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龍加國家公園

薩龍加國家公園

薩龍加國家公園,位於薩伊的薩伊河中游。薩龍加國家公園面積3.6萬平方千米,是非洲最大的熱帶雨林保護區。公園只有水路與外界相通。公園分南、北兩部分,兩部分之間是一塊約40千米寬的中間地帶。由於無法通行,公園的有些地方還沒有開發。薩龍加國家公園為典型的大陸性赤道氣候,年平均氣溫25℃。公園西北部,河流寬闊、兩岸潮濕泥濘;東部山谷幽深,懸崖絕壁高達90米,絕壁下激流奔涌;南部地區有路易拉卡河、洛科羅河和魯克尼亞河等多條河流。薩龍加國家公園森林範圍較廣,其中包括幾處稀有原始植物群。北部是大片草原。南部植被種類比較多,有草地型林間空地。薩龍加國家公園棲息著矮猩猩、薩伊火雞,以及大象、非洲食魚鱷和紫羚羊等動物。其中最重要的動物是薩伊特有的矮猩猩。建立薩龍加國家公園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保護它們。

基本信息

介紹

薩龍加國家公園大猩猩被捕殺
中文名稱:薩龍加國家公園

英文名稱:Salonga National Park
編號:464-004
遴選標準:

1984年根據自然遺產遴選標準N(Ⅱ)(Ⅲ)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1999年被列入受到威脅的世界遺產名錄。

基本簡介

薩龍加國家公園薩龍加國家公園全貌

薩龍加國家公園地處民主剛果的剛果河(薩伊河)中游地區,公園占地36萬平方千米,這樣的占地面積在世界上首屈一指。是非洲最大的熱帶雨林保護區。公園內有大片的森林、豐富的動物資源,極具保護價值。薩龍加國家公園位於薩伊河中央盆地里,近乎與世隔絕,該地與外界唯有水路相通。

1970年11月30日第70-318號令,薩龍加公園升級為國家公園。薩龍加國家公園分為大小不相上下的兩個地區(南、北兩部分),兩部分之間是一塊約40千米寬的中間地帶。薩龍加國家公園是典型的大陸性赤道氣候,年平均氣溫為25攝氏度左右。公園西北部是寬闊的河流及具兩岸的潮濕地區;東部山谷較多且頗為幽深,有的懸崖絕壁高達90米,絕壁下激流洶湧澎湃,如萬馬奔騰;南部地區河流眾多,洛科羅河、路易拉卡河和魯克尼亞河等多條河流都在此經過。公園海拔自西向東由350米上升到700米,主要由三種地形構成:地勢較低的高原、河階及地勢較高的高原,每一種地形都有不同的植被與之對應。北部地區寬闊的河流沿西邊蜿蜒流過,兩岸是濕軟的沼澤;東邊的峽谷幽長深邃,河流在高達80米的懸崖下穿梭。南部地區有一個明顯的分水嶺。

地理位置

薩龍加國家公園大猩猩被捕殺
地處非洲中部。西北與剛果相鄰,北同中非共和國和蘇丹毗連,東與烏干達、盧安達、蒲隆地和坦尚尼亞接壤,南同尚比亞和安哥拉交界。有很短的海岸線,薩伊河(剛果河)由此流入大西洋。位於非洲中西部剛果河及其支流烏班吉河下游右岸,赤道橫貫中部,東、南兩面鄰剛果(金)、安哥拉,北接中非、喀麥隆,西連加彭,西南臨大西洋,海岸線長150多公里。東北部為海拔300米的平原,是剛果盆地的一部分,海拔300米左右,沼澤廣布;南部和西北部是高原,高度在500-1000米之間;西南部是沿海低地;高原同沿海低地之間為馬永貝山地。剛果河(薩伊河)及其支流烏班吉河的部分地段是同剛果金的界河。境內剛果河支流有桑加河、利夸拉河等,庫依路河單獨入海。南部屬熱帶草原氣候,中部、北部為熱帶雨林氣候,氣溫高,濕度大。年降水量1,200—1,600毫米。剛果河及其眾多支流和獨流入海的奎盧—尼阿里河構成稠密水網,富水力。森林占國土面積55%以上,盛產烏木、黑檀木等貴重木材。

資源氣候

薩龍加國家公園薩龍加國家公園叢林
薩龍加國家公園屬典型的赤道大陸氣候,天氣炎熱而潮濕。大部分地區年均降水量為2000毫米,南部地區的降水量稍低,為1800毫米,一年中只有6月~8月氣候略微乾燥些,空氣平均相對保濕率為86%,夜間甚至能達到水分的飽和。這裡很少有細雨濛濛的雨天,大都是傾盆而下的滂沱大雨。該地區的氣溫很穩定,白天平均30攝氏度,多見烏雲、霧氣和暴雨;夜間平均20攝氏度,天空一般很清澈。薩龍加國家公園森林覆蓋範圍比較廣,隨地形的不同植被構成也會有所變化,其中包括幾處稀有原始植物群。森林主要生長在沼澤、河邊和乾地上。河間的土地上生長的幾乎全是半落葉林,河岸上則是一些早生或成長期短的植物。北部是大片廣闊的草原(而非稀樹大草原),一望無際。公園南部有多種類型的植被,還有大面積的草地型林間空地;對薩龍加國家公園的植被構成研究甚少。薩龍加國家公園動物資源豐富,有矮猩猩、紫羚羊、大象、薩伊火雞、非洲食魚鱷魚等。其中最為重要的動物當屬薩伊所特有的矮猩猩,保護矮猩猩是建立薩龍加國家公園的主要目的。

但迄今為止,對於公園的動物構成也沒有系統地調查過,但可以肯定這裡有大多數森林動物物種。報導過的薩龍加國家公園裡的動物中,非洲小人猿可是個響噹噹的“人物”。它是薩伊特有的動物,但現已在公園北部地區絕跡,有訊息說南部地區或許還有。其它動物包括疣猴、褐色長尾猴、長尾穿山甲、樹生穿山甲、地面穿山甲、非洲象、河馬、豹、安哥拉貓鼬、剛果水麝貓、非洲金貓、大河豬、黃背小羚羊、Okapi、麝香鹿、非洲大羚羊、非洲水牛等等;鳥類則主要有:白鷺、黑鸛和薩伊孔雀;爬行動物以灣鱷居多。

現存問題

薩龍加國家公園薩龍加國家公園--河馬
形形色色的偷獵行為使得薩龍加國家公園裡的大象和灰色鸚鵡的數量急劇減少。日益膨脹的人口壓力、森林大火造成的生態破壞、人為伐木取火、退林以及養蜂采蜜對薩龍加國家公園的自然保護來說無疑雪上加霜,非洲小人猿也因此前途未卜。最令人憂心忡忡的是,這裡沒有足夠的管理設施以及受過專門培訓的人員和相應的開發計畫。公園裡的人們仍沿襲著祖輩古老的捕魚方式,緩衝地帶里也常見他們狩獵、採集的身影。當地的農作物主要包括樹薯、玉米、水稻及香蕉,為了提高當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政府鼓勵農民在緩衝地帶的村莊裡養殖灰鸚鵡。到薩龍加國家公園裡觀光的遊人寥寥無幾,主要是因為這裡旅遊基礎設施極端匱乏,旅遊路線更無從談起。對於薩龍加國家公園的全方位情況人們還知之甚少,但已計畫在此展開進一步的研究。該公園已被選入歐洲經濟委員會主辦的“中非森林生態保護工程”,希望該工程能對公園的治理及包括外圍地區的全面發展提供嶄新的契機。

評價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薩龍加國家公園是最大的熱帶雨林保留區,處在薩伊河流域的中心位置,是一個與世隔絕,只可從水路進入的地區。是當地許多瀕危物種的棲息地,如矮黑猩猩薩伊孔雀雨林象、一種吻部細長的或被稱為“假”鱷魚的動物。198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薩龍加國家公園作為自然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國外著名國家公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