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邊村[亦舒之子]

蔡邊村[亦舒之子]

蔡邊村,旅德香港導演、設計師、畫家。亦舒與蔡浩泉之子。2013年,紀錄片《母親節》參加影展尋母。

基本信息

簡介

蔡邊村蔡邊村
蔡邊村,旅居柏林的藝術家,身兼導演、設計師和畫家。

蔡邊村在香港出生,現居德國,他拍過4部短片及紀錄片,紀錄片《母親節》在香港、柏林和溫哥華取景,人物包括其繼母、朋友、女兒、女友和已經去世的父親蔡浩泉,還有父親和亦舒的共同好友、著名作家西西。

主要經歷

身世

亦舒與兒子蔡邊村亦舒與兒子蔡邊村
香港時局動盪期間,18歲的亦舒與畫家蔡浩泉結婚,並生下一子,取名蔡邊村。幾年後,因經常為錢爭執,兩人憤然離婚。後來亦舒與一名港大教授結婚,並移居加拿大。

隨著蔡浩泉另娶,亦舒逐漸與兒子也斷絕來往。蔡邊村最後一次見母親亦舒是在11歲,寄給對方的信件從未有回音。

成長經歷

蔡邊村與父親相依為命,一度失業賦閒在家的蔡浩泉,後來找到一份在報館上夜班的工作。為生活奔波,蔡邊村自幼稚園開始,已交由祖母照顧日常生活,父子二人同住一屋卻不常見,靠便條溝通,但感情卻很好。蔡浩泉在自己的專欄,也不時提及與兒子的生活趣事;而蔡邊村在父親患癌期間,也回香港陪伴在側,並在父親病重時,拍下《老蔡的電影》紀念父親。1989年,因為父親而愛上畫畫的蔡邊村,遠赴德國讀藝術,一留20年。

紀錄片念母親

2013年5月,蔡邊村通過紀錄片《母親節》向亦舒喊話:“您好,是我,蔡邊村,您的兒子,很久不見,我們可以見面嗎?

亦舒回應

對於外界近乎一邊倒的“無情”譴責,亦舒最初並未回應。直到2013年5月15日下午,她通過微博發出一篇出自自己短篇小說《媽》中的文字,並回應了外界的質疑:“我懷你的時候是那么年輕,但是我要你活著,甚至我親生的母親叫我去打胎,我不肯,我掩著肚子痛哭,我要你生下來,我只有十八歲。”“小寶,相信我,我是愛你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