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裳儀式

日本女子成年禮儀的標誌,在奈良和平安時期是著裳和結髮。 "日本的結髮,相當於我國的及笄,用簪子(笄)來束髮,表示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齡。 女孩從一歲時得到這些小偶人,以後每年3月3日都要拿出來陳列,直到出嫁時帶走。

形式

日本女子成年禮儀的標誌,在奈良和平安時期是著裳和結髮。裳,指下衣。著裳就是將下衣系在腰上,相當於男子元服時著成人服裝。
成人儀式,內容包括年輕人宣誓、長者的祝賀和參拜神社以及參加各種傳統的文娛活動等

時間

每年1月第2個星期一。日本凡年滿20歲的男女青年在成人節這天要身穿傳統服裝參加官方或民間團體為他們舉辦的成人儀式。

起源

中世紀以後,與男子系兜襠布相適應,女子在13至17歲左右,月經初潮時系腰帶。初潮也是成年的象徵,被稱作"初花"、"初出"。系兜襠布和系腰帶,很大程度是為了保護性器官,代表著性的成熟。
我國舊俗,女子到了15歲左右要"及笄",上頭,花蕊夫人《宮詞》稱:"年初十五最風流,新賜雲鬟便上頭。"日本的結髮,相當於我國的及笄,用簪子(笄)來束髮,表示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齡。
日本還有女孩節(偶人節):3月3日。這個節日起源很早,要上朔到700年前的平安時代
如今的慶祝方式是從江戶時代傳下來的。有女孩子的家庭都要供出小巧的偶人(也叫“雛人形”),祝願家中女孩成長與吉祥。種小偶人價格昂貴,女孩的父母,尤其是外祖父母,差不多都要為她買一套精美的小偶人。少的擺一層,多的用“偶人架”擺上好幾層,最多的可擺七、八層,而最上的一層,大多是一個皇帝和一個皇后。女孩從一歲時得到這些小偶人,以後每年3月3日都要拿出來陳列,直到出嫁時帶走。
成人儀式的精髓,在於使青年開始懂得“成人之義”,所謂“棄爾幼志,順爾成德”,提示他今後將要擔負起對長輩、師長、朋友、乃至社會、國家與民族的責任,提示他已正式跨入社會,獲得全新的人生角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