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大宗祠遺址

董氏大宗祠是為祀奉流坑董氏的開基祖董合所建。南宋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董合因其第八代孫、狀元董德元官至參知政事,並代天子祭南郊禮成而特旨追贈為大司徒,故祠的全稱為“宋贈大司徒董公大宗祠”。 大宗祠始建於明初洪武二年(1369年),地處杏林之墟(具體位置失考)。而到嘉靖三年(1524 年)董氏商定,改地重建於村北開闊幽靜的陌蘭洲上,建成後,規定由董合 之嫡長孫作為宗子,主持其祭祀。嘉靖十一年,時為南京國子監司業的江西泰和人歐陽德為之作有《董氏立宗子記》。嘉靖四十年,大宗祠被閩廣鍾凌秀農民軍焚毀。嘉靖四十二年,61歲的南京刑部郎中董燧辭官歸里不久,即與董極等官紳一起,倡集族人,在原址上重建大宗祠,其規模更大,占地7000平方米。明萬曆十年(1582年)《流坑董氏族譜》上清楚地繪製了它的構圖,這是流坑董氏最後一次建大宗祠。 董氏最後一次重建的大宗祠,朝村背江、離村北沿約200米,為前帶大場院的三進重檐式建築。其院正前方辟有大門坊,場院內設定墨池,院的東西兩側均辟有門坊,東為“累朝師保”坊,西為“文武狀元”坊。入院前門,跨墨池達主體建築的正門,上書“德厚流光”四字,其兩側分立巨大的圓雕紅石獅睢雄一對。從東西兩道房穿庭而進,第一進為“賢育樓”,上署“宋贈大司徒董公大宗祠”、“文獻世族”。第二進為“敦睦堂”。第三進正中為“孝敬堂”,兩側分設“彰義堂”、“報功堂”、“宗原堂”和“道原堂”。江西吉水狀元羅洪先撰書有《董氏新祠孝敬堂記》,董燧和董極分別撰有《宗原、道原兩堂簿引》、《報功堂記》。大宗祠除主祀開基祖董合等列祖列宗外,還將族中官宦、鄉賢等附祀其內,以使上可報祖先庇佑之功,下可激勵子孫發奮努力,登科入仕,見賢思齊。為銘記和報答“地仙”楊筠松、曾文囗的卜宅卜葬之功,董氏家族特在大宗祠內辟“報功堂 ”以祀奉之,把他們提到“成我者之恩與生我者等耳”的高處來對待。“彰義堂”特為祀奉助族義士所設,用來表彰、激勵有助族義舉的人;“道原堂”為祀奉遠祖西漢大儒董仲舒,以作為溯其道學之源;“宗原堂”為祀奉宜黃擴源始祖,即流坑董氏開基祖董合之曾祖父董清然。 大宗祠為流坑董氏一族所立,從遺址和構圖可知,其場面寬廣,構架宏大,典雅壯觀。

董氏大宗祠是為祀奉流坑董氏的開基祖董合所建。南宋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董合因其第八代孫、狀元董德元官至參知政事,並代天子祭南郊禮成而特旨追贈為大司徒,故祠的全稱為“宋贈大司徒董公大宗祠”。 大宗祠始建於明初洪武二年(1369年),地處杏林之墟(具體位置失考)。而到嘉靖三年(1524 年)董氏商定,改地重建於村北開闊幽靜的陌蘭洲上,建成後,規定由董合 之嫡長孫作為宗子,主持其祭祀。嘉靖十一年,時為南京國子監司業的江西泰和人歐陽德為之作有《董氏立宗子記》。嘉靖四十年,大宗祠被閩廣鍾凌秀農民軍焚毀。嘉靖四十二年,61歲的南京刑部郎中董燧辭官歸里不久,即與董極等官紳一起,倡集族人,在原址上重建大宗祠,其規模更大,占地7000平方米。明萬曆十年(1582年)《流坑董氏族譜》上清楚地繪製了它的構圖,這是流坑董氏最後一次建大宗祠。 董氏最後一次重建的大宗祠,朝村背江、離村北沿約200米,為前帶大場院的三進重檐式建築。其院正前方辟有大門坊,場院內設定墨池,院的東西兩側均辟有門坊,東為“累朝師保”坊,西為“文武狀元”坊。入院前門,跨墨池達主體建築的正門,上書“德厚流光”四字,其兩側分立巨大的圓雕紅石獅睢雄一對。從東西兩道房穿庭而進,第一進為“賢育樓”,上署“宋贈大司徒董公大宗祠”、“文獻世族”。第二進為“敦睦堂”。第三進正中為“孝敬堂”,兩側分設“彰義堂”、“報功堂”、“宗原堂”和“道原堂”。江西吉水狀元羅洪先撰書有《董氏新祠孝敬堂記》,董燧和董極分別撰有《宗原、道原兩堂簿引》、《報功堂記》。大宗祠除主祀開基祖董合等列祖列宗外,還將族中官宦、鄉賢等附祀其內,以使上可報祖先庇佑之功,下可激勵子孫發奮努力,登科入仕,見賢思齊。為銘記和報答“地仙”楊筠松、曾文囗的卜宅卜葬之功,董氏家族特在大宗祠內辟“報功堂 ”以祀奉之,把他們提到“成我者之恩與生我者等耳”的高處來對待。“彰義堂”特為祀奉助族義士所設,用來表彰、激勵有助族義舉的人;“道原堂”為祀奉遠祖西漢大儒董仲舒,以作為溯其道學之源;“宗原堂”為祀奉宜黃擴源始祖,即流坑董氏開基祖董合之曾祖父董清然。 大宗祠為流坑董氏一族所立,從遺址和構圖可知,其場面寬廣,構架宏大,典雅壯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