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白三七雞肉湯

薤白三七雞肉湯

薤白三七雞肉湯是一款美味菜譜,屬於粵菜,主要原料有雞肉、薤白等,這道菜行氣消腫,通陽散結。痰(濕)瘀凝滯胸痹症,症見胸部隱痛或脅肋不適,喉中有痰(痰白),倦怠乏力等。

菜譜名稱

薤白三七雞肉湯

所屬菜系粵菜
所屬類型親親靚湯
基本特點行氣消腫,通陽散結。痰(濕)瘀凝滯胸痹症,症見胸部隱痛或脅肋不適,喉中有痰(痰白),倦怠乏力等。亦可用於冠心病、高脂血壓、胸膜炎、肋間神經痛、非化膿性肋軟骨炎、胸部撞傷等屬於痰(濕)瘀凝滯胸部見有上症者。
基本材料雞肉(連骨)500克,薤白60克,陳皮6克,三七12克,生薑、紅棗、米酒適量。

做法

(1)三七洗淨,打碎成小粒狀,雞肉洗淨,切塊;陳皮水浸洗淨;薤白除去根須,洗淨,生薑,紅棗(去核)洗淨。
(2)把三七、雞肉、陳皮、生薑、紅棗放入開水鍋內,武火煮沸後,文火煲2小時,放入薤白再煮沸片刻,調味,放入米酒攪勻。

說明

本湯實為《金匱要略》瓜蔞薤白白酒湯化裁而成。盪中薤白為百合科草本植物小根蒜和薤的地下鱗莖,廣東人稱之為晶(上加草花頭)頭,其含有大蒜氨酸、甲基大蒜氨酸、大蒜糖等,性味辛酸苦溫,功能下氣導滯、通陽散結,並能健胃消食,是胸痹症較為理想的保健食品。陳皮辛行溫通、芳香醒胃,既能燥濕化痰,又能健脾和胃,配伍薤白則可曾強祛濕消滯之力。三七性味甘微苦微濕,《本草綱目拾遣》曾云:”人參補氣血第一,三七補氣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本品既能補血生血,又能活血止痛,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方面有較高的價值。米酒行周身之氣血,故亦用之以加強薤白行通陽之力。合而為湯,使胸中陽氣宜通,痰(濕)瘀消散,氣機舒暢,則胸痹諸症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