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迦班禪

在文學上,薩迦班禪也十分有名,著名的《薩迦格言》就是他的作品。 有一次扎巴堅贊患病時,薩迦班智達一心一意地在身邊侍奉,使扎巴堅贊十分高興,為他傳授了甚深道上師瑜伽。 此後,薩迦班智達於七十歲時(1251)在涼州幻化寺示寂。

(藏 Sa-skya pan-chen;1182~1251)
西藏佛教薩迦派第四祖。又稱文殊薩迦班禪(H!jam-mgon Sa-skya pan!-chen)、薩迦班智達,略稱薩班。原名為貢噶堅贊(Kun-dgah! Rgyal-mts han),為薩欽第四子貝欽沃布(Dpal-chen hod-po)的長子。相傳一歲多時已能辨認梵文,又不待教導而能讀、寫中文與藏文云云。
師在年輕時隨其三伯父薩迦派大師札巴堅贊(Grags-pargyal-mtshan;1147~1216)出家,並繼任為薩迦寺寺主。二十三歲依喀且班欽·釋迦室利受比丘戒。由於學識豐富,被尊稱為精通五明的‘班智達’(pan!d!ita)。在佛學方面,他除了精通薩迦教法外,對噶當派、希解派的教法也有深刻的理解。據說當時有一批印度人,曾專程到西藏的吉隆與他進行辯論,最後失敗而出家,並信奉薩迦派。
在文學上,薩迦班禪也十分有名,著名的《薩迦格言》就是他的作品。該書是就藏族社會的倫理觀念所寫的一套處世格言,流傳很廣,對藏族文學形式的發展具有重大的影響。
薩迦班禪的年代正是蒙古族軍事力量在中國北方崛起的時期(十二至十三世紀)。西元1238年,成吉思汗之孫闊端領兵駐紮涼州(甘肅省武威縣),派大將多達那波領兵攻入西藏,一直打到藏北熱振寺。1244年,闊端採納多達那波的建議,邀請薩迦班禪到涼州,成為西藏宗教界領袖與蒙古王室成員建立直接聯繫的一個開端。據說,他曾治好闊端的病,深獲闊端的信服。此外,也曾寫信給西藏各地方勢力,勸說歸順蒙古,並代表西藏各地方勢力和蒙古洽談歸順事宜,為元代中央對西藏地方的行政管理奠定基礎。而在稍後成為元世祖忽必烈之帝師的八思巴,就是薩迦班禪的侄兒。
西元1251年,師示寂於涼州,年七十。平生著作甚豐,除上記《薩迦格言》外,尚有《能仁教理明釋》、《經義嘉言論》、《入聲明論》、《語門攝要》、《詩律花束》、《因明庫藏》、《醫論八支攝要》等,內容涉及宗教、邏輯(因明)、語言(聲明)、醫學、修辭、音韻、樂理等方面,範圍頗廣,後人將其著作收錄於《薩迦全書》中。
怙主薩迦班智達是扎巴堅贊的弟弟貝欽沃布的兒子,於陽水虎年的二月二十六日伴隨著河谷充滿彩虹和光明、眾多空行聚集降下花雨等許多奇異徵兆降生。出生後一年時,他就在地上書寫梵文天城體和瓦爾都體的字母,並念誦梵語,因此印度和西藏的語言和文字他都是天生就精通的。
他最初在扎巴堅贊的身前領受修梵行的居士戒,起名為貢噶堅贊,並依兩部儀律發菩提心,入喜金剛壇城領受灌頂和教誡,所以依次為他傳授三部戒律的根本上師是扎巴堅贊,同時扎巴堅贊還是薩迦班智達多次轉生中的善知識大德和本尊。當薩迦班智達到薩迦說法時,扎巴堅贊在空中顯現,並說︰‘你在世間二十五次轉生為人,都是精通五明的班智達,在這期間我都作你的上師,除了我之外,別人都不能調伏你。’薩迦班智達自己也說過︰‘聚集諸佛智慧的文殊菩薩,示現為善知識大德,為我撕破錯幻之網,並說今後長期之中,都要擔任我的上師,聽到空中傳來此語,我向上師您虔誠頂禮!’由此可見薩迦班智達在教法和世俗兩方面的事業都是扎巴堅贊親自安排的。
有一次扎巴堅贊患病時,薩迦班智達一心一意地在身邊侍奉,使扎巴堅贊十分高興,為他傳授了甚深道上師瑜伽。此後薩迦班智達親見扎巴堅贊為匯集諸佛本性的文殊菩薩。自己心中獲得正確領悟所有教法的智慧,外部表現為對五明學處全都無礙通達,生起破除一個辯難的無畏勇氣,能折服印度西藏各高傲之王,成為神、魔、人三者的統法者,同時能不受外界之干擾,長時間地入於三摩地。正是︰‘受到甚深道的護持時,明見上師為文殊菩薩,剎那間領悟全部教法,向上師你虔誠頂禮!’
薩迦班智達以說法、辯論、著述三者弘傳佛法的情形是︰他九歲時說《蓮花修行法》及密法等,十一歲說《喜金剛續第二品》及《平等攝持》,十二歲說《寶帳依怙》及文法,直至七十歲,他從未間斷講經說法。他十八歲時在夢中聽受化現為光明天神的阿闍黎世親以一夜當一個月地為他講解《俱舍論》一遍,醒來後對所有句義全部理解。他從喀且班欽聽受因明後,為報答上師傳經的恩德,每天講因明經典一次,一直到他六十三歲去漢地之前從不間斷。(中略)薩迦班智達又從班智達桑伽室利等人聽受因明、般若、聲明、修辭、音韻、藻詞、戲劇歌舞等學,抵達知識大海之彼岸。
薩迦班智達二十五歲時以喀且班欽、釋迦室利為親教師,以吉波勒巴為軌範師,以徐侖巴為密教師受具足戒,並從這些上師聽受廣大教法。當薩迦班智達的聲名廣泛傳布於東西印度之時,有措切噶哇等外道師忌妒難忍,前來與薩迦班智達辯論,在芒域的吉仲舉行了為期十三天的辯論,結果外道徒們失敗。文殊菩薩顯現在薩迦班智達的右手邊協助他辯論,此時措切噶哇說︰‘不是辯不過你,而是辯不過你右邊那個有紅黃色髮髻的人,因此你勝利了,我失敗了。’說完騰入空中準備逃走,吉祥成就者揮動旗幟,神幻之力將其從高空中拉回,在薩迦班智達的身前剪去髮辮出家,說︰‘直抵海洋的大地上,你是最殊勝的尊神。’措切噶哇他們出家時剪下的髮辮作為宣揚佛陀教法的勝利的標誌,直到現在仍懸掛在具吉祥薩迦寺的柱子上。正是︰‘駁倒一切惡論的進攻,鎮壓狂妄者們的傲慢,賢哲的聲名傳遍大地,向你無畏的勇士頂禮!’薩迦班智達正是這樣以講說的陽光照得眾生心智的蓮花開放,以驚雷一般的辯駁推倒惡論的山崖,利益佛陀的教法。
此外,他還以寶鬘一般的著作在大地各處完整地顯明佛陀的教法。(中略)此外,為了明確地解釋大乘的般若學,他寫了《顯明佛意》等無數論著。他是雪山環繞之地的具有精通五明學處的、無礙智慧的、最為尊勝的班智達。
大地之梵天成吉思汗,正如佛陀釋迦牟尼的教語中所說︰‘十方所有已經未來之佛,共同之道都是般若六度,對已入菩提道中的眾生,般若是他的明燈和導師。’以及‘無論是已逝去的佛陀,還是還未出世的佛陀,還是那些從涅槃中醒來,現今正住利眾之佛陀,以及他們所傳之佛法,都是人們敬奉之處所。因此對自己產生善願,同時對上師產生善願,即是對佛法生起思念,即應對佛法虔誠恭敬’、‘人生本是去來無定,閻羅不知何時降臨,你的壽命並非永固,國王陛下不要放逸。施捨錢財身體安泰,施捨肢體壽命堅固,錢財肢體乃至生命,全都拋棄以護佛法。’因為佛法乃是不斷出世的三世佛陀之精要,及獲得善業資糧的根本,無比尊貴的諸佛是恭敬信奉的對象,所以追隨印度和西藏諸位法王捨棄身體性命弘揚佛法的善規,尊重佛法,願供奉上師,如前所述曾致書於薩迦的貢噶寧布,拜其為師,請求護持,並請貢噶寧布偕其弟子前來蒙古地方弘傳佛法。
又如釋迦牟尼教語中所說︰‘解除眾生的各種苦難,供養和敬奉無比上師,如此行事就必獲善果,到達不老不死的聖地’、‘國王陛下,比丘僧伽具有無量教法,是布施的對象,受所有神和人的供養’,以及‘僧眾是產生善業的根本,供奉它的功德難以計量,即使輪迴結束,供奉僧伽的功德也不會結束,即使涅槃,供奉僧伽的功德也不會結束,因此不必供奉我而要供奉僧伽,供奉僧伽也即是供奉三寶’,成吉思汗對西藏的佛像、佛經、佛塔及僧眾奉獻了大供養。
為完成博格達皇帝增益政教的心愿,遵照他定的善規行事,成吉思汗的侄孫闊端汗也按照釋迦牟尼教語所說︰‘敬奉上師的善良弟子,時刻要依止賢哲上師,因為賢善功德由此生,因為上師傳授般若六度,必須依止上師奉行佛法,具足功德之佛陀如是說’、‘我以佛陀慧眼觀各方,充滿各種珍寶及如來,然而若不聽聞佛之法,彼土之人福德不會大。誰若想要深究佛法義,就應聽聞顯密各經典,如此才能增益大福德’,為獲得依止高僧大德的利樂及聽聞佛法的利樂,為迎請聲名遍布南贍部洲的怙主薩迦班智達前往蒙古地方弘揚佛法,派遣達爾罕太子多爾達為使臣帶來書信,信中說︰
‘皇帝聖旨里,曉諭薩迦班智達貢噶堅贊貝桑布之令旨。我為報答父母之恩德,需要有一供奉之對象,在選擇時選中了你,希望尊者你以教法及眾生的安樂為懷,不辭道路艱難前來此處。若是你以年邁為藉口(不來),難道不思以前釋迦牟尼為利益眾生無數次舍施身體之事?你若不來,難道不懼怕我派邊地大軍(前來)會傷害眾多生靈嗎?’
同時布施的禮物有硫磺色錦緞長坎肩等無數物品。薩迦班智達想起以前扎巴堅贊曾對他預言過︰
‘在你後半生時,在有三百六十種不同民族、說著七百二十種不同語言的北方的蒙古地方,將有一個名叫闊端的菩薩化身的國王派遣一個名叫多爾達的頭戴飛鷹帽、腳穿豬鼻靴的使者前來召請你,你應毫不遲疑地儘快前往,對佛陀教法及有情眾生將有無量利益。’
同時又想到佛陀所說︰
‘要想獲得利樂之人,應當利益三界眾生,將自己的全部善業,施捨給任何一個人。對於欲奉佛法之人,即使只念誦一首偈語,也會獲得殊勝的功德,由此解脫各種苦難。有人對恆河沙數佛陀,以七種珍寶供養,或以大喜樂心供養,有人對眾生布施偈頌,亦與以珍寶供佛相同。偈頌乃是慈悲所成就,其功德難量難以盡說,數量多寡其效用相同。’
因此執掌佛法者應心記在世界弘揚佛法的無量功德,故薩迦班智達於六十五歲的陽火馬年(1246)抵達涼州闊端的宮廷。
此時闊端汗去了蒙古地方,到羊年(1247)正月返回與薩迦班智達相見,商談許多教法及世俗事務。薩迦班智達向闊端傳授了大乘發心及喜金剛灌頂等許多深廣教法,使蒙古地方的眾生完成敬奉三寶等善業,拋棄許多惡業,皈依於佛陀的教法。此外,薩迦班智達還示現神變,在石頭上和沙地上留下手印和腳印,為該處加持。特別是當薩迦班智達思考創製蒙古文字之時,看見一個婦人舉著揉皮子所用的木齒,就仿照其形狀新創出文字。(中略)在七年之中建立了這些利益教法及眾生的功業。
薩迦班智達這樣在漢地和蒙古建立廣利佛法的功業的緣由,正如他自己所說︰‘我自己由於以往的一些業緣,將使教法之太陽在東方升起。’當扎巴堅贊住在絳地方的尼隆山洞中時,穿著蒙古服裝的騎士遮蓋大地一般湧來,侍從們不知發生了什麼事,那些人已全部進入扎巴堅贊所住山洞中,在他身前坐下,其中一個有碧玉髮髻、白螺牙齒的幼童站起來,將蒙古語翻譯成藏語,請求說︰‘我是蒙古的戰神白梵天神,請尊者你到蒙古地方去,利益所有神人。’扎巴堅贊說︰‘我已年邁,與你們蒙古沒有大的緣份。將來迎請我的侄子貢噶堅贊,才會有大益處。’此小兒譯成蒙古語,對蒙古眾人說了。這幼兒乃是乾達婆王念青唐拉,前來擔任翻譯。扎巴堅贊將內供的青稞以三字咒加持後灑向蒙古人,他們整夜像飲甘露一般吞下,並用蒙古語歌唱歡舞,到第二日天亮時才離去。
又有一次,當扎巴堅贊在恰隆金剛崖專心修行時,象鼻天豎起珊瑚做的梯子,將扎巴堅贊請到高空上,為他指點漢地和蒙古地方,並說這些地區都由你來教化,扎巴堅贊說︰‘我與蒙古的業緣不大,將來我的侄兒、文殊菩薩化身的貢噶堅贊會去教化這些地方。’由於這些安排,後來蒙古地方就成為怙主薩迦班智達伯侄教化的對象。
此後,薩迦班智達於七十歲時(1251)在涼州幻化寺示寂。他下一生投生為空行,此後投生為東印度穆穆尼王尼瑪多培之子,證得大部分悉地,此後逝往妙喜世界,轉生為智美貝而成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