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門民主共和國

1994年2月20日,葉門南北雙方領導人在約旦安曼簽署協定,但未能制止內戰爆發。 在1994年葉門內戰中,葉門民主共和國代表了被削弱後的南方勢力。 1994年葉門內戰由此告終,葉門民主共和國滅亡,葉門重歸統一。

葉門民主共和國(阿拉伯語:جمهوريةاليمنالديمقراطية‎Jumhūrīyatal-Yamanad-Dīmuqrāṭīyah),於1994年5月宣告成立,首都亞丁,由總統阿里·薩利姆·比德與總理海達爾·阿布·巴克爾·阿塔斯領導。

統一後的矛盾

1990年5月22日,阿拉伯葉門共和國(即北葉門)和葉門民主人民共和國(即南葉門)宣布統一,成立葉門共和國。新國家的總統委員會主席、政府第一副總理由北葉門出任,副主席、政府總理由南葉門出任。根據協定,阿里·阿卜杜拉·薩利赫與阿里·薩利姆·比德分任正副總統。這是一個世紀以來葉門首次宣布統一。在此期間,雙方建立了統一的議會,並制訂了一部統一的憲法。但是由於經濟和社會等方面固有的差異和權力、利益分配上的分歧,統一之後南北雙方領導人之間的矛盾逐漸激化。
1993年4月,葉門舉行大選。同年8月,副總統阿里·薩利姆·比德出走至原南方首都亞丁,表示在其期望得不到滿足之前,絕不會回到政府。北方針對葉門社會黨的暴力活動,以及南方經濟邊緣化等問題[1],均在比德的訴求之列。企圖終結政治僵局的談判拖至1994年。
1994年2月20日,葉門南北雙方領導人在約旦安曼簽署協定,但未能制止內戰爆發。

分裂與內戰

1994年4月27日,薩那附近的阿姆蘭發生了一次成規模的坦克交火。雙方都指責對方挑釁。
自4月27日開始,分裂伴隨著戰事持續了幾個星期。1994年5月5日凌晨,葉門北南雙方出動戰鬥機相互轟炸原雙方首都等重要城市,葉門爆發全面內戰。總統薩利赫宣布全國進入為期30天的緊急狀態,外國僑民紛紛撤離葉門。
葉門政府下令解除比德副總統職務,南方軍隊向薩那發射了飛毛腿飛彈,並導致數十位平民死亡。
1994年5月21日,葉門南方領導人比德通過亞丁電台、電視台發表《告人民書》,宣布南方脫離葉門共和國,成立“葉門民主共和國”,這意味著統一不久的葉門重新陷入分裂。葉門民主共和國的領導人中,不僅有比德和阿塔斯等葉門社會黨人士,還包括了曾在前葉門民主人民共和國時期極力反對一黨專制的激進人物,例如Abdallahal-Asnaj。[2]
在1994年葉門內戰中,葉門民主共和國代表了被削弱後的南方勢力。葉門民主共和國獲得了鄰國價值數十億美元的裝備與財政援助,尤其是對統一的葉門感到威脅的沙烏地阿拉伯。除此之外,新政權未能取得國際社會承認。內戰過程中,美國一再呼籲雙方回到談判桌。各種相關嘗試,例如聯合國派遣特使或俄羅斯斡鏇,均未奏效。
葉門民主共和國的短暫國祚,從1994年5月21日延續到同年7月7日。除空襲外,內戰戰場主要位於葉門南方。5月中旬,北方的政府軍開始向亞丁推進。5月24日,南方石油重鎮阿塔克被政府軍攻占。[3]
與此同時,聯合國安理會通過924號決議,要求交戰雙方停火。6月6日,雙方實現了短暫的停火。但隨著在開羅進行的停戰談判宣告破裂,這次停火僅僅維持了6個小時。

滅亡

戰局迅速向不利於南方的方向發展。同年7月4日,政府軍進入南方首都亞丁。前南方政要阿里·納賽爾·穆罕默德·哈薩尼的支持者們大力協助政府軍的軍事行動,並參與打擊、抓捕分裂分子。
7月5日,葉門政府軍攻入穆卡拉,南方領導人比德及5名助手於6日乘快艇離開葉門逃亡阿曼蘇丹國。在穆卡拉與亞丁淪陷於政府軍之手後,葉門政府發言人7日晚宣布,持續了近兩個月的葉門內戰已經結束。
1994年葉門內戰由此告終,葉門民主共和國滅亡,葉門重歸統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