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治

蔣治(1910-1940),從建德走出去的早期中共地下黨員。出生於三都鎮烏祥村一戶小康人家。蔣治在浙江省立第九中學、上海新華藝大等學校讀書時,積極參加學生運動。1929年秋在日本東京由張國衡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938年3月初,蔣治赴麗水負責麗水黨的工作,擔任首屆中共麗水縣委書記,並直接領導建立了縉雲縣普化黨支部與縉雲縣特支。1940年12月11日,蔣治在屯溪逝世,時年30歲。

人物介紹

蔣治(1910—1940),又名子謙,建德市烏祥村人。1926年入浙江省立第九中學師範部,後去上海新華藝術專科學校、上海中華藝大、上海華南大學求學。1929年秋,東渡日本,入東京藝大。留日期間,蔣治積極參加“反帝大同盟”組織的革命活動,並由張國衡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2月,被日本警視廳以“危險分子”的罪名驅逐回國。

經歷

1930年3月,蔣治回上海,在共青團閘北支部從事地下活動。5月,因共產黨員身份暴露,轉到上海滬東街道支部。不久任中共上海申新五廠支部行動委員會書記。同年9月,任引翔區委執委。11月,被派往杭州,任中共杭州中心縣委常委,旋即調回上海。
1931年春,上海黨組織遭破壞,11月,蔣治離滬回鄉隱蔽。1933年2月,因當地鄉長王興傑告密,蔣治夫婦在家鄉烏祥被捕,囚禁於杭州浙江陸軍監獄。獄中,備受折磨,肺病加劇。1934年9月被保釋出獄治療。1935年6月回上海尋找黨組織。
1938年春,蔣治受黨組織委派,參加浙江同鄉服務團。同年5月,任中共麗水縣委書記。以新知書店經理的公開身份作掩護開展黨的地下工作,抱病編輯《合工十日》、《動員周刊》,並擔任《浙江潮》和《新辦》兩刊主編。1940年5月,因蔣治的活動引起敵人的注意,黨組織決定讓他去皖南屯溪治病休養。在屯溪期間,他仍堅持工作,因勞累過度,病情惡化。臨終前一天,對看望他的同志們說:“我大概不行了,一生為黨做的事太少了。黨的事業一定會不斷壯大和勝利的,你們不用為我個人難過,你們忙工作去吧!”同年12月11日,在屯溪病逝。
建國後,人民政府追認蔣治為革命烈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