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琴

男,漢族,1906年出生海南瓊山.家庭貧窮,幼年只念完國小就在家務農,飽受地主階級的壓迫和剝削。

獨立總隊一支隊二大隊長--蔡文琴
1930年,參加瓊崖工農紅軍第二獨立師,不久加入中國共產黨。1932年國民黨陳漢光旅過瓊“圍剿”革命。紅軍反“圍剿”失利,潛伏堅持鬥爭。1938年12月5日,紅軍改編為獨立隊,在第二中隊當戰士。在部隊中,勇敢機智,猛打猛衝,先後擔任班長、小隊長、中隊長。1941年5月,任獨立總隊一支隊二大隊長。同年7月,率部參加一、二支隊各大隊襲擊日軍文昌縣的美德村、潭牛和瓊山縣的大致坡據點。二支隊襲擊潭牛戰鬥打響後,美德村據點日軍出來救援,被我一支隊殲滅。此役殲敵60餘人,擊毀軍車兩輛,繳重機槍1挺、輕機槍2挺、長短槍25支。1942年1月,我一、二支隊包圍國民黨保七團六個連和民夫九百餘人於瓊山縣三門坡鎮的大水村,率領二大隊擔任主攻。我軍激戰5天4夜,斃傷頑軍數百人。在指揮戰鬥中,不幸中彈,光榮犧牲.
蔡文琴,女,1935年1月出生, 1951年7月入伍,1956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79年4月赴英國留學,1983年7月在英國倫敦大學獲細胞學博士學位,現為第三軍醫大學專家組成員、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的解剖學、組織胚胎學專家,全軍優秀教師,全國優秀教師,總後一代名師。軍隊院校育才獎金獎、銀獎獲得者。從事教學、科研工作51年,1983年回國後,在組織學與胚胎學教研室先後建立了原位分子雜交等7個專業實驗室,使該室於1987年成為組胚學博士授權單位,本人為重慶市人事部批准為組胚專業首批學科帶頭人。1997年受校委託組建神經生物教研室,並於2001年獲神經生物學博士授權單位。學術造詣精深,開創了我國內臟神經研究的新領域;在國內率先開展發育神經生物學的研究;在國際上首次提出"無神經支配血管的內皮細胞調控機制"的理論;在國際上首次證明了無神經支配血管內皮細胞中存在多種生物活性肽。近年來主要開展"發育神經生物學"等方面的研究,部分成果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其研究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9項,重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重慶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重慶市首批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先後發表論文300餘篇(其中國際期刊20餘篇)。1983年至今共主編專著9部,參編10部,其中《組織學》獲全國優秀圖書一等,主編我國首部“發育神經生物學”(第一版) 獲國家自然科學優秀成果基金. “發育神經生物學”( 第二版) 獲“”中國科技部學術專著出版基金。主編“實用免疫細胞化學” 為2000年全國引用率最高圖書。招收培養碩士研究生24名,博士研究生32名。其中三名獲重慶市優秀博士論文獎。為全軍優秀教師,全國優秀教師,總後一代名師。軍隊院校育才獎金獎、銀獎獲得者。本人連續廿年評為校優秀科技工作者,先後立三等功四次,獲四川省優秀女科技工作者,總後"巾幗建功活動"先進個人,重慶市"三八紅旗手",重慶市十大創新女性等榮譽稱號;中共第十三屆全國黨代表大會代表。1992年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貼。曾任中國解剖學會理事長,中國神經科學會常務理事,第六屆解放軍醫學科技委員會委員和全軍解剖組胚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組胚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重慶市解剖學會及重慶市神經科學會理事長及第十一屆國際組化學會理事等學術職務。現為中國解剖學會,重慶市解剖學會及重慶市神經科學會榮譽理事長;擔任第十二屆國際組化學會及國際介剖學名詞委員會執行委員。《中國組織化學與細胞化學雜誌》付主編,局部套用解剖學雜誌榮譽主編,日本組化雜誌,全國《解剖學報》、《解剖學雜誌》、和《解剖科學進展》、《中國神經科學進展》等七種國家級、軍隊級雜誌編委,《第三軍醫大學學報》、《軍醫大學報(英文版)》常務編委等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