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力為

[14]〈企業併購會計的先行研究〉《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02年第6期 [31]〈企業併購的會計視角〉《財會學習》2006年第11期 [10]《運輸企業收入會計實務》中國財經出版社(2005)

董力為 男 1954年10月26日出生於北京 會計學教授 經濟學(會計學)博士現為首都經貿大學對外交流學院院長。
1971年中學畢業後去工廠工作,1979年9月考入北京經濟學院工業經濟系企業管理專業,1983年7月15日畢業後留校任教。1987年4月去日本流通經濟大學進修經營學及證券學一年,同年考取日本二級會計(簿記)證,1988年4月回國後,1988年12月1日被北京經濟學院評為講師,主要研究企業財務決策以及股份制和證券市場問題。1993年4月再度赴日流通經濟大學攻讀國際會計專業碩士課程,1995年3月取得碩士學位回國,1996年10月18日被首都經貿大學評為副教授及碩士生導師,從事國際會計、財務管理的教學及研究。1999年4月赴日本日本流通經濟大學攻讀會計學博士課程,主攻方向為企業併購會計,2002年3月獲得經濟學(會計學專業)博士學位。2004年12月2日被首都經貿大學評為聘為教授。
1983年任教以來面向本、專科學生講授過企業經營管理、企業財務管理、證券學、會計學基礎、財務會計、國際會計學、國際企業財務管理以及日本經濟等多門課程;面向全日制和在職研究生講授《會計學》《國際會計》《財務管理》《資本運營及其會計問題研究》;面向留學生講授《會計學》和《中國財會制度改革》等課程。1995年開始帶碩士研究生以來指導全日制研究生27名,畢業並取得碩士學位20名,指導40多名在職研究生撰寫論文並取得碩士學位。
他曾多次出訪交流,如近年來多次赴日本(2005年7月22日至30日,小樽商科學院,國際會計研究會;2006年5月18日至29日,流通經濟大學,教學與行政管理;2007年7月16日至29日,大阪經濟大學,教學與行政管理)、赴香港特區(2005年1月12日至14日,訪問浸會大學,會計教學科研交流;2007年11月25日至31日,訪問香港大學,參加京港大學校長論壇,參與教學管理經驗交流;2008年2月26日至28日,訪問香港理工大學,教學管理經驗交流。)、新加坡(2005年1月15日至17日,南洋理工大學,經營、會計實踐研討與交流)、台灣地區(2006年3月18日至31日,大同技術學院,國際金融與保險學術研討會)、德國(2006年12月2日至23日,德勒斯登理工大學,大學教育與管理培訓與研討)、俄羅斯(2007年9月2日至20日,訪問俄羅斯國立大學和聖彼得堡大學,經濟與教育學術交流)
在國內外發表了論文、譯文30多篇,主要有:
[1、2、3]〈論企業體力、體質和氣質的提高〉《北京日報》1986年8月15、22、29日連載
[4]〈企業導入股份制之我見〉《中外管理導報》(1991/1)
[5]〈中國會計制度與國際會計準則的接軌〉《企業會計》日本中央經濟社(1995/4)
[6]〈國際會計準則與中國會計處理的比較〉《流通經濟大學學報》(日本)(1995/8)
[7]〈日本的流通機構〉《國外物資管理》(1996/1)
[8]〈日本零售業銷售技術〉《中國流通》(1996/2)
[9]〈與國際接軌普及會計工作底稿勢在必行〉《北京財會》1996年第6期
[10]〈應補上結帳計算底表這一課〉《企業改革與管理》1997年第1期
[11]〈淺議企業自我發展能力與資產潛力〉《經濟與管理研究》1998年第1期
[12]〈日本金融改革四箭齊發〉《企業改革與管理》2002年第7期
[13]〈如何杜絕會計做假賬――談日本會計制度改革〉《中國改革報》2002年7月15日第8版)收入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財務與會計導刊》2002年10月號
[14]〈企業併購會計的先行研究〉《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02年第6期
[15]〈信息披露的會計制度缺陷〉《企業改革與管理》2003年第1期
[16]〈提高企業財務信息披露水平刻不容緩〉《首都經濟》2003年第2期文章發表後接受光明日報專訪並於6月26日發表了專題報導
[17]〈上市公司財務信息披露的綜合治理〉《金融時報》2003年3月3日第6版
[18]〈MVA及EVA控制手法在日本企業的實踐〉《北京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3年第1期
[19]〈IT產業發展對傳統日本型經濟的衝擊〉《經濟與管理研究》2003年第2期
[20]〈債務計量的先行研究及套用的局限性〉《會計研究》2003年11月號
[21]中國教育部《留日學人》雜誌[日本會計改革的得與失]2003年第2期
[22] 〈日本經濟泡沫化後的會計改革〉企業改革與管理雜誌社2004年4月。中國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促進會2003年度優秀論文獎
[23] 〈我國會計應加快與國際統一規則靠攏〉《商業會計》2005年4月。
[24] 〈我國會計行業與國際接軌問題應引起重視〉《經濟要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2005年第31期(5月23日)。
[25] 〈不良資產處置要關注定價問題〉《企業改革與管理》2005年第9期
[26] 〈以股抵債的可行性研究〉《理財者》2005年第2期
[27] 〈中美證券公司資本配置效率差異分析〉《理財者》2005年第8期
[28] 〈日本保障財務信息可信度的重大措施――談規範財務信息質量的保證業務〉《中國會計學會財務成本分會2005年年會暨第18次理論研討會論文集》2005年7月
[29]<中國大陸不良資產問題研究>《2006亞太經貿與金融保險國際學術研討會》主會場發言並提交中文論文2006年3月22日
[30]〈品牌創建戰略應借鑑國外成功做法〉《第七屆全國無形資產理論研討會》2006年5月
[31]〈企業併購的會計視角〉《財會學習》2006年第11期
[32]〈高額收購下的資產泡沫問題〉《企業改革與管理》2008年第1期。獲中國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促進會2007年度優秀論文一等獎
[33]〈證券投資基金的風險與防範〉《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08年第3期
撰寫及共同編寫著作十幾冊,主要有:
[1]《現代企業經營管理》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1999第3次修訂)
[2]《證券經營與市場》中國財經出版社(1992)
[3]《崛起的證券市場》中國財經出版社(1993)
[4]《最新企業財務報表規範與格式準則》經濟日報出版社(2003)
[5]《企業併購會計問題研究》首經貿大學出版社(2003),獲首經貿2005年優秀論著三等獎
[6]《人民幣匯率現實問題的爭論與探討》中國財經出版社(2004)
[7]《運輸企業會計實務》中國財經出版社(2004)
[8]《小企業會計制度講解》企業管理出版社(2004)
[9]《企業財務管理》甘肅人民出版社(2005)
[10]《運輸企業收入會計實務》中國財經出版社(2005)
[11]《企業會計準則解析與套用》企業管理出版社(2006)
[12]《資本運營及其會計問題研究》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8)
[13]《初級會計學》中國財經出版社(2008)
主持和參與十幾項研究課題,主要有:
[1]北京市朝陽區委託課題《北京市朝陽區社區安置下崗女工方案設計》獲朝陽區《社區管理研究》二等獎(97/1)
[2]企業委託課題《京港澳物資配套有限責任公司內部管理規範》(98/1)
[3]參與企業橫向研究課題《企業發展潛力評價體系》是財務分項目負責人(1998/6),
[4]《北京市跨世紀優秀人才工程》項目〈北京市商品配送中心發展戰略〉(1999/1),
[5]《財務控制標準及EVA業績考核指標系統設計》北京聖思達經貿有限責任公司(2002/6)
[6]北京市委組織部“北京市優秀人才資助”項目《企業併購的會計處理研究》(2002/12)
[7]北京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計畫《企業併購會計研究》課題(2003/1)
[8]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銀行不良資產定價的理論與實踐研究》(2003/1)
[9]教育部“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項目《企業兼併與收購的會計策略研究》(2003/2)
[10]北京市哲社辦十五重點項目《高科技產業發展中的金融支持體系研究》第二負責人(05/1)
[11] 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註冊會計師執業質量中存在問題與對策研究》第二負責人(05/1)
[12]首都經濟貿易大學輔助教材建設《會計學基礎》項目主審(2005/3)
[13]校級科研課題:北京銀行業風險控制與產品設計平衡系統研究(2007/5)
[14]校級教改項目課題:表式教學法在留學生專業課教學中的套用(2008/7)
由於本人對財務會計與金融的研究時間較長,有一定的積累,於2006年被評為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科研標兵。目前主要社會兼職有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經濟研究所《中日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日本流通情報學會》常務理事、(日本)《國際會計研究會》理事會員、《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會員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