蕹菜根腐病

蕹菜根腐病,初發病時植株稍萎蔫,檢視根莖部變為褐色至黑褐色略凹陷,表皮呈濕腐狀,濕度大時病部生出稀疏的稍帶粉紅色的霉狀物,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嚴重株經半個月左右即枯死。

基本信息

中文名:蕹菜根腐病
英文名:Water spinach Fusarium root rot
病原中文名:腐皮鐮孢
病原拉丁學名:Fusarium solani(Mart.)App. et Wollenw.
病原分類地位:半知菌亞門
病害類型:真菌
主要危害作物:蕹菜
主要為害部位:根莖部

為害症狀

苗期、成株期均可發病,成株期發病較重。初發病時植株稍萎蔫,檢視根莖部變為褐色至黑褐色略凹陷,表皮呈濕腐狀,濕度大時病部生出稀疏的稍帶粉紅色的霉狀物,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嚴重株經半個月左右即枯死。

病原形態特徵

Fusarium solani(Mart.)App. et Wollenw. 稱腐皮鐮孢菌,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大型分生孢子紡錘形,稍彎曲,具3~5個隔膜,3隔膜者大小19~50×3.5~7微米;5隔膜的32~68×4~7微米。厚垣孢子頂生或間生,褐色,球形或洋梨形,單胞,大小8×8微米、雙胞的9~16×6~10微米。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以菌絲體、厚垣孢子或菌核在土壤中及病殘體上越冬。尤其厚垣孢子可在土中存活5~6年或長達10年,成為主要侵染源,病菌從根部傷口侵入,後在病部產生分生孢子,借雨水或灌溉水傳播蔓延,進行再侵染。高溫、高濕利其發病,連作地、低洼地、粘土地或下水頭髮病重。

防治方法

(1)選用耐寒和耐雨水的品種。有條件的與十字花科、百合科作物實行3年以上輪作。(2)採用高畦栽培,認真平整土地,防止大水漫灌及雨後田間積水,苗期發病要及時鬆土,增強土壤透氣性。(3)施用酵紊菌漚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的有機肥。使土壤有機質含量高於2%,適量施用化肥,防止土壤酸化,施用SH土壤添加物,如動物糞便、糠麩、鋸末、骨粉、餅肥、蔗渣、菇類堆肥、泥炭等可防止根腐病的發生。(4)科學管理水分,防止水分過多,過量,避免高濕條件出現,可減少發病。(5)用40%拌種雙粉劑每平方米8克處理土壤。(6)發病初期噴灑或澆灌50%甲基硫菌靈(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60%防霉寶超微可濕性粉劑800倍液、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采果前3天停止用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