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立峰

葛立峰

葛立峰,1947年5月生,安徽滁州人,安徽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機械振動與衝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安徽省計量測試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感測器學會理事,美國聲學學會(ASA)資深會員,IEEE學會會員,美國紐約科學院院士,並被錄入美國“Ma rpuis科學和工程名人錄”,“Marquis世界名人錄”和英國劍橋國際傳記中心《國際名人詞典》。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葛立峰 男,1947年5月生,安徽省滁州人。安徽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員。

人物生平

1970年,畢業於合肥工業大學精密儀器專業;

1981年,畢業於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暨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套用力學專業;

1970—1978年,蕪湖柴油機廠工作;

1982—1997年,安徽省計量測試研究所工作;

1984年,作為中國代表出席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在我國首次舉辦的“質量保證,實驗室認證和產品合格認證研討班上海”,獲ISO合格證書;

1988年,晉升高級工程師;

1994年,晉升為研究員;

1992—1997年,任安徽省計量測試研究所副所長;

1997 年,由安徽大學 211 工程人才引進,任安徽大學物理系、自動化系教授;

1986—1988年,應邀在美國國際標準局(NBS,現美國國家標準和技術研究院,NIST)聲學測量研究室客座研究,榮獲客座科學家榮譽證書;

1995年,獲英國皇家學會基金資助,在英國倫敦城市大學City University,London)電氣電子和信息工程系合作研究,高級訪問研究員( SRF );

2001年,新加坡淡馬錫理工學院( Temasek Polytechnic )工學院,訪問學者; 2005年,日本大阪關西大學先端科技推進機構( Kansai Univ. ),訪問教授。

研究方向

振動、聲和超聲感測器、微感測器、新型微加工超聲成像感測器、質量振子和Lamb波化學與生物感測器。發明了套用壓電效應建立高頻振動基準的壓電互易法的理論,方法和實驗裝置,提出了微加工靜電超聲感測器的新的理論模型。

科研項目

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國家攀登計畫項目1項,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和安徽省年度重點項目1項;現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0374044),“矽超聲成像感測器的最佳化設計及其關鍵微加工技術研究”, 主持。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0375010),“基於鄰接圖譜理論的圖象聚類方法研究”, 參加。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9974001),“微加工超聲感測器的工作機制和理論模型的研究”, 主持完成, 2003 年結題評估結果為優。

國家攀登計畫項目(國科基字 [1999]045),“加工超聲感測器的先導性基礎研究”, 主持完成 。

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99043532),“微加工靜電氣載超聲感測器的電聲理論模型的研究”, 主持完成, 2003 年結題評審結果為 A 。

成就及榮譽

2006年,獲安徽省高等學校省級優秀科技成果獎二等獎。

1988年,獲1987-1988年度安徽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一等獎;

1988 年,獲美國國家標準局(NBS ,現為美國國家標準和技術研究院, NIST)客座科學家榮譽證書,表彰其“為國際科技合作作出貢獻”;

1997年,獲1994-1996年度安徽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一等獎;

1998年,獲安徽省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2000年,獲“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貼”;

2003年,獲2000-2002年度安徽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一等獎。

代表性論文

1.葛立峰,矽微加工超聲成像感測器的理論模型和最佳化設計,中國科學(E), 37(5):700 -706, 2007。英文版, Li-  Feng Ge, Theoretical model and optimal design of silicon micromachined ultrasonic imaging transducers,   Sciences in China (E), 50(5):674-682, 2007.

2. Li-Feng Ge, The TDK model for micromachined capacitive Lamb wave transducers, 4th Joint Meeting   of ASA and ASJ, Honolulu, HI; J. Acoust. Soc. Am. 119, 3379, 2006.

3. Li-Feng Ge (Lifeng Ge), A novel design of micromachined capacitive Lamb wave transducer, 6th       Intl. Symp. Instrumentation and Control Tech. SPIE No. 5253, 15-18, 2006.

4. Li-Feng Ge, Equivalent circuit approach to electrostatic or capacitive ultrasonic transducers,     18th Intl. Conf. Acoustics. Kyoto, Japan, Proc. Vol. III, 2255-2258, 2004.

5. Li-Feng Ge, Theoretical simulation of the behavior of micromachined electrostatic ultrasonic       transducers, Theoretical and Computational Acoustic 2001, ed. By E. Shang et al. pp.459-469,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 Singapore, 2002.

6. 葛立峰,微加工靜電超聲感測器的動力學機制及其建模,中國科學(A), 29(11):1013 -1019, 1999。英文版,   Li-Feng Ge, Dynamic mechanism and its modeling of micromachined electrostatic ultrasonic transducers,   Sciences in China (A), 42, 1308-1315, 1999.

7. Li-Feng Ge, Electrostatic airborne ultrasonic transducer: model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IEEE     Trans. Ultrason. Ferroelect. Freq. Contr. 46, 1120-1127, 1999.

8. 葛立峰,微氣隙結構靜電超聲感測器的理論模型,科學通報,42, 2387-2391, 1997。英文版, Li-Feng Ge, A   theoretical model of electrostatic ultrasonic transducers with micro air-gap structures, Chinese     Scientific Bulletin, 43, 728-731, 1998.

9. Li-Feng Ge, Reciprocity method with complex non-linear fitting for primary vibration standards, J.   Acoust. Soc. Am. 97, 324-330, 1995.

10. Li-Feng Ge, An improved electrodynamic reciprocity method for the absolute calibration of         piezoelectric accelerometers, Proc. XIII IMEKO WORLD CONGRESS, Torino, Italy, Proc. "From         Measurement to Innovation", 2606-2610, 1994.

11. Li-Feng Ge, Impedance characteristics of transducers and reciprocity calibration, J. Acoust.     Soc. Am. 86, 210-214, 1989.

12. Li-Feng Ge, The reciprocity method for piezoelectric calibrators, Proc. ASME Des. Eng. Conf.   Mech. Vibration and Noise, Cincinnati, OH, 85-DET-159, 1985.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