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維廉文集(第貳卷)

葉維廉文集(第貳卷)

《葉維廉文集(第二卷)》是葉維廉著作的九部作品中的第二部,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

基本信息

作者葉維廉 著
ISBN:10位[7533630483]13位[9787533630485]
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2-1
定價:¥25.00元

內容提要

葉維廉文集(第貳卷)葉維廉文集(第貳卷)
葉維廉文集(第二卷)》是葉維廉先生的九部作品中的第二部。葉維廉曾被美國著名詩人吉龍·盧森堡稱為“美國現代主義與中國詩藝傳統的匯通者”。他寫詩,也寫研究論文,是著名的詩人,又是接觸的理論家。本集所收的是他的《歷史·傳釋·美學》。

編輯推薦

《葉維廉文集(第二卷)》是葉維廉先生的九部作品中的第二部。葉維廉曾被美國著名詩人吉龍·盧森堡稱為“美國現代主義與中國詩藝傳統的匯通者”。他寫詩,也寫研究論文,是著名的詩人,又是接觸的理論家。本集所收的是他的《歷史·傳釋·美學》。

作者簡介

葉維廉,1937年生,廣東中山人。先後畢業於台灣大學外文系、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研究所,獲英國文學學士、碩士學位,1963年赴美,1964年獲美國愛荷華大學美術碩士,1967年獲普林斯頓大學哲學博士。後任加州大學聖地亞哥校區比較文學教授,並主持比較文學系前後幾十年。1970年到1974年以客座教授身份返台灣大學,協助建立比較文學博士班。1980年到1982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學英文系首席客座教授,並協助該校建立比較文學研究所。20世紀80年代以來,他數度回大陸,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作家協會等處講授比較文學和傳釋學。
葉維廉早年即以詩享譽文壇,曾名列台灣十大傑出詩人之一。後轉而從事比較文學、美學和文化哲學等的研究,出版中英文著作50餘種,主要著作有《龐德的國泰集》、《中國現代小說的風流》、《飲之太和》、《比較詩學》、《歷史、、傳釋與美學》、《解讀現代與後現代》、《與當代藝術家的對話》等。

目錄

歷史·傳釋·美學
與作品對話——傳釋學的諸貌
中國古典詩中的一種傳釋活動
秘響旁通——文意的派生與多相引發
美感意識意義成變的理路——以英國浪漫主義前期自然觀為例
無言獨化:道家美學論要
言無言:道家知識論
意義組構與權力架構
歷史整體性與中國現代文學研究之省思
出位之思”:媒體及超媒體的美學
跨越中國風格:東方國家共有詮釋體制里
同中之辨異

書摘

我們開頭便說過,迴文詩中的語法是極端的例子,不可與一般古典詩小的語法對等。但我們不能否認,在適度解放的情況下,中國古典詩的語法,利用“若即若離、可以說明而猶未說
明的線索與關係”,而向讀者提供了一個由他們直接參與和感受的“如在目前”的意境,這也是一個不移的事實。
這時,我們應該提出一個更重要的美學問題來。文字作為一種表義的媒體,真的可以完全做到“不涉理路”嗎?完全可以做到不定位、不定時、不定義嗎?
在許多“機要”的層面上,我們的答案是肯定的。如詩中不必用人稱代名詞,不說“我”“做什麼”,而直書“做什麼”,像李白這首:
玉階生白露
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晶簾
玲瓏望秋月
是“誰”卻下水晶簾?是“誰”望秋月?詩中的環境提供了一個線索:是一個深夜不能眠的宮女。但沒有用“她”或“我”這類的字,有一個特色,那便是讓讀者保持一種客觀與主觀同時互對互換的模稜性;一面我們是個觀眾,看著一個命運情境的演出在我們的眼前,一面又化作宮女本身,扮演她並進入她的境況里,從她的角度去感受這玉階的怨情。一者是景、一者是情,一時不知何者統領著我們的意識。我們可以說,“情景交融”的來源之一,便是主客既合且分、既分且合的狀態。
事件之前不加人稱代名詞的另一個意義,還可以用西方畫的透視作反面的說明。透視的產生是:畫家定位定向地看。畫家“領”著觀者透過他所選擇的觀點方向去看。加上人稱代名詞,便是“以我觀物”,也是定觀點定方向的作法,如“我輕輕地來,我輕輕地去”便是(西洋詩、早期的白話詩這類句法最常見);不定透視(如中國山水畫)、不定人稱代名詞(如許多中國詩)便是畫家、詩人安排好景物以後,站在一旁,讓讀者(觀者)進入遨遊、感受。
另一個“機要”的層面,便是中文中動詞里超脫了時態的變化。這一點,仍然可以用西方語言很重視的時態變化來作反面的說明,像英文中的現在式、過去式、將來式,是刻意地要我們意識到“時態”,1walked——我(過去)走過。這便是定時——昨日“如此”,今日“不同”或者“仍如此”?是激發讀者分析性思維、是指導、領導讀者思維方向的元素。中文沒有時態的變化,是因為在詩人的意識中,經驗,或應該說,所呈示的經驗是常新的,是大家都可以參與的。則在明顯的“事過境遷”的情況之下,在文字的層面上,仍不流露分析性的痕跡:鳳去台空江自流
用英文來說,便有下列的趨勢:Thcphoenixhadgone(過去完成式);Theterraceis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