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玲玲

蒙玲玲

蒙玲玲,壯族著名青年歌唱家,廣西藝術學院音樂學院副教授,廣西音樂家協會會員,廣西青聯委員,廣西青年音樂家協會副會長。1999年畢業於廣西藝術學院並留校任教,2003年結業於中國音樂學院,師從著名聲樂教育家鄒文琴教授。蒙玲玲的家鄉馬山縣加方鄉有個幽深的大溶洞,140多級石階延伸洞底,一條清澈的地下河潺潺流過,每天清早,鄉親們還沒來挑水,小玲玲卻早在那裡練聲吊嗓。蒙玲玲初一那年,馬山縣文化局的領導聽聞方加鄉出了只會唱歌的“小百靈”,就派小車接玲玲參加縣裡舉辦的文藝會演。

個人簡介

蒙玲玲,壯族著名青年歌唱家,廣西藝術學院音樂學院副教授,廣西音樂家協會會員,廣西青聯委員,廣西青年音樂家協會副會長。

蒙玲玲蒙玲玲

1999年畢業於廣西藝術學院並留校任教,2003年結業於中國音樂學院,師從著名聲樂教育家鄒文琴教授。

演藝活動

蒙玲玲的民族盛裝蒙玲玲的民族盛裝

1994年獲第二屆“中國民歌大賽”廣西選拔賽一等獎。

1995年獲第二屆“中國民歌大賽”銀獎。

1999年獲第九屆“孔雀獎”少數民族歌手聲樂大賽廣西選拔賽一等獎。

1999年獲廣西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一等獎。

2001年《阿爸阿媽》獲中國“廣播新歌”銀獎歌曲

2002年獲第十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區廣西賽區專業組民族唱法一等獎。

2003年獲第十四屆“中國廣播新歌評比”銀獎。

2004年獲第十一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廣西賽區職業組民族唱法一等獎。

2004年獲中國西部青年歌手大獎賽民族唱法金獎。

2011年“亞洲青年歌唱家大賽”冠軍

為北京環球音像公司錄製了CD《中國民族經典藝術歌曲》,出版個人專輯《秋天的記憶》,為20集壯族電視連續劇《五色場》錄製主題歌。

專輯

《中國民族藝術歌曲---經典伴奏與演唱示範》:大地飛歌(女聲) 北京環球音像公司錄製

個人專輯《秋天的記憶》2005年出

廣西的“歌鳳凰”

素有“歌鄉”之稱的廣西山清水秀,地靈人傑,從來就是孕育好歌手的地方,民歌在這裡有著悠久的歷史,很多優美的民歌在民間廣為傳唱,“劉三姐”的故事更是傳遍大江南北。如今,在“歌鄉”之中又展翅飛出了一隻“歌鳳凰”,她就是曾獲得全國第二界“中國民歌大賽”銀獎,“哈藥六”杯全國青年電視大賽廣西賽區金獎,全國“孔雀獎”少數民族聲樂大賽廣西區一等獎的,廣西青年獨唱演員蒙玲玲。

從小與音樂結緣 “小百靈”飛上音樂的枝頭

在很小的時候、蒙玲玲的音樂天賦就被發現了。她從小喜歡唱歌,聽到什麼好聽的歌曲拿來就唱,一唱就會,還唱得特別好。這一切被玲玲的媽媽看在眼裡,她覺得這孩子喜歡音樂,嗓音甜脆,音樂感悟力強,在聲樂這條路上走下去準能有出息。

於是,媽媽開始教玲玲識譜、練聲。蒙玲玲的家鄉馬山縣加方鄉有個幽深的大溶洞,140多級石階延伸洞底,一條清澈的地下河潺潺流過,每天清早,鄉親們還沒來挑水,小玲玲卻早在那裡練聲吊嗓。冬去春來,年復一年,小玲玲的歌聲比洞中的泉水還要柔美清甜。玲玲的家境並不富裕,可媽媽為了讓玲玲更好的學習聲樂,硬是省吃儉用為玲玲買了一台60元的電子琴。現在,那台電子琴仍保存完好,玲玲把她視為最寶貴的禮物。這琴凝聚著,媽媽對玲玲的無盡的愛和鼓勵啊!

小玲玲的歌越唱越好,不但常常參加學校的文藝演出,還常常為鄉親們表演,逢年過節的台戲,小玲玲的節目那可是壓軸戲呢。歌聲飄出方加鄉,飄到馬山縣城。蒙玲玲初一那年,馬山縣文化局的領導聽聞方加鄉出了只會唱歌的“小百靈”,就派小車接玲玲參加縣裡舉辦的文藝會演。玲玲一出場就把觀眾吸引住了,黑壓壓的觀眾緊盯著清秀的“小不點”,貧瘠的壯族山區竟然能造化出那么清亮圓潤的甜美歌喉。

會演結束,縣領導接見小玲玲。把她從加方中學轉到馬山縣的重點中學。音樂老師周密免了她的學費。初二時,她獲得了馬山縣十大歌手獎第一名。

進入藝術學院 不懈努力得到肯定

國中畢業,蒙玲玲考入了廣西藝術的最高學府——廣西藝術學院,師從劉中連教授學習民族聲樂。剛開始的時候,蒙玲玲也碰到不少困難,特別是見到別人屢屢獲得登台機會,而自己卻在一旁幹練,心裡不禁有些急燥,有些委屈。劉中連教授看在眼裡,卻不禁笑了。他認為蒙玲玲有靈性、有悟性,只要把基礎打實打牢,一定會有發展。他對蒙玲玲說:“不要急,要把基礎磨厚了,做到一張口就把觀眾吸引住,那時你就成功了。” 在師從劉老師的日子裡,蒙玲玲不僅學到了聲樂知識,聲樂技巧,更學到了他腳踏實地的藝術態度。直到今天,蒙玲玲仍然深深記得劉老師的這句教導。在音樂的學習探索中,她踏踏實實的不斷積累,不斷沉澱,以求更大的進步。

皇天不負苦心人,在劉老師的幫助下,蒙玲玲的專業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92年開始,蒙玲玲獲全區藝術院校各種比賽一等獎五個;94年參加“中國民歌大賽”獲廣西賽區一等獎;95年4月代表廣西參加全國第二界“中國民歌大賽”獲銀獎,並於當年,從附中直接保送藝術學院音樂系;95—97年獲廣西大學生藝術節聲樂比賽三連冠,並出席各種大型電視晚會;98年初赴香港訪問演出,98年4月附澳門參加紀念澳門基本法五周年演出;99年獲全國第九界“孔雀獎”少數民族聲樂大賽廣西選拔賽專業組一等獎,獲廣西青年歌手大賽一等獎。

1999年,蒙玲玲畢業了,在個人的畢業獨唱音樂會上,她以“各地名歌小調”、“曲藝類”、“創編歌曲”、“中國歌劇”4個部分共10首歌,充分展示了她的演唱天才和學習成果,得到了專家們的一致好評。

繼續深造 步入潛修藝術的殿堂

功成名就的蒙玲玲並沒有滿足於自己的成績,而是選擇了進入中國音樂學院繼續學習聲樂,師從鄒文琴老師。鄒文琴老師是我國著名的聲樂教授,像吳碧霞、龔琳娜、雷佳都是出自她門下,在國內外常獲大獎。蒙玲玲深知機會難得,要刻苦學習,才能使自己的聲樂造詣跨上新台階。

在北京學習的日子,玲玲可以說是辛苦而充實的。每天的生活主題除了音樂,還是音樂。老師上課時的錄音,她回到宿舍後總是一遍一遍的聽,唱不準的地方她就反反覆覆的琢磨,直到唱準為止。到琴房練歌,她總是第一個到,最後一個走,連伴琴的老師都笑說:“我都彈累了,你怎么還唱不累啊!”

來北京兩年了,蒙玲玲還不懂長城、頤和園、香山怎么走,但是,只要有音樂會,她是無論如何都不會放過的。她說:“多聽、多學,吸取更多的音樂元素,學習別人的音樂精華,逐步的積累自己的聲樂功底,這樣才有提高。”無論在哪裡,音樂總是蒙玲玲的主導話題。和同學聚會,與朋友聊天總是不一會兒就說到音樂上了。有一次,玲玲和朋友坐在計程車上,靈感一來,兩人就在車裡唱了起來,把司機大哥嚇了一跳,差點闖紅燈了呢!蒙玲玲對音樂的執著,她的虛心好學讓人感動。

磨劍待出鞘 唱響廣西民歌

作為廣西的本土歌手,蒙玲玲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唱好廣西的民歌。她希望能把廣西民歌的精髓,通過她的聲音傳播出去。

為了實現這個願望,蒙玲玲一步一個腳印的去努力,去提高,不斷的嘗試新的音樂風格,在提高自己水準的同時力求突破與創新,最終塑造自己的風格。她對音樂的追求是力求完美的。每一首歌在錄音棚錄好後,她總會再聽聽,隔一段時間後,體會到新的東西,又把它融入演唱中,讓歌更完美。

如今,蒙玲玲正籌備自己的一首新歌《阿爸阿媽》,這首歌充分體現了壯鄉的質樸親情,相信大家一定會被其中細膩、甜美嗓音唱出的摯情而感動。讓我們期待這隻壯鄉的“歌鳳凰”把廣西的民歌唱響大江南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