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縣第四中學

蒙城縣第四中學

蒙城四中坐落於古代思想家、大文學家莊子的故鄉,是一座有著50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原始第一村----尉遲寺就在坐落在此的蒙城縣。承載著19年不斷發展的強勁動力。承載著“國家級重點職高”的輝煌榮耀。 1986年改名蒙城縣高級職業中學。1994年被評為阜陽市重點職業高中,1996年被評為安徽省重點職業高中,2000年被評為安徽省首批國家重點職業高中。2008年12月被安徽省教育廳評為首批縣級職教中心。學校主校區,坐落在莊子故里渦河之畔的蒙城縣(古稱漆園)周元西路70號,緊靠城東經濟開發區,總占地面積約105.8畝。學校建築面積70,135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5280人。學校圖書館藏書8萬多冊,有教師閱覽室、學生閱覽室,還有電子閱覽室。環境優美的校園,充滿了濃郁的文化氣韻。

基本信息

辦學歷史

學校名稱 :安徽省蒙城第四中學

學校層次:國家級重點職高 蒙城四中坐落於古代思想家、大文學家莊子的故鄉,是一座有著50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原始第一村----尉遲寺就在坐落在此的蒙城縣。承載著19年不斷發展的強勁動力。承載著“國家級重點職高”的輝煌榮耀。 1986年改名蒙城縣高級職業中學。1994年被評為阜陽市重點職業高中,1996年被評為安徽省重點職業高中,2000年被評為安徽省首批國家重點職業高中。

校風:端正,文明,健康,團結,奮發

發展歷史:蒙城四中坐落於古代思想家、大文學家莊子的故鄉,是一座有著50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原始第一村----尉遲寺就在坐落在此的蒙城縣。承載著19年不斷發展的強勁動力。承載著“國家級重點職高”的輝煌榮耀。

辦學條件

辦學規模

學校專業設定精當。學校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根據市場需求,開設了建築、計算機技術、計算機文秘、機電、電子、種植、養殖、旅遊、財會電算化、市場行銷與理財等十餘個常設專業。按照“基礎專業和特殊專業兼顧、學歷教育與技能培訓並舉”的原則,開設了手機維修、電焊、機車維修、家電維修等短訓班。

學校擁有較先進、較完備、可滿足專業教學需求的實訓設備。除省財政支持的市場行銷與創業實訓基地外,還擁有園藝綜合實訓基地,生物實驗室、化學實驗室、電算化實驗室、會計仿真模擬實驗室、旅遊景區星級仿真模擬室、數控仿真室、家電維修實訓室、動漫設計工作室、焊工室、鉗工室、建築測繪室等實訓場所。校外實訓基地有牛群中國商貿城、天一建築公司、鴻業國際大酒店、春雨汽車修理廠、江淮汽修廠、范集工業園區、中達電子集團實訓基地等。這些為學生把理論轉化為實踐能力架起了快捷的橋樑。

師資力量

學校師資結構合理,科研能力日漸加強。學校有教職工281人。專職教師223人(基礎課教師108人,專業課教師115人),另聘請高級工程師、高級園藝師等兼職或實習指導教師23人。具有研究生學力12人,占學校專任教師的5.3﹪,高級教師78人,占35﹪。教職工老中青比例協調。學校有省、市級“教壇新星”18人,市級學科帶頭人15人,受到省級以上表彰的先進教育工作者7人。學校大力實施以“雙師型”教師為重點的名師培養工程。在加強教科研、課改工作方面,學校開展了相關專業的課題研究,先後承擔了三項省級職教科研課題的研究工作,“職高學生成才教育的模式研究”已成功結題,深得好評;教師獨立編寫或參與編寫了6套專業教材和校本教材,師生反映良好。近三年來共有27位教師的教研論文在省市級獲獎。08、09、10連續三年省考試院抽調我校4位專業課教師參與全省職對口高考的命題工作。 蒙城縣職高以長班為主,長短結合,多層次辦學。有計算機套用技術、市場行銷與理財、辦公自動化、財會電算化、機電一體化、建築、服裝、園藝、生物工程等11個專業,54個教學班,在校學生3900多人。學校有教職工238名,其中研究生學歷3人,大學本科學歷128人;高級教師46人;國家級優秀教師3人,省級教壇新星2人,市、縣級教壇新星13人,各級學科研究會會員76人,是一支工作熱情高,業務能力強,年齡結構合理,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隊伍。

辦學成果

校園一景。 校園一景。

全校5000多名師生員工凝心聚力,埋頭苦幹,使學校在新的形勢下得到了新的發展。,全校上下熱情高漲, 志存高遠,校風端正,校紀嚴明,呈現出昂揚向上的嶄新局面。學校與時俱進,高屋建瓴,在《國務院關於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精神的指引下,調整辦學思路,拓寬人才輸出渠道,啟動名師工程,不斷提高育人質量,以優異的工作成績譜寫蒙城職教事業的新篇章。優異的成績得到全省英語教育專家的刮目相看,為此,省知名學者杜效明教授先後專程到校祝賀

學校在皖北地區同類學校中一直發揮著骨幹示範作用。學校連年招生、升學、就業率穩居全省同類學校前茅。三年來,學校累計向社會輸送了5024多名合格和優秀的畢業生,培訓剩餘勞動力近萬人,學校先後獲得安徽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示範學校、教育系統先進單位、德育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學生馬三喜等多人次在安徽省技能大賽中獲一、二等獎,數名畢業生已成為當地企業和行業的高管與領導人,為地方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學校因此樹立了良好的社會形象,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


先後有10人次獲得國家、省、市級表彰,共有300多篇論文在國家、省、市級刊物上發表或比賽獲獎,物理實驗員張海明同志自製物理教具100多件(套),其中“焦耳定律演示器”、“眼睛的成像矯正視力演示器”、“四種觸電形式演示器”、“火車轉彎演示器”等件(套)參加全省的教具製作大賽獲好評。學生中,先後有96人次在省、市、縣級學科競賽中獲獎,其中周浩、彭偉鋒、楊靜、宮海娣去年獲省英語競賽一等獎。
學校承辦了“蒙城縣職業教育研究會”、“蒙城縣文明創建總結表彰會”、“安徽省珠算等級鑑定”等活動10餘項,獲得“全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安徽省電化教育一類達標學校”、“安徽省體育衛生先進單位”等省、市、縣各級榮譽稱號20餘項;先後有合肥市職教代表團、淮南職教中心、亳州二職高、宿州二職高等兄弟學校前來該校進行學習交流活動,該校的發展及發展中積累的辦學經驗得到兄弟學校的高度評價。

文化傳統

變革課程設定

我們根據學生學習的具體情況,分為四大課程板塊,即:
①德育課程板塊:政治、美育、職業道德、就業指導等。
我們把德育課獨立為課程板塊,目的是突出德育的先導作用,以保證培養品質優秀的畢業生。“就業指導”課程的開設為學生畢業後的擇業、就業提供了必要的指導。
②文化課程板塊:文學欣賞、套用寫作、法律、體育等。
文化課的開設大膽變革了傳統意義上的文化課程,突出了它的實用性和趣味性。我們希望通過文化課的教學,讓學生既能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識,又能鍛鍊和培養參與社會實踐的意識和能力。
③專業課程板塊:編輯與排版、辦公自動化、軟硬體及維修、公共關係、市場行銷。
專業課的設定簡化了繁難的專業理論,突出了它的實用性和多元性,“公共關係”、“市場行銷”課程的開設為學生畢業後能從事多種職業提供了可能和保障。
④特長課程板塊:分為文藝、寫作、書法、演講、棋牌、體育六個小組

就業渠道


2000年以來,學校先後15批次選派副校長及中層領導南下廣深,北上京城,東至滬浙,西越川滇,聯繫人才勞務輸出,落實校企聯合辦學,鑑定訂單培養協定,先後與深圳科技園、上海機電設備公司、寧波興達電子集團等20餘家企業建立了合作關係,共向各大中城市輸送畢業生 2000多人。目前,該校正在和蚌埠工貿學校開展聯合辦學,憑藉蚌埠工貿學校完善的畢業生就業體系和該校充足的畢業生資源,實施優勢互補,形成年輸出畢業生700餘人就業渠道。

該校與我省同步,於1997年組織學生參加職對口高考,是我省開展對口升學最早的學校之一。七年來,先後組織了機電、建築、財經、計算機文秘、計算機技術、服裝設計、園藝、生物工程、法律、旅遊、電子等11個專業的學生參加對口高考,年考取本科近百人,高考達線率90%以上,對口高考成績連年居全市首位,全省前列。
隨著東南大學、中國礦業大學等一批名牌高校在我省對口招生,對口高考愈來愈受到職高學生的歡迎,這也是該校近年來對口高考成績斐然的原因之一。
我們認為,通過職對口高考,讓職高生考取高等院校,其意義不僅僅在於給學生提供了一個求知進取的機會,更重要的是讓一部分學生重新找回了因文化基礎薄弱而一度被扼殺的求學信心。同時,職對口高考取得的突出成績,拉動了該校的招生工作,該校今年招生突破1200人大關,和該校2004年高考本科達線近百人有關密切的關係。

學校領導

校長:楊景泰

地理位置

學校位置:安徽省蒙城縣周元西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