蕎麥白果竹絲雞湯

蕎麥白果竹絲雞湯

蕎麥白果竹絲雞湯是一款美味菜譜,屬於孕婦產婦食譜,主要原料有蕎麥、烏骨雞、白果、芡實米等,這道湯具有清熱祛濕,健脾止帶的作用,特別是產婦食體虛血虧、肝腎不足、脾胃不健的人宜食。

工藝:原燉口味:原本味
主料:蕎麥(100克)烏骨雞(500克)
輔料:白果(鮮)(60克)芡實米(60克)姜(5克)棗(乾)(10克)車前子(30克)
調料:鹽(5克)
類別:孕婦食譜清熱解毒調理脾調養調理補虛養身調理氣血雙補調理

製作工藝

1.蕎麥、芡實、車前子(布包)、生薑、紅棗(去核)洗淨。
2.白果去殼取肉。
3.雞肉洗淨,切塊。
4.把竹絲雞、蕎麥、白果、芡實、車前子、生薑、紅棗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煲3小時,加鹽調味供用。

工藝提示

烏雞肉又稱竹絲雞肉。

相關人群

適於4~6個月的孕婦食用。

食譜營養

烏骨雞:

烏雞內含豐富的黑色素,蛋白質,B族維生素等18種胺基酸和18種微量元素,其中煙酸、維生素E、磷、鐵、鉀、鈉的含量均高於普通雞肉、膽固醇和脂肪含量卻很低,烏雞的血清總蛋白和球蛋白質含量均明顯高於普通雞,烏雞肉中含胺基酸高於普通雞,而且含鐵元素也比普通雞高很多,人稱“黑了心的寶貝”。烏雞,可提高生理機能,延緩衰老,強筋健骨,對防治骨質疏鬆、佝僂病、婦女缺鐵性貧血症等有明顯功效。一般人都可食用;老年人、少年兒童、婦女,特別是產婦食體虛血虧、肝腎不足、脾胃不健的人宜食。

蕎麥:

蕎麥蛋白質中含有豐富的賴氨酸成分,鐵、錳、鋅等微量元素比一般穀物豐富,而且含有豐富膳食纖維,具有很好的營養保健作用。蕎麥含有的煙酸和蘆丁(芸香甙),蘆丁有降低人體血脂和膽固醇、軟化血管、保護視力和預防腦血管出血的作用;它含有的煙酸成分能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增強解毒能力,還具有擴張小血管和降低血液膽固醇的作用。蕎麥含有豐富的鎂,能促進人體纖維蛋白溶解,使血管擴張,抑制凝血塊的形成,具有抗栓塞的作用,也有利於降低血清膽固醇。蕎麥中的某些黃酮成分還具有抗菌、消炎、止咳、平喘、祛痰的作用,因此,蕎麥還有“消炎糧食”的美稱,另外這些成分還具有降低血糖的功效。祖國醫學認為,蕎麥性味甘平,有健脾益氣、開胃寬腸、消食化滯的功效。註:蕎麥難消化,不宜多食。

白果(鮮):

銀杏中的黃銅甙、苦內脂對腦血栓、老年性痴呆、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腦功能減退等病有特殊的預防和治療效果,經常食用可以擴張微血管,促進血液循環,使人肌膚紅潤、精神煥發;銀杏還具有斂肺定喘、燥濕止帶、益腎固精、鎮咳解毒等功效;近年來的臨床經驗證明,銀杏還可治療肺結核、癲癇、神經性頭痛、美尼爾氏綜合症等疾病。

芡實米:

芡實含有豐富的澱粉,可為人體提供熱能,並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碳物質,保證體內營養所需成分;具有固腎澀精,補脾止泄,利濕健中之功效。

姜:

生薑具有解毒殺菌的作用,所以日常我們在吃松花蛋或魚蟹等水產時,通常會放上一些薑末、薑汁。生薑中的姜辣素能抗衰老,老年人常吃生薑可除“老年斑”。生薑的提取物能刺激胃黏膜,引起血管運動中樞及交感神經的反射性興奮,促進血液循環,振奮胃功能,達到健胃、止痛、發汗、解熱的作用。姜的揮髮油能增強胃液的分泌和腸壁的蠕動,從而幫助消化;生薑中分離出來的姜烯、姜酮的混合物有明顯的止嘔吐作用。生薑提取液具有顯著抑制皮膚真菌和殺陰道滴蟲的功效,可治療各種癰腫瘡毒;生薑還有抑制癌細胞活性、降低癌變的毒害作用。

棗(乾):

棗含有維生素A、C、E、P,生物素,胡蘿蔔素磷、鉀、鎂等礦物質,葉酸,泛酸,煙酸等。它有提高人體免疫力,防治骨質疏鬆和貧血,軟化血管,安心寧神等作用。中老年人更年期骨質疏鬆、青少年生長發育高峰期缺鈣、女性易貧血缺鐵等,食用棗類食品都會有很好的食療效果,病後體虛的人食用棗類也有很好的滋補作用。紅棗適宜慢性肝炎,肝硬化之人服食,也可減少其他藥物對肝臟的損害。紅棗中含環磷酸腺甙,可擴張血管,增強心肌收縮力,改善心肌營養,對防治心血管疾病有一定好處。

食譜相剋

烏骨雞:烏骨雞不宜與野雞、甲魚、鯉魚、鯽魚、兔肉、蝦子、蔥、蒜一同食用;
與芝麻、菊花同食易中毒;
與李子、兔肉同食會導致腹瀉;
與芥末同食會上火。
蕎麥:蕎麥不宜與黃魚、豬肝、豬肉、羊肉、野雞、野鴨同食。
白果(鮮):白果忌與鰻魚同食。
棗(乾):棗不易與蝦皮、蔥、鱔魚、海鮮、動物肝臟、黃瓜、蘿蔔同食。

健康提示

此湯具有清熱祛濕,健脾止帶的作用。

蕎麥白果竹絲雞湯所含營養素

·熱量(1118.05千卡)·蛋白質(126.16克)·脂肪(14.06克)·碳水化合物(122.52克)·膳食纖維(7.80克)·維生素A(4.60微克)·胡蘿蔔素(29.50微克)·硫胺素(0.56毫克)·核黃素(1.23毫克)·尼克酸(38.07毫克)·維生素C(1.60毫克)·維生素E(13.25毫克)·(163.05毫克)·磷(1386.95毫克)·鈉(2308.66毫克)·(528.50毫克)·鐵(18.35毫克)·(12.46毫克)·硒(44.90微克)·銅(2.28毫克)·錳(3.16毫克)·鉀(2119.85毫克)·膽固醇(530.00毫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