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民族問題述論

蒙古民族問題述論

《蒙古民族問題述論》,是周競紅編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書籍。

基本信息

蒙古民族問題述論蒙古民族問題述論
作者:周競紅(作者)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10月1日)
外文書名: Commentary on Mongolian Issues in Modern China
平裝: 305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09726730
條形碼: 9787509726730
商品尺寸: 23.6 x 15.8 x 1.6 cm
商品重量: 422 g

內容簡介

《蒙古民族問題述論》主要內容簡介:蒙古民族問題是王朝中國國家轉型進程中遇到的第一個民族問題。在王朝國家轉型中,蒙古社會精英和上層從不同的渠道接受民族主義思潮的影響,在從王朝國家的藩邦臣民向主權國家平等成員轉變中面臨著複雜的歷史選擇。在這一條件下蒙古社會如何發展、對國家轉型的影響和作用便是清末民初蒙古民族問題的重要內容。在處置蒙古民族問題進程中,中國社會結合傳統的“華夷”資源和近代社會理論思潮,開闢了民族區域自治道路,成為國家轉型進程中處理民族問題的重要理論和實踐成果。本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礎上,突出關注王朝中國轉型,以及種族、民族和民族主義思潮在蒙古民族問題形成中的作用和影響,進而在歷史語境下探討王朝中國在建立統一多民族主權國家進程中,蒙古民族問題的發生、處置過程以及歷史啟示。

作者簡介

周競紅,女,蒙古族,1963年生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翁牛特旗。1985年畢業於中央民族學院(現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獲學士學位;1990年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研究生部,獲歷史學碩士學位;2002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民族系,獲博士學位。曾於1985~1987年在內蒙古醫學院馬列室任講師,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民族理論研究室副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民族問題、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參與並完成多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在《民族研究》、《中央民族大學學報》等國內學術刊物發表論文50餘篇,曾出版《我國各民族的繁榮發展》(合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關係史研究》(合著)、《走向各民族共同繁榮:民族地區大型水電資源開發研究》(專著)等著作。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資本主義時代族類共同體的民族化
第一節 族類共同體現象:時代語境與認知
第二節 歐洲理念:民族與民族國家建構
第三節 民族與國家:族類共同體在資本主義時代
第二章 五方之民:王朝中國的族類共同體
第一節 “五方之民”的歷史圖景
第二節 影響王朝中國“五方之民”關係走向的重要歷史因素
第三章 遊牧與農耕:王朝政治語境下族類共同體關係
第一節 遊牧者與農耕者的差異與碰撞
第二節 遊牧者與農耕者的互惠
第三節 遊牧與農耕衝突的解決機制
第四節 蒙古人——蒙古草原最後的遊牧者
第四章 千年變局:王朝國家轉型
第一節 “華夷秩序”紊亂與王朝國家重新定位
第二節 清王朝末期政治改革的興起
第三節 從政治改革走向社會革命
第五章 王朝國家轉型重塑“漢滿”關係
第一節 “種”界與滿漢
第二節 在“排滿”中打造“漢族
第三節 國家認同的困局
第六章 “排滿”及蒙古人意識
第一節 漢籍中蒙古人的形象變遷
第二節 清末蒙古社會
第三節 清末蒙古人意識的強化
第七章 蒙古民族問題初步形成
第一節 喀爾喀蒙古人的“獨立”行動
第二節 “獨立”行動對蒙古社會的動員
第三節 北京政府時期的蒙古問題
第八章 喀爾喀蒙古社會歷史選擇及影響
第一節 “獨立”後的喀爾喀蒙古社會
第二節 北洋政治亂象中的“自治外蒙古
第三節 人民革命與蒙古民族問題
第四節 蒙古社會民族主義勃興
第九章 抗日戰爭與蒙古民族問題
第一節 抗日戰爭前蒙古社會的進一步分化
第二節 蒙古民族問題的多角度認知
第三節 抗日戰爭勝利與蒙古族體裂變
第十章 民族區域自治與蒙古族繁榮發展
參考文獻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