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哈·哈帝

薩哈·哈帝

扎哈·哈迪德﹙阿拉伯語:زها حديد;英語:Zaha_Hadid;1950年10月31日-2016年3月31日﹚是一位知名的英國籍女建築師,也是2004年普立茲建築獎得主(第一位女性得主),出生於伊拉克的巴格達,現居於英國。

基本信息

大學

扎哈·哈迪德在大學本科階段在黎巴嫩就讀於數學系。1972年,她從黎巴嫩搬到英國,就讀英國倫敦建築聯盟學院後,才正式開始學習建築。1977年,取得碩士學位後,加入大都會建築事務所工作,並成為建築聯盟學院的老師。1980年,扎哈·哈迪德成立了自己的建築師事務所 。

直到1980年前,扎哈·哈迪德基本上以教職為重心發展,曾先後在紐約市哥倫比亞大學、波士頓的哈佛大學任教。

1983年後

1983年,扎哈·哈迪德的作品開始出現在重要國際建築競圖的入選者中,使她引起世人的注目,一開始是1983年香港的「峰」俱樂部(The Peak Club),接著是1986年柏林的Kufurstendamm購物街,都是一等優勝獎。然後是1989年杜賽道夫的藝術媒體中心和1994年的卡迪夫歌劇院。

她的設計才華也不僅止於建築,還包括了室內設計與產品設計,1985年,扎哈·哈迪德曾為倫敦Bitar品牌,設計過家具與室內裝飾。

其承接的建築案中,不少室內設計都出自哈帝之手,如在1982年獲得建築設計金獎的伊頓廣場公寓、1998年在東京設計的公寓、1990年在大阪設計的Folly等。1990年開始她也承接了不少的大型展場設計,如Gronningen的視覺藝術設計展館、1992年紐約所羅門·古根漢美術館的展覽。

1994年,扎哈·哈迪德獲得了英國威爾斯卡的夫灣歌劇院競圖方案的一等獎。但是,最終因卡的夫地方的反對而未能實現。

近期還有20000人座位的倫敦水上運動中心, 此水運中心是為2012年的夏季奧運場地。

建築作品

扎哈·哈迪德的建築設計風格有不少都帶有強烈的抽象感覺 。

•1994年:德國Weil am Rhein-Vitra Fire Station

•1998年:美國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羅森塔當代藝術中心

•2001年:法國斯特拉斯堡-Hoenheim-North Terminus & Car Park

•2002年:中國廣州市-廣州大劇院

•2002年:奧地利因斯布魯克-Bergisel 跳高滑雪場

•2005年:德國沃爾夫斯堡-斐諾科學中心(Phaeno Science Center)

•2005年:德國寶馬汽車公司中央大樓

•2005年:丹麥哥本哈根-奧德羅普格園林博物館(Ordrupgaard annexe)

•2007年:奧地利因斯布魯克-Nordkettenbahn 空中電車軌道

•2006年:西班牙 Haro, La Rioja—酒廠展館

•2010年:中國北京市朝陽區望京SOHO

•2011年:香港-香港理工大學Innovation Tower設計大樓

•2012年:中國北京市銀河SOHO

•2014年:南韓首爾市東大門設計中心

•2019年:日本東京國立霞丘陸上競技場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