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宸捷

蕭宸捷

蕭宸捷,字俞聘,號筠洲,廣東大埔縣百侯鎮侯北上村《既勤堂》堂人,清粵東第一進士蕭翱材之侄,居堠北虎形嶂下《太史第》。為清代廣東大埔第一位翰林。

人物生平

蕭宸捷,字俞聘,號筠洲,白堠堠北寨背《既勤堂》堂人,清粵東第一進士蕭翱材之侄,居堠北虎形嶂下《太史第》。

蕭宸捷生而穎異,八歲能文,勤學強識,伯父蕭翱材深器之。康熙辛卯科中式第二名經魁舉人。之後宸捷隨福建提督學政在福建當差評閱試卷,所選拔皆名士。張為經深諳蕭宸捷品行和才學,離別時以 “端身凝璞玉,縱筆涌飛雲”之句贈別。

康熙戊戌年,宸捷登汪應銓榜進士,居二甲二十四名,入翰林院。辛丑年,升編修,充省方盛典纂修官。康熙皇帝問大學士張廷玉:廣東蕭宸捷為人如何?張答道: 學問人品俱佳。上曰:以科道用。不久皇上又有旨升部郎候補。候補期間蕭宸捷在史館,仍教讀如平常,不喜交接,不受請託。甲辰年冬,將補任郎中,不幸病故。 兵部題奏,奉旨給火牌勘合,沿途州縣供應夫馬護送蕭宸捷棺櫬回鄉。乙巳年夏,棺櫬抵達家鄉。任復為蕭宸捷作墓誌,比之黃乾、蔡元定。

在京期間,任蘭枝(主考官,後任禮部尚書)賜以蕭宸捷 “望重鈞衡”四個字。工部尚書王頊齡賜以 “翔步花磚”

史書記載

蕭宸捷,字俞聘,號筠洲,百侯人。父翽材,號鳴西,邑諸生。治家有法,和睦鄰里,年八十卒。宸捷幼聰穎,出語驚其長老,伯父翱材深異之。為諸生學使試輒冠軍。而數奇,棘闈不遇,友教四方。承其指授者多得雋以去。五十一始始於康熙五十年舉鄉試第二,五十七年成進士,時年已望六矣。改庶吉士。百侯之入翰林者自宸捷始。六十年授編修,充省方盛典纂修官。在館凡七年。雍正三年,朝廷以詞臣過多,升遷途壅,雍正詔“詮敘類分”。宸捷列府道用第六名引見。世宗顧問大學士張廷玉云:廣東蕭宸捷其人何如?張對曰:學問人品俱好。上曰:“如此以科道用可也”。旋有旨擢部郎候補,命未下,以疾卒於京邸。士大夫多惜之。宸捷生平孝友,氣度舂容。當百侯學風正盛之時,伯父翱材為名進士,姻戚如楊士薰、之徐、纘緒等父子祖孫皆篤守程朱之學,復以餘力治詩文,宸捷上下其間,互相砥礪,周規折矩,一準先民,淡泊寡營。其在館也不受請託,不喜交接,惟酷愛讀圖書,購藏滿室,寒暑手不釋卷,故學問純正淵博,為當世名流所稱。卒後大宗伯任蘭枝志其墓稱為“醇儒”,擬之季通、九峰之流亞。著作甚富,多散佚,惟代父作楊士薰誄一首見於《企南錄編年錄》,其《東埔村深福渡碑》及《義田記碑》尚存於百侯車坊雲。

聖旨

敕授蕭宸捷府君為文林郎、翰林院編修

暨孺人廖氏、李氏

天承運

皇帝制曰,丹地儲才,妙簡金閨之彥,木天奉職,夙推玉署之英。爾翰林院編修蕭宸捷,學通載籍,品著圭璋。珥筆西清,曾預窺乎四庫,分藜東觀,雅擅譽夫三長。茲以覃恩,授爾為文林郎,錫之勅命。於戲,掞藻稱論思之選,疏榮及清切之班。渥澤宜承,素修加勵。

初任庻吉士。

二任今職。

制曰,丕續奏於中朝,端賴閒家之助,寵章班乎慶典,宜分齊體之榮。爾翰林院編修蕭宸捷之妻羅氏,早習女儀,克修婦職。雞鳴交儆,既砥節於素絲,蠶績執勞,用邀恩於紫悖。茲以覃恩,贈爾為孺人。於戲,巾袿彰和順之風,鸞書誕賁,廷升煥褒嘉之命,翟弗永貽。

制曰,臣心報國,每資賢助於中閨,婦爵從夫,必普恩施於繼室,爾翰林院編修蕭宸捷之繼妻李氏柔順詞徽,邕和葉吉。既告虔於棗栗,洵內教之克修,堪比德於珩璜,宜朝章之式賁。茲以覃恩,封爾為孺人。於戲,無忘象服之榮,勉副鸞書之錫。只承寵典,益播休聲。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二十日

蕭宸捷 蕭宸捷

蕭宸捷家訓

郵示諸兒訓

父賴祖宗之庇,及吾父教訓之功,年老始得成名,且邀恩列入詞林,亦僅償窗燈之苦,稍慰先人愛勞之心於地下耳。然父今在京受苦,坐館教讀,無異平昔。在鄉里,宗族或以父之成名為榮,抑知父憂勞苦楚如故,固不自覺為翰苑中人也。汝兄弟離父膝下,父不得時為教訓,汝當見字如在膝下親聞教訓一般。做人莫先於立志,人而無志,則自甘下流,成甚人品。常要存一恥心,蓋自知恥,方能奮勵自強,有過則改,見善則遷。又常念家門振興之難,而衰落之易,我祖父累世積德,至今稍稍長祥,為子孫者,更思積善行仁,以紹厥緒,庻幾保世之滋大。且日夜勤讀精思,留心學業, 以接書香,如此則光前裕後,為賢子,為肖孫,世承其美,大有造於家門也。如不然者,縱慾敗度,恃勢驕人,且習於晏安,日與匪類為伍,腹無詩書而不知自愧,甘居人下而不知自強,一時家門之興,俄焉衰落,如花之一發而即萎,水之驟盈而忽涸也。父目中所見如此者多矣,汝兄弟時時志之,毋忘。

一、做人從孝悌上做起,孝悌人之大倫。固是難盡必先,毋悖逆不孝,毋傲慢不悌。蓋不孝不悌,大倫已虧,雖有百行之善莫贖也。

二、存心要忠信,行事要篤敬,出言要誠實。如此則能立好心做好人,行好事,內則宗族信之,外則鄉黨敬之。不如是,則家人疑之輕之,無問宗族鄉黨也。

三、處家居常,以和為主。然和之中,當以禮節之。及遇有拂逆事,不可遽使氣以發性,以傷和氣,且道莫善於忍,昔張公藝九世不分居,此道得。

四、行事當揆以理。理順則心安,凡逆乎理而不安於心者,雖有利,勿為之。凡合乎理而無愧於心者,雖無利,當為之。此應事之權衡也,恆見利不知有理,昧心為之,虧行損德,莫大如是。

五、待人無論親疏貴賤,一以謙厚之道處之。其中足敬者加以親近,有當遠者亦待以禮貌,而陰絕之可也。

六、持家以儉為本。則為養命之源,終年而積之,其入無多,一朝而費之,其出易盡。故飲食取其充腹,不必其豐也;衣服取其蔽體,不必其華也;器皿取其適用,不必鏤飾也;堂宇取其庇身,不必雕畫也。是故儉之為道,不惟足用,且以養福。

七、守身之道多端,慎起居,節飲食,戒色慾,制忿怒,此四者守身之大要也。然猶其淺者粗者,至於臨深履薄,不敢以父母之遺,體行,殆時恐虧體以辱親,斯真能守其身者矣?

八、讀書先收放心,放心不收,則不能専心致志,雖日讀書,無得也。至於用功,湏循序漸進,不可躐等,日積月累,不可中止,既學之,而習其事,又思之,以求其理。先熟看書藝,而章旨節旨,字解句解之必明。次熟讀時文,而篇法股法句法之必講。次常做會文,而反正開合,賓主起伏,照應之必辨。志貴乎靜,靜則能入;功貴乎勤,勤則有功;心貴乎虛,虛則受益。讀書如此,庻乎其可矣。

個人作品

御試朝臣

新地天章煥,熙朝泰運開。明經婿董賈,獻賦盡鄒枚。

共識人文盛,長沾雨露培。皇心方側席,帝里特掄才。

彩筆傳中使。霞箋出上台。龍驤欣入侍。鷺序喜趨陪。

俞旨從天下,恩綸自日來。鳳儀輝翽羽,桐韻起焦灰。

士慶風雲會,人夸錦繡堆。長安春色好,桃李滿金台。

早朝

待旦金門漏未稀,

雞鳴月淡露霏霏。

珠璣燦列星文動,

劍佩森嚴彩仗飛。

十二樓頭開瑞色,

三千鳧舄慶垂衣。

太平有道凝旒日,

萬國風雲護紫微。

書法藝術

蕭宸捷翰林題詞牌匾一

挹不竭 注不窮 源涌甘泉由深造

聽無邊 悟無際 峰朝佛耳得聰靈

太史庶常叔祖宸捷題贈

蕭宸捷 蕭宸捷
蕭宸捷 蕭宸捷

蕭宸捷翰林題詞牌匾二

興水木之思溯源於九江刺史,

承詩禮之訓仰范於八葉平章。

賜進士出身翰林院讀漢書庶吉士宗裔宸捷題

蕭宸捷 蕭宸捷
蕭宸捷 蕭宸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