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新土

蔡新土

蔡新土,法國華人經貿協會會長,愛國僑胞。蔡新土1984年到法國創業,主要從事百貨業和服裝業。在創業的同時,蔡新土不忘造福桑梓,反哺家鄉。據統計,1995年以來,蔡新土為家鄉修橋鋪路、建造教學樓,累計捐資達100多萬元,曾受到瑞安市委、市政府的表彰。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蔡新土,浙江瑞安人,現任法國華人經貿協會會長。2008年,瑞安市委、市政府通報表彰了137位為家鄉建設捐資作貢獻的華僑,蔡新土名列第二。

當年,他是鄉村能人,走南闖北,見多識廣,曾使一家瀕臨倒閉的企業起死回生。然而,他最終還是選擇了異國那一片新土。經過20年的苦心經營,如今,他的事業如日中天……

鄉村能人 志存高遠

蔡新土出生在浙江省瑞安市碧山鎮灣頭村,那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好地方。1976年,他從碧山中學畢業後開始步入社會,先是代課,後來進湖嶺畫簾廠從事供銷工作,跑了整整3年的碼頭,走南闖北,開了眼界,也長了見識。他曾在灣頭村創辦該村首家社隊企業——工藝制繡廠,年紀輕輕的就已嶄露頭角,成為全村公認的能人。

當時,陶山編織分廠正瀕臨倒閉,區委領導看中蔡新土的能力,力薦他去擔任廠長,硬是把一副重擔壓在小蔡的肩上。為儘快扭轉企業虧損的被動局面,受命於危難之際的蔡新土走馬上任後,外抓銷路,內抓管理,雙管齊下,雷厲風行,還親自出征上海等地。憑著一股闖勁和韌勁,總算簽下了幾份訂單。不到一年,便讓編織分廠起死回生。年終不僅如數開足工資,還為每一位職工發了“過年肉”。

回憶起這段經歷,蔡先生頗感自豪。他說,也許自己身上確實存在經營辦廠的潛能,可惜這個廠長他沒有繼續當下去。1984年他與愛人朱素華結婚,為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背井離鄉去了法國。

異國打拚 艱苦創業

法國巴黎、世界名城。那高聳入雲的艾菲爾鐵塔,珍品薈萃的羅浮宮,美麗誘人的塞納河,是多么的令人心醉神往。但初來乍到的蔡新土,哪有心情去欣賞這一切。與許多華人一樣,他首先到親友的皮革工場裡打工。“那是人生最艱苦的一段時間,每天起早貪黑,披星戴月,除了幹活,還是幹活,沒有娛樂,沒有享受,整天泡在工場裡,我真的連巴黎的陽光是怎么樣子都不知道了!”回首過去,蔡先生不勝感慨。他對記者說:“信不信,我在巴黎打工3年,3年中真正休息的時間加起來總共也只有兩天半啊!”

1987年,靠著夫妻倆苦撐苦熬攢下的資金,再加上親戚朋友的資助,在巴黎11區,蔡新土終於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皮革工場。常言道“天道酬勤”,在他的苦心經營下,生意越做越順暢,不久便還清全部債務。工場擴張後缺人手,他還把家鄉的弟弟新龍,妹妹建霞、建秋和妹夫池鋼華等一批親戚,統統召到巴黎,共同打天下。

經過“十年磨一劍”的艱辛之後,蔡先生說自己不再像只無頭的蒼蠅四處亂撞了,對巴黎市場的動態與走向,開始有了一個比較清醒的認識,並把目光瞄準盈利較大的超市生意。1997年,他在巴黎77區吉尼斯樂園附近開設了一家超市,名為“蔡氏百貨股份有限公司”。此前,他對自己經營的商品進行了充分的調研和分析,認為雖然世界各國風俗習慣不同,但衣食住行是人類的基本需求,對這些日常用品,人們的需求往往大同小異,相對而言經營風險也較小。因此,他把開設超市銷售法國居民所需的諸如百貨、食品、服裝等日常用品率先作為主攻目標。

超市開張後,生意果然紅紅火火,蒸蒸日上。蔡新土信心倍增,為謀求更大發展,2000年他又創辦了“新潮服裝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他大膽參照歐洲服裝流行款式和顏色,結合中國歷代服飾的精華進行設計,同時又在中國的廣州、杭州、蘭州、溫州等地建立加工基地,不斷推出適銷對路的服裝新產品。幾年下來,訂單紛至沓來,生意越做越大,客戶從法國迅速擴展到荷蘭、德國、比利時等西歐各國。

蔡新土向記者透露:剛開始做服裝生意,並非一帆風順。自己在巴黎93區盤下一家200平米的店鋪,以批發經營女士的內衣、套裝為主。當時在這裡做服裝生意的華人還不多,而且經營規模小,檔次低,光顧的客戶也寥寥無幾。街對面的一些猶太商人打心眼裡瞧不起我們,常常潑冷水,嘲笑我們華商經營的服裝款式雷同,價格又低得出奇,沒什麼錢好賺。他們哪裡知道,我們華商特別能吃苦耐勞,個個都沒日沒夜地乾,才短短几年功夫,這裡的華人服裝店就遍地開花,猛增至100多家,而且生意興隆,成了93區內一條最繁華的服裝商業街,反而把那些猶太人給擠出了市場。

馳騁商場 收穫成功

“蔡氏百貨”蒸蒸日上的銷售記錄,“新潮服裝”不斷擴大的客戶市場,使蔡新土左右逢源,創下了驕人的業績。同時也充分顯示了他馳騁商場的非凡才能。20多年異國新土上的辛勤耕耘,終於有了豐盛的回報,有了成功的收穫。

然而,蔡新土並沒有就此停步,他雄心勃勃,把積蓄下來的雄厚資金轉向了國內開發市場。2004年3月,他斥資4500萬元,與旅法華人經貿協會同仁一起,在吉林省通化地區的梅河口市建造“歐華商城”,並出任董事長。2005年1月,他和義大利華僑吳建鑫組建浙江鍛造躍進有限公司,投資770萬美元在德清莫乾山開發區興建汽摩配基地。

歐華商城坐落在梅河口市繁華的商業區,占地面積9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1000平方米,由瀋陽魯迅藝術學院負責設計,樓宇具有濃厚的現代氣息,那完美的造型,靚麗的燈飾,典雅的裝潢,融匯了全新的建築理念,達到了商城景觀和人文景觀的完美統一。

如今,歐華商城人氣集聚,成了梅河口的“金街旺地”。鍛造躍進有限公司的汽摩配生產基地,今年也將正式投產。對此,蔡先生喜滋滋地說:“回國投資創業是自己的一大心愿,這些項目如果能放在瑞安或溫州那就更好了!”

情系故土 造福桑梓

蔡新土 蔡新土

在享受成功的同時,蔡新土時刻不忘為廣大僑胞服務,更不忘回報祖國、反哺家鄉、造福桑梓。他現任法國華人經貿協會第一副會長,平時一直把協會的事當作自己的事,每逢國內有代表團出訪法國,總是不辭辛勞,予以熱情招待。今年5月,他還作為法國僑界代表,赴首都北京,去人民大會堂參加世界華裔經濟領袖影響力論壇,並參與區域經濟合作洽談。家鄉故土在蔡新土的心中占有很重的分量。多年來,為造福桑梓,反哺家鄉,蔡新土善舉不斷,曾多次出資支援家鄉建設。今年,瑞安市委、市政府通報表彰了137位為家鄉建設捐資作貢獻的華僑,蔡新土名列第二。其中捐資50萬到100萬元的9位華僑中,他們蔡家就占了4位,除蔡新土外,還有弟弟蔡新龍、妹妹蔡建霞與妹夫鄭品海。

如今,只要一提起碧山灣頭村至江山村的這條水泥路,鄉親們都會異口同聲地說“多虧了蔡家老二蔡新土,沒有他就沒有這條路!”

那是1995年12月,蔡新土的父母給他掛了一個國際長途,說灣頭至江山這段路實在太差了,鄉親們出行甚為不便。新土聽後,二話沒說,當即就匯去了3萬元,讓父親出面先將路修一修。幾年後,因往返車輛多,這段路又變得坑坑窪窪了。蔡新土知道後,又出資8萬元,將道路加寬加厚。去年,他再次出資60萬元,將道路進行徹底改造,加寬至5米,延長至2500米,使之真正成為寬敞通達的鄉間大道。

在蔡新土的帶動下,蔡家兄弟姐妹個個熱心公益,大哥蔡新海曾捐資6萬元,修造江山至灣頭的“水靈橋”;弟弟蔡新龍出資29萬元修造灣頭村的金歐橋和一條長500米、寬4.5米的通村水泥路;妹妹蔡建霞與妹夫鄭品海出資32.8萬元,修建一座長30米寬8米由沙州村通往下浦村的大橋,村民們為感謝夫婦倆的義舉,還以兩人名字中各取一字,將此橋命名為“海霞橋”。侄女蔡麗君也不甘示弱,出資9萬元修造林華村的“亮君橋”。

有人做過統計,1995年至今10年間,碧山蔡家共為家鄉建造了7條路7座橋,累計捐資達200多萬元。

追根朔源,談起蔡家造福鄉梓的善舉,蔡新土說,這得歸功於父親蔡世澤的教育有方。蔡世澤老人育有三子二女,除大兒子蔡新海住碧山外,其餘均僑居法國。蔡老伯平時總是叮囑兒女,做人不能忘本,要有善心,有能力就一定要幫助他人,反饋社會。因此,雖然新土他們身在國外,可心總是牽掛故里,時刻不忘老父的教導。

夜深人靜,採訪就要結束。當記者問及蔡新土的心愿與今後打算時,他笑著回答:“回鄉創業一直是我心中的心愿。其實海外的華人華僑也跟我一樣,都希望掙錢後能夠‘衣錦還鄉’,為家鄉建設出力作貢獻,如果政府部門能把這些僑力、僑資都吸引過來凝聚在一塊,那瑞安的建設步伐將大大加快!”說到這裡,蔡新土的雙眼閃現著無限的憧憬。

溫商大腕 堂堂正正

(溫州網2008年9月報導)

蔡新土是一個好人。少見的好人。

聽他說關於巴黎、關於溫商、關於他自己的故事,總覺得有點對不住他。他是這么溫和,這么坦誠,這么熱衷於善舉,總覺得生活理應更寬厚地善待他。雖然,我也知道他其實是個很有膂力的男人,江湖的潮汐與涌浪對他並不算什麼,僅僅與猶太人那場官司,就足見他的正義與陽剛。但我還是希望命運能給他一汪相對平靜的水,讓他無風無浪抵達彼岸。

這難道不是一個好人理應得到的蔭庇與呵護?

女人街的男人

蔡新土跟別人一樣開著大奔,卻從不飛揚跋扈,總是一副溫良恭儉讓的姿態,把生意場的險惡與成敗藏進波瀾不驚的微笑。他操一口溫糯的瑞安方言,說什麼話都像聊家常,難免有些瑣碎,而端正無可挑剔的長相,會給人好心的鄰家阿叔的感覺。

其實,這些多半是錯覺,作為法國溫商大腕,他身後同樣有奪人眼球的業績。

之一,他與友人合作在浙江德清投資建造了一個製造汽車連桿、發動機配件的躍進機械公司。新型的廠房,素質最佳化的員工,全套先進的流水線,產品投放量覆蓋全國包括一汽、重汽等60%的汽車市場,投產第一年也就是2007年產值7000萬元,今年可望超過一個億元。

之二,他在東北某地買進一座鐵礦,同時修建併購一系列採礦運礦配套設施,包括堆礦的場地,運礦的路,還有一座大水庫。他說,那水庫很大,像個汪洋。

之三,也是他最得意的業績。在吉林梅河口,他的歐華房地產公司把市中心兩條破爛的老街全部拆掉剷平,建起交叉的兩條步行街,各長二百米,一條叫歐華街,另一條叫女人街。沿街各100多爿商鋪,每間100多平米,二層或者三層,既有歐陸風情,又具北國特色。女人街的構想來自香港,那是一條名街,街上摩肩接踵“血拚”的淑女名媛,瀰漫著經久不散的脂粉氣,是女人關於時髦的遐想。他在法國一直做內衣生意,所以香港女人街是他攫取靈感的地方。蔡新土把這兩條街上的商鋪或賣或租,使寒冷落後的城市變得新潮而熱鬧。他的這樁生意投資是4500萬元,賺了多少無人可知,恐怕是個天價了,猜去吧。

之四,他與他的家族情系故鄉熱心公益早已眾口皆碑:5座橋,7條路,兩座教學樓,僅他個人為修橋鋪路的捐資就已超過百萬元。

為這些業績奠基的錢是在法國掙下的,掙得很不容易。自1984年來巴黎,拼打了20多年,吞咽的艱難與心酸只有他自己知道。時下,他在93區歐拜維利耶的“中國租界”批發內衣,生意做得不小,遍布法國本土與外海屬地,連超市之王家樂福集團也從他那裡批購中國進口內衣系列。他在諸多店群里自然不是獨家,但各種膚色的大公司採購員就是樂意與他做生意,這裡就有人品與誠信的關係了。法商認為蔡老闆給人的感覺很溫潤,很舒服,套用中文的語意,大抵就有點儒商的意思了。

巴黎不相信眼淚

蔡新土原籍瑞安陶山(碧山),是碧山中學高中畢業生,在當年已是頗有文墨的人。母親是裁縫,他從小又喜歡看戲,所以“文革”解凍後,他最初的商業活動就是替洞頭一個戲班做戲裝。演出的劇目叫《火焰山》,靠他的戲裝把孫悟空、豬八戒、唐僧包裝起來。這事他至今不忘,甚至還有點小得意。

後來,蔡新土結婚了,新婚的妻子有了西班牙籤證,攜她的小弟飛赴歐洲。蔡新土把他倆送到北京,剛回家,一封電報跟進來,上面一行電文:到法,回京,速來京。那時家裡沒電話更沒網路,蔡新土一頭霧水,匆匆二次上京。到了京城妻又下了杭州,是去補辦新的出境卡,弄得他在小旅店像個無頭蒼蠅嗡嗡亂飛。原來,那趟飛機上的一幫溫州旅客在法國過境時被海關卡住,原路遣返,一張機票只在空中飛了個來回。法國海關心知肚明,這幫人說是過境實為入境,目的地根本不是西班牙,進了法國就會“黑”下來,再也不會走。蔡新土的心思是希望妻別走了,留在中國,無論做個什麼事,過小家碧玉的生活。可妻不肯,是不甘心。只好又把東家500西家600借來的錢湊到一起,開後門買到兩張新的機票,隨姐弟二人再冒一次險。這回總算順利抵達巴黎。但那時國際機票昂貴,這姐弟的兩趟飛行,讓蔡新土欠了當時在國內三五年也還不清的債。原是猶豫不想走的,這么一來沒了退路,不得不在1984年前腳後步追到巴黎。

先替別人打兩年工,然後開皮包工場,這張從不沾屁股的“老闆椅”一坐就是整10年,苦是苦,卻也很掙了些錢。電視劇《溫州人在巴黎》的原創人員第一次來巴黎,劇本的核幾乎就是在蔡新土絮絮叨叨的講敘中拼湊起來的。有這么個細節,寫到不懂法文的鄉下人一次次寄信回溫,家裡收不到,四處追問他的音訊,他這才發現自己貼足了郵票的信不是扔進郵筒而是扔進了垃圾桶。巴黎街頭的郵筒是黃的,垃圾桶是綠的,他卻以為法國的郵筒與中國一樣,應該也是綠色,就鬧出令人心酸的笑話。蔡新土講類似這些來自同伴的故事時,心裡總是很難過。

他自己又何嘗不是。替響噹噹的品牌公司做加工,如履薄冰做了好幾年,一夜之間那家公司倒閉了,欠他的百多萬法郎就像水汽一般人間蒸發。明知對方倒閉有詐,有貓膩,你不懂法文不懂法律,又有何招?只好退出皮包業,到郊區開百貨店,再兢兢業業把生疏的生意做上去。

不承認“滑鐵盧”

蔡新土不承認,進軍11區做服裝是他的“滑鐵盧”。

11區在巴黎巴士底獄一帶,當時那裡的商鋪正被向有跟風心態的溫商成衣業大肆哄搶吞併,價位瘋了似的飆升,以致藥店麵包房甚至咖啡館的法國老闆也見錢眼開掛牌出賣,惹得當地居民到區政府門前遊行示威,抗議傳統生活品質遭到摧殘與踐踏。

前面說過,蔡新土最早的商業活動就是做戲裝,因此對服裝生意情有獨鍾。來巴黎後一直沒有機會,現在他覺著該是出場的時候了。通過中介,他以令人咋舌的高價買下街角一爿三層店鋪的FONDS(FONDS只是經營權,通常買了FONDS還要付房租的),簽約時才發覺中介由於語言障礙,錯把4萬法郎的房租少說了一個零。簽都要簽了,反悔已來不及,只好咬掉牙往肚裡吞。心想只要辛苦些,好好做,總能把房租賺回來的。便做溫商從未涉足的牛仔系列,打自己的品牌,拿到國內正規廠家做,一上市果然搶了頭彩,弄得街面上幾個老牌猶太店家一臉菜色,眼都綠了。

熱鬧了幾個月,突然一紙傳票下來,說他被人告了,告他的牛仔系列盜版。緊接著司法執達(HUISSIER)上門來,封殺這個系列的庫存。他懵了,本來就不流暢的幾句法語在舌頭滾來滾去,硬是沒能吐出來。暢銷的“牛仔”不能賣,店堂里變得空空蕩蕩。其實,誰的牛仔不是牛仔帝國levis的間接盜版?而告他的那個猶太商,根本不賣牛仔品牌,不過是同一條街恨他搶了生意要擠垮他而已。猶太人總把法律破綻當武器來對付自己的競爭者,貌似光明正大,實屬暗箱操作。蔡新土想了很久,決定聘律師反訴。他要為中國人、為溫商討個說法。

官司打了整整兩年,費用不計其數。請的律師貴是貴,倒也盡心盡責。蔡新土有理有據,終於勝訴,法庭上他昂起高貴的頭顱,堂堂正正。牛仔系列也重見天日。可惜兩年時間太長,時尚風頭早已轉向。只得忍痛割愛,賣掉店鋪。

別人替他可惜,他卻一派從容,淡然地笑。賠點錢不在乎,關鍵是贏了猶太人,為溫商爭了口氣,這就值。

潮汐與涌浪

幸好有前瞻性戰略眼光,已在越來越旺的93區奧拜維利耶買下更寬敞的店鋪,所以蔡新土的遷徙也算水到渠成。

他在鄉鄰與商友間總有很好的口碑。生意漂亮、投資準確是一說,人好、心好、對人掏心窩子更是一說。所以別看他溫文爾雅,從未見國內來的地痞找茬要挾甚至綁架。同樣來自溫州的地痞團伙有著黑社會色彩,專事敲詐勒索之能事,使正經做生意的溫商苦不堪言。倒是對蔡新土,都留了點面子。據說他曾經幫過其中某個人的忙,是在那人剛來巴黎連個立足之地都沒有的時候。這類舉手之勞在蔡新土多了去了,早忘到腦後。可江湖上的人凶蠻是凶蠻,也是講些義氣的,竟把他暗中保護起來。有一次,有人都踩好了雷子,要去打劫一家生意紅火的餐館,作案的路上得知餐館老闆正是蔡新土的小舅子,案也不作了,自行撤了網。事情傳到蔡新土那裡,他以為沒什麼可得意的,溫州人的醜聞而已。

因此,他與電視劇《溫州人在巴黎》的原創人員沒有提這些,而是說了另外的故事。也有關他的親友,結局卻沒這么有驚無險了。

還是猶太人。

在巴黎的猶太人總是神通廣大,能走別人不敢走的鋼絲,做別人無法做的事情。在奧拜維利耶做生意的溫州人都認識一個某某銀行代理,他能最便捷最迅速地把現金從巴黎匯到國外去。那些日子,蔡新土正為接待國內來的兩個政府代表團忙得不亦樂乎,不留神就陷入一樁詐欺案。他的親友,包括他自己給德清那邊的投資餘款總計40多萬歐元交給猶太人匯往中國,不明不白就沒了下落。正焦慮不安,猶太人胳膊綁著繃帶來了,說是匯錢途中遭搶劫,密碼箱沒了,人也打傷了,醫院裡躺了好些天。問他索要被打被劫的證據,卻什麼都拿不出來。戲演得多有破綻,謊也編得牛頭不對馬嘴,顯然有詐。等這邊醒過神,周邊一打聽,不止他們,其它幾家溫商也掉進套里,資金總額差不多是200萬歐元。簡直就是明火執杖!一貫儒雅的蔡新土憤怒了,面色發青,一拳砸在櫃檯上。

決計討回公道。他們花錢雇了私家偵探,私家偵探又招來幾個猶太裔阿拉伯裔的江湖中人,搜尋一番,終於把那個詐欺犯綁了過來,就在一個店家的庫房裡。案犯慌了,縮在紙箱後求饒,又簽字又畫押又對天起誓,說是10天后一定把錢找回來還他們。又說你們弄死我,錢沒了,還得去坐牢,有什麼好?這邊都是規矩的生意人,哪經過這陣勢,將信將疑放虎歸了山。哪裡想到,那人出門就奔了警局,反咬一口,說是溫商勾結黑社會,對他敲詐勒索。天知道使了什麼壞,警局居然信了他的話,把那幾個私家偵探手下的人抓起來關了好些天。反正雙方都拿不出證據,最後不了了之。

這件事讓蔡新土很是鬱悶,也對這一代移民先天性的缺鈣有了切膚之痛。在別人的地盤上做事,本來容易會變得不容易,本來難就變得更難,要做成大業,沒有超強的承受力想也別想。被詐欺的錢在他來說不算什麼,在其它店家也塌不下天,但對於溫商的集體記憶卻是慘痛的一個夢魘。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這是身心漂泊的人都忍不住要對自己作的反詰。蔡新土一次次問自己,答案都是不確定的。

但他還是想說,團結起來擰成一股繩總是對的。溫州人在法國已是一支不可小覷的力量,加倍努力就會更快地壯大起來。這是每個人的職責,為自己能堂堂正正地站立,也為這個集體爭取光榮的稱號。

華人天地 溝通中歐

由歐洲中誼傳媒公司攜手浙江衛視國際頻道共同打造的大型綜合性欄目《華人天地》,於今年11月中旬正式在浙江衛視國際頻道黃金時段開播。

《華人天地》欄目以人物為主,記錄歐洲華僑華人生活、創業與發展的方方面面,展示海外華僑華人的風采、講述他們的奮鬥人生、分享他們的成功經驗。同時也以一定的篇幅,介紹華僑華人長期以來愛國愛鄉、支持祖國家鄉建設和促進中法、中歐之間友好往來與合作所做出的貢獻。

歐洲中誼傳媒公司(C-Media)由旅法華僑華人創辦,蔡新土是該公司的七大董事之一。此前,他曾參與發起籌辦歐洲華語廣播電台。蔡新土,原籍瑞安市碧山鎮,現任法國華人經貿協會會長。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