分辨不出寫的是什麼,只是迫於賈后淫威,照著筆畫胡亂抄了一遍。
然後,太子的墨寶經過一番幕後處理,筆畫該添的添,該模仿的模仿,總之是把它弄成一份謀反的罪證。而這位技術處理的“高人”,正是潘岳。他擅於模仿筆跡。
這是他一生乾過的最驚天動地的事。可惜賈后很快就敗亡了。時局變幻莫測,太子被廢后,“八王”中的第三位——趙王司馬倫發動兵變入宮,盡誅賈后黨羽。潘岳本是賈氏一黨,勢難倖免。更何況,他年少時曾數次折辱趙王親信的孫秀,如此,更是在劫難逃。
“以前的事,你還記得嗎?”他試探著問孫秀。
“藏在心中,沒有一刻忘記過。”孫秀冷笑著說。
潘岳黯然,自知難逃一死。不久他被“夷三族”,連累老母。臨刑前,他泣曰:“負阿母!”
我憐他這樣純孝的人。西晉的“八王之亂”本就是一筆糊塗爛賬,時局陰晴翻覆,士人只是政客手中的棋子。他是才子,更是掙扎在鏇渦里微不足道的籌碼,十年宦海沉浮,不得救贖。
魏晉雖好,卻是不屬於平民小吏的。不如當年在河陽縣安做縣令,也許生活會更簡單快樂一點。當年他在河陽縣種的桃花,現在也將開了吧?只是當年的檀郎,再也回不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