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淑明

蕭淑明

瀘沽湖摩梭末代王妃一般指肖淑明。1927年出生於成都,幼年時隨父母遷居雅安,國小畢業後進入雅安明德女子中學就讀。她16歲時,瀘沽湖摩梭土司喇寶臣來雅安拜見當時的西康省主席劉文輝,請求劉文輝給點槍枝彈藥,並幫忙介紹一位才女做王妃。肖淑明便充當了現代的“王昭君”,充當了“和親”大使,經天全——瀘定——康定—木里,來到神秘的瀘沽湖,成了“女兒國”的王妃。

個人生平

肖淑明兄妹4人,兩個哥哥,一個妹妹。
當時,肖淑明的父親是二十四軍軍需處長,與當時的西康省主席、二十四軍軍長劉文輝交往甚深。1933年,劉文輝撤退到雅安,不久後,肖淑明一家也轉移到雅安。幼小的肖淑明插班到當時的雅安民仁國小上學,後來就讀雅安明德女子中學。長相漂亮的她,學習成績一直是全班第一名,又喜歡唱歌跳舞,同學背後稱她為“校花”“才女”。
初三那年,她的生活因為一個男人的出現被徹底打亂了。
此人是瀘沽湖摩梭“土知府”——土司喇寶臣。他來雅安拜見劉文輝匯報工作、贈送禮物的同時,還請求劉給他介紹一位知書達理、能幫助管理土司內務的女子做王妃。
劉文輝向土司喇寶臣介紹了才女肖淑明。結婚的日子定了下來,像往常一樣吃飯上學的肖淑明卻還蒙在鼓裡。
作為“漢摩和親”的新娘,16歲的肖淑明坐滑竿、騎馬,翻山涉水來到了瀘沽湖。隨肖淑明一起到達瀘沽湖的還有50套1至3年級的各科課本和一架雙鳳牌風琴。
到達瀘沽湖,肖淑明被改名“次爾直瑪”(摩梭語),很快她就適應了當地的生活。一年後,她已經會說一口好聽的摩梭話。“那時節,紅衣白裙,胯下青馬,左毛瑟,右左輪,斜背美國小卡賓。一槍甩出,三個野鴨落地”,就是她當年的形象。因此,她多次參與打擊土匪的行動。在瀘沽湖,她生下4個兒女,度過了幸福快樂的日子。
命運似乎喜歡捉弄人。1959年,肖淑明被劃為“剝削階級”而被捕,開始了長達8年的牢獄生活。直到1987年,她被摘掉帽子,恢復了名譽。

逝世時間

2008年10月30日,瀘沽湖“末代王妃”因為腦溢血平靜離去,享年81歲。一位神話般人物的離去,把讀者的記憶帶回到那震撼人心的風雨春秋。

媒體報導

2002年8月1號,被稱為摩梭“末代王妃”的肖淑明在自己居住的瀘沽湖畔表示,願意為瀘沽湖的旅遊作出自己的貢獻。
“女兒國”的傳奇人物肖淑明是漢族人,已經65歲了。她出生於成都,幼年隨父母遷居雅安。1943年,16歲肖淑明還在讀國中的時,就能歌善舞,多才多藝,曾被學校公認為才女、校花。當時,鹽源瀘沽湖摩梭人的土司喇寶臣來雅安拜見時任西康省省長的劉文輝,請求其給些槍枝彈藥,並幫忙介紹一位才女做王妃。肖淑明便充當了現代的“王昭君”,和親到了瀘沽湖,當上了摩梭王妃,幫助土司料理一切事務。
接受記者採訪時,肖淑明著彝族服裝,雖然年事已高,但步履仍穩健,臉上深深的皺紋掩飾不住這位老人昔日的風采。在攝像機、話筒面前,肖淑明顯得十分自然和默契,不時微笑著和記者合影留念。面對記者的提問,肖淑明侃侃而談,從自己出嫁到瀘沽湖一直談到自己成為王妃後的種種情況。
她說,在女兒國生活了50多年,瀘沽湖的山山水水都深深印在自己的腦海里,她為自己生活在美麗的瀘沽湖感到驕傲。瀘沽湖,還像當年那樣美麗,山青水秀,沒有一點污染,是個旅遊的好地方。
“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瀘沽湖不應該還是這么貧困。”這位把青春獻給瀘沽湖和摩梭人的老人心痛地說。“我願意為瀘沽湖的旅遊做貢獻,讓更多的人知道瀘沽湖,來瀘沽湖旅遊,也讓這些生活在瀘沽湖畔的摩梭人擺脫貧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