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葵子

冬葵子

冬葵子又名葵子、葵菜子。為錦葵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冬葵的成熟種子。莖直立,被疏毛或幾無毛。葉互生;掌狀5~7淺裂,圓腎形或近圓形,基部心形,邊緣具鈍鋸齒,掌狀5~7脈,有長柄。夏秋季種子成熟時採收。曬乾,生用,搗碎入藥。本品甘寒滑利,既能利水通淋,又能下乳、潤腸,二便不利者均宜。

基本信息

基本內容

冬葵子冬葵子

【藥名】:冬葵子

【拼音】:DONGKUIZI

【英文名】:Chingma Abutilon Seed

【來源】:為錦葵科植物冬葵的乾燥成熟種子。

【功效】:行水滑腸,通乳,清熱排膿。

【主治】:治二便不通,淋病,水腫,婦女乳汁不行,乳房腫痛。

【性味歸經】:甘,寒。①《本經》:“味甘,寒。”②《別錄》:“無毒。”③《藥性論》:“滑,平。” ④《本草再新》:“味甘苦,性微寒,無毒。”

入大小腸、膀胱經。①《雷公炮製藥性解》:“入小腸、膀胱二經。”②《得配本草》:“入足太陰經氣分。”③《本草求真》:“入胃、大小腸。”④《本草再新》:“入肝、肺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5錢;或入散劑。

【用藥忌宜】:脾虛腸滑者忌服,孕婦慎服。①《本草經集注》:“黃芩為之使。”②《得配本草》:“氣虛下陷,脾虛腸滑,二者禁用。”

【藥物配伍】:配冬瓜子,利濕止痛,滑利排膿作用增強;配砂冬葵子仁,行氣下乳;配茯苓,健脾利水;配王不留行,通乳作用增強;配火麻仁,潤燥,滑腸,通便;配木通,用於產後因熱乳汁不通,津液虧損之便秘,熱淋澀痛,心火上炎,口舌生瘡,心煩尿赤。

【別名】:葵子(《金匱要略》)、葵菜子(《婦人良方》)。原植物冬葵(《本經》)又名:葵(《詩經》)、葵菜(《說文》)、露葵(《爾雅翼》)、冬葵菜(《救荒本草》)、滑菜(《綱目》)、衛足(《群芳譜》)、馬蹄菜、蘄菜(《醫林纂要》)、滑腸菜(《寧都州志》)、金錢葵、金錢紫花葵、冬寒菜(《植物名實圖考》)、冬莧菜(《分類草藥性》)、茴菜、滑滑菜、奇菜。

【處方名】:冬葵子

【商品名】:冬葵子、冬葵實,以子粒飽滿、乾燥無雜質者為佳。

【藥用部位】:本植物的根(冬葵根)、嫩苗或葉(冬葵葉)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全國各地。

【藥材的採收與儲藏】:春季種子成熟時採收。

【拉丁名】:藥材Semen Abutili原植物Malva verticillataL.

【考證】:出自《神農本草經》 ①《名醫別錄》:“冬葵子,生少室山。十二月采之。”②陶弘景: “以秋種葵,復養經冬至春作子,謂之冬葵,多入藥用,至滑利,能下石淋。春葵子亦滑利不堪。余藥用根,故是常葵爾。”③《綱目》:“葵菜,古人種為常食,今人種者頗鮮。有紫莖、白莖二種,以白莖為勝,大葉小花,花紫黃色,其最小者,名鴨腳葵,其實大如指頂,皮薄如扁,實內子輕虛如榆莢仁,四、五月種者可留子,六、七月種者為秋葵,八、九月種者為冬葵,經年收采,正月複種者為春葵,然宿根至春亦生。”

【生藥材鑑定】:乾燥種子呈圓形扁平之橘瓣狀,或微呈腎形,細小,直徑約1.5~2毫米,較薄的一邊中央凹下,外表為棕黃色的包殼(果皮),具環形細皺紋,搓去皮殼後,種子呈棕褐色。質堅硬,破碎後微有香味。以顆粒飽滿、堅老者為佳。目前商品所用的冬葵子,大多為錦葵科植物苘麻Abutilontheophrasti Medic.的種子。考冬葵子與苘麻子在諸家《本草》中均各列專條,效用亦不相同,參見“苘麻”及“苘實”條。顯微鑑定: 種子橫切面:表皮細胞1列。扁長方形,有的分化成單細胞非腺毛,壁稍厚,微木化。下皮細胞1列,略徑向延長。柵狀細胞長柱形,徑向75~8冬葵子8μm,壁極厚,下部壁木化,有時可見線形胞腔,近上部1/3外胞腔膨大,內含細小球狀結晶,加20%硫酸後結晶不溶解;近外側外可風光輝帶。色表層細胞4~5列,扁長圓形,內含黃棕色或紅棕色物。胚乳與子葉細胞含脂肪油與糊粉粒,子葉細胞尚含少數草酸鈣簇晶。本品以子粒飽滿、色灰褐者為佳。

【冬葵與苘麻區別】:目前市場上多以苘麻子代替冬葵子,這是個誤區。二者雖然均可藥用,但其主治功效各不相同,應該區別使用。

【中藥化學成分】:種子含脂肪油及蛋白質。花含花青素類。鮮冬葵含單糖6.8~7.4%,蔗糖4.1~4.6 %,麥芽糖4.5~4.8%,澱粉1.2%。種子含15%~20%,其中亞油酸為主;葉含芸香甙,根含粘液質,其中有戊糖、戊聚糖、甲基戊聚糖、糖醛酸和微量甲基戊糖。

【選方】

①治卒關格,大小便不通,支滿欲死:葵子二升,水四升,煮取一升,頓服。內豬脂如雞子一丸則彌佳。(《肘後方》)

②治大便不通十日至一月者:葵子末入乳汁等分,和服。(《聖惠方》)

③治血淋及虛勞尿血:葵子一升,水三升,取汁,日三服。(《千金方》)

④治妊娠患子淋:英子一升,以水三升,煮取二升,分再服。(《千金方》)

形態特徵

野葵。二年生草本,高60-90cm。

冬葵子冬葵子

莖被星狀長柔毛。葉互生;葉柄長2-8cm,僅上面槽內被絨毛;托葉卵狀披針形,被星狀柔毛;葉片腎形至圓形,直徑5-11cm,常為掌狀5-7裂,裂片短,三角形,具鈍尖頭,邊緣有鈍齒,兩面被極疏糙狀毛或幾無毛。花3至數朵簇生於葉腋間,幾無柄至有極短柄;總苞的小苞片3枚冬葵子,線狀披針形,被纖毛;萼杯狀,5裂,廣三角形,被疏星狀長硬毛;花冠淡白色至淡紅色,花瓣5,長6-9mm,先端凹入,具爪;雄蕊柱長4mm,被毛;花柱分枝10-11。果扁圓形,直徑5-7mm,分果爿10-11,背面平滑,兩側具網紋。種子腎形,直徑約1.5mm,紫褐色,禿淨。花期3-11月。

冬葵。本種與野葵的區別為:一年生草本,不分枝。莖被柔毛。葉柄細瘦,被疏柔毛;葉片圓形,5-7裂,直徑5-8cm,基部心形,邊緣具細鋸齒,特別皺曲。花白色。果扁球形,直徑約8mm,分果爿11,網狀,具細柔毛。種子直徑約1mm,暗黑色。花期6-9月。

栽培技術

臨種時,必燥曝葵子。葵子雖經歲不浥,然濕種者,疥而不肥也。地不厭良,故墟彌善,薄即糞之,不宜妄種。

春必畦種,水澆。春多風,旱,非畦不得。且畦者地省而菜多,一畦供一口。畦長兩步,廣一步。大則水難均,又不用人足入。深掘,以熟糞對半和土復其上,令厚一寸,鐵齒杷耬之,令熟,足踏使堅平;下水,令徹澤。水盡,下葵子,又以熟糞和土復其上,令厚一寸余。葵生三葉,然後澆之。澆用晨夕,日中便止。每一掐,輒杷耬地令起,下水加糞。三掐更種,一歲之中,凡得三輩。凡畦種之物,治畦皆如種葵法,不復條列煩文。

早種者,必秋耕。十月末,地將凍,散子勞之,一畝三升。正月末散子亦得。人足踐踏之乃佳。踐者菜肥。地釋即生。鋤不厭數。五月初,更種之。春者既老,秋葉未生,故種此相接。

冬種葵法:近州郡都邑有市之處,負郭良田三十畝,九月收菜後即耕,至十月半,令得三遍。每耕即勞,以鐵齒杷耬去陳根,使地極熟,令如麻地。於中逐長穿井十口。井必相當,角則妨地。地形狹長者,井必作一行;地形正方者,作兩三行亦不嫌也。井別作桔槔,轆轤。井深用轆轤,井淺用桔槔。柳罐,令受一石。罐小,用則功費。

十月末,地將凍,漫散子,唯穊為佳。畝用子六升。散訖,即再勞。有雪,勿令從風飛去,勞雪令地保澤,葉又不蟲(十五)。每雪,輒一勞之。若竟冬無雪,臘月中汲井水普澆,悉令徹澤。有雪則不荒。正月地釋,驅羊踏破地皮。不踏即枯涸,皮破即膏潤。春暖草生,葵亦俱生。

三月初,葉大如錢,逐穊處拔大者賣之。十手拔,乃禁取 。兒女子七歲以上,皆得充事也。一升葵,還得一升米。日日常拔,看稀稠得所乃止。有草拔卻,不得用鋤。一畝得葵三載,合收米九十車。車準二十斛,為米一千八百石。

自四月八日以後,日日(十六)剪賣。其剪處,尋以手拌斫斸地令起,水澆,糞復之。四月亢旱,不澆則不長;有雨即不須。四月以前,雖旱亦不須澆,地實保澤,雪勢未盡故也。比及剪遍,初者還復,周而復始,日日無窮。至八月社日止,留作秋菜。九月,指地賣,兩畝得絹一匹。

收訖,即急耕,谷田。止須一乘車牛專供此園。耕,勞,輦糞,賣菜,終歲不閒。若糞不可得者,五,六月中穊種菉豆,至七月,八月犁掩殺之,如以糞糞田,則良美與糞不殊,又省功力。其井間之田,犁不及者,可作畦,以種諸菜。

主要價值

種子含脂肪油及蛋白質。花含花青素類。鮮冬葵含單糖6.8~7.4%,蔗糖4.1~4.6%,麥芽糖4.5~4.8%,澱粉1.2%。

具有清熱利濕、消腫的功效。主治小便不通、泌尿感染、泌尿繫結石、產後乳汁不下等。

冬葵子圖冊冬葵子圖冊

1.淋病水腫:冬葵子可用治濕熱淋病,小便不利,尿頻,尿急,尿痛等證,類似於

急性膀胱炎、急性尿道炎、 急性腎盂腎炎等。常配伍茯苓、澤瀉、滑石等利尿通淋藥,方例《冬葵子湯》。也用治血淋,類似於泌尿系統結石,常配伍滑石、 鬱金、地龍、海金沙、白火硝、琥珀等通淋排石藥,方例《冬葵子丸》。此外,也可用治水腫小便不利,多配伍茯苓、白朮、車前子等,方例《冬葵茯苓散》。

2.乳汁不行:產後乳汁不行, 乳房作脹、將成乳癰者。常配伍砂仁、 陳皮、白芷、穿山甲、王不留行等, 方例《冬葵子散》。此外,古方單用治療胎死腹中,配伍牛膝治療產後胞衣不下(類似於胎盤滯留)。

3.關格不通:關格不通, 腹脹滿欲死者,類似於機械性腸梗阻,《肘後備急方》單用治便閉,配豬膏治關格。也入複方中用。

鑑別

性狀鑑別

冬葵子果實由7-9個小分果組成,呈扁平圓盤狀,底部有宿存花萼。分果呈橘瓣狀或腎形,直徑1.5-2mm,較薄的一邊中央凹下。果皮外表為棕黃色,背面較光滑,兩側面靠凹下處各有一微凹下圓點,由圓點向外有放射性條紋。種子橘瓣狀腎形,種皮黑色至棕褐色。質堅硬,破碎後子葉心形,兩片重疊折曲。氣微、味澀。

顯微鑑別

粉末特徵:灰褐色。

① 胚乳細胞較多見,呈多角形或類方形,直徑11-35μm,壁略呈念珠狀增厚。

② 種皮柵狀細胞表面觀細胞界限不清晰,細胞細小,呈星狀;側面觀為一列柱狀細胞,長33-46μm,直徑8-12μm,壁甚厚、木化,胞腔梭形,內含球狀結晶。

③ 星狀毛易見,由5-7細胞組成,亦有單個散在,呈披針形,基部鈍圓,直徑5-15μm,長106-245μm,壁厚1-2μm。

④ 色素細胞類多角形,類長方形,胞腔內含紅棕色塊狀物。

⑤ 子葉表皮細胞類長方形,薄壁細胞呈類多角形或橢圓形,含擬晶體。

⑤ 螺紋導管多見,直徑27-33μm,網紋導管較少見。

套用鑑別

冬葵子甘,寒,能利水,滑腸,下乳。茯苓甘,平,能利水,健脾,安神。

理化鑑別

取粉末2g,加水20ml,振搖15min,濾過。取濾液加活性炭1g,置水浴上脫色15min,濾過。取濾液2ml,加鹼性酒石酸銅試液4滴,置水浴上加熱5min,生成棕紅色沉澱;另取濾液2ml,加10%a-萘酚乙醇溶液3滴,搖勻,沿管壁加硫酸0.5ml,兩液接界處顯紫紅色環。

藥理作用

性味:甘,寒。

《本經》:味甘,寒。

《別錄》:無毒。

《藥性論》:滑,平。

《本草再新》:味甘苦,性微寒,無毒。歸經:入大小腸、膀胱經。

《雷公炮製藥性解》:入小腸、膀胱二經。

《得配本草》:入足太陰經氣分。

《本草求真》:入胃、大小腸。

《本草再新》:入肝、肺二經。

功能主治:利水,滑腸,下乳。治二便不通,淋病,水腫,婦女乳汁不行,乳房腫痛。

用藥禁忌

脾虛腸滑者忌服,孕婦慎服。

《本草經集注》:黃芩為之使。

《得配本草》:氣虛下陷,脾虛腸滑,二者禁用。

臨床套用

1.淋證。本品甘寒滑利,有利尿通淋之功。用於熱淋,與石韋、瞿麥、滑石等同用,如石韋散《證治匯補》;

2.用於血淋及妊娠子淋,如《千金方》本品單味用;用於石淋,與海金沙、金錢草、雞內金等同用。

3. 本品質滑,通關格,利小便消水腫。用於水腫脹滿,小便不利,配豬苓、澤瀉、茯苓等同用;

4.若治關格脹滿,大小便不通,如《肘後方》以本品單味為末服。

5.乳汁不通、乳房脹痛。本品滑潤利竅,有通乳汁之功。治產後乳汁不通,乳房脹痛可與穿山甲、王不留行等用。

6.便秘。冬葵子質潤滑利,潤腸而通便。用於腸燥便秘證,可與郁李仁、杏仁、桃仁等同用。

7、 治小便淋瀝澀痛,常與車前子、海金沙等同用;又能利水通淋,用治水腫,常與茯苓等藥配契約用。

8、 產婦乳汁稀少,乳房脹痛等症,常與木通、通草同用。

9、常用於大便不通,臨床多與麻子仁、郁李仁等潤燥之品配伍。

10、葵子茯苓散(《金匱要略》)治妊娠有水氣,身重,小便不利,酒淅惡寒,起即頭眩:葵子1斤,茯苓90g。為散飲服10g,每日3服,小便則愈。方中冬葵子利尿通淋,為君藥。

11、冬葵子湯(《聖濟總錄》)治妊娠,大小便不通:冬葵子6g,大黃3g。水煎,分2次服。方中冬葵子利尿通淋,潤腸,為君藥。

12、治橫倒生方(《太平聖惠方》)治橫倒生,手足先出:葵子6g,黃明膠、滑石各30g。水煎,分2次服。方中冬葵子利尿通淋,潤腸,為君藥。

不良反應

王明福報導一例患者服用含冬葵子湯藥二帖後出現視物雙重像、服三帖後精神極度興奮,伴視覺及譫語,停藥後給予氯丙嗪治療,次日症狀消失。

營養知識

冬葵子知識介紹: 冬葵子為錦葵科植物野葵和冬葵的成熟果實。系蒙古族習用藥材,夏、秋二季果實成熟時採收,除去雜質,陰乾。果實由7至11個小分果組成,呈扁球狀盤形,直徑 1.5~7 mm,外被膜質宿萼。宿萼鍾狀,黃綠色或黃棕色,有的微帶紫色,先端 5齒裂,裂片內卷,其外有條狀披針形的小苞片 3片。果梗細短。果實由分果瓣10~12枚組成,在圓錐形中軸周圍排成1 輪,分果類扁圓形,直徑 1.4~ 2.5mm,表面黃白色或黃棕色,具隆起的環向細脈紋。種子腎形,棕黃色或黑褐色。氣微,味澀。

冬葵子補充信息: 炮製: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及殼,洗淨,乾燥。用時搗碎。

冬葵子適合人群: 脾虛腸滑者禁服,孕婦慎服。

冬葵子食療作用: 冬葵子味甘,性寒,歸大腸、小腸、膀胱經,質潤通降;

具有利水通淋,潤腸通便,通經下乳的功效;

主治淋症,水腫,大便不通,乳汁不行,癰腫未破, 難產,胞衣不下。

冬葵子做法指導: 1. 治小便淋瀝澀痛,常與車前子、海金沙等同用;又能利水通淋,用治水腫,常與茯苓等藥配契約用。

2. 產婦乳汁稀少,乳房脹痛等症,常與木通、通草同用。

3. 常用於大便不通,臨床多與麻子仁、郁李仁等潤燥之品配伍。

文化底蘊

《綱目》:葵,氣味俱薄,淡滑為陽,故能利竅通乳,消腫滑胎也,其根葉與子,功用相同。通大便,消水氣,滑胎,治痢。

《本草崇原集說》:葵性寒滑,似非孕婦所直,何以《金匱》治妊娠水氣,用葵子茯苓散。修園曰,有病則病當之也。《千金》以參、術等味駕馭其間,愈覺平妥。

《本經》:主五臟六府寒熱羸瘦,五癃,利小便。《本草經集注》:葵子汁解蜀椒毒。

《別錄》:療婦人乳難內(內一作血)閉。

《藥性論》:治五淋,主奶腫,下乳汁。

《本草衍義》:患癰癤毒熱內攻,未出膿者,水吞三、五枚,遂作竅,膿出。

《本草通玄》:達諸竅。

《本草匯》:下胞衣。

中草藥第二季

中藥材中國是中草藥的發源地,目前中國大約有12000種藥用植物,這是其他國家所不具備的,在中藥資源上我們占據壟斷優勢。古代先賢對中草藥和中醫藥學的深入探索、研究和總結,使得中草藥得到了最廣泛的認同與套用。讓我們一起完善中草藥的詞條,讓更多的人們了解到這中國的瑰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