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村

杭州千島湖西南湖區的中洲鎮有個六七百年歷史的古村落:葉村。整個村莊以小橋流水古民居的徽派建築為主要特色,尤其是宗祠與部分民居的雕樑畫棟建築,乃古民居建築之精品。

基本信息

杭州千島湖西南湖區的中洲鎮有個六七百年歷史的古村落:葉村。整個村莊以小橋流水古民居的徽派建築為主要特色,尤其是宗祠與部分民居的雕樑畫棟建築,乃古民居建築之精品。
整個村落略呈玉盤型,從東至西約兩公里,四周山峰林立,儼然天宮裡一玉盤落入民間風景獨佳。村內有兩條小河在村心匯成一條東西向的小河,從村頭至村腳將村分成三份,小河裡游魚不少,兩岸民居屋舍儼然,從山頂鳥瞰,整個村莊沿小河形成一個“Y”字。
葉村原本是葉姓聚居地,葉氏宗譜寫著葉姓五世祖葉豪,不滿王安石新法,避地遂安承鳳,後名葉村。元末時余姓由大屋基搬到葉村,璜余氏宗譜里記載六世祖余究,南宋建炎自高屏遷遂安大屋基。後分德輝派、德明派。余德明派於元至正間遷本縣鳳山(葉村原名)。版心刻中善堂、仁壽堂、敘常堂等,皆孟五派下各房堂名。由此繁衍,目前已有七百餘戶,兩千七百多人口,是目前淳安縣境內人口最多、最集中的行政村。
村莊目前尚有大量的建於明清時期的古民居與宗祠廳堂。現在還保留著近十座宗親廳堂,如中善堂、仁壽堂、敘常堂等。隨便走進一座祠堂,細細觀看,在一些木樑上依然能清晰地看到雕刻精美的圖案,梅花、荷花、龍鳳、八仙過海等花鳥蟲魚、人物都雕刻得栩栩如生,令人驚嘆。雙人合抱的圓柱,斑駁的牆壁,幽深的屋弄,還有黑黑的梁木,抑頭都是雕樑畫棟,都讓人體驗著古代文化的淵源,古建築生動的靈魂。
這個村最大的特色就在於這是一個悠久的徽派古建築,村口的十幾棵大樟樹,古木參天,看到這幾棵古木也會讓人感到村莊的悠久歷史,村落的久遠,民居的史悠。這裡民居好多還是天井房,據說一些面積較大的民房都是地主家留下的。門檐上都有磚雕,木雕,雕刻的人物栩栩如生,其中有《三國演義》、《紅樓夢》等。以木為隔桿的門楣和窗戶上方還書有“山青水秀”、“萬福朝來”等字樣,大門下門檻或是木製的,或是大石塊制的,長久的磨鍊,這些也大都變得光滑發亮了。門檻上還立上一個內門檻,簡單的雕琢也維妙維肖,可見古人的木工技藝高深。跨進門檻後,你就不得不為古建築的精工巧作所興奮。房中間是個天井,上方是個敞開天井,雨雪時,由此落入天井,晴時,陽光由此射入廂房。天井呈長方形的,四周是個50公分左右的深梁,與外界相通,落入天井的水也就會流到外面去。天井都是由寬大正方的石板貼成。天井房兩側是廂房,木製板壁上由花蘭格的木板構成,年久的緣故,板壁的木頭都已變成黑色了。抬頭仰望,四角是獅雕,巧奪天工,甚為美觀。或是“八仙過海”,或是“水滸傳記”,樑上的雕刻大多是鏤空技術,人物、花草,水、雲都表現得淋漓盡致。總之,進入室內就能感受古文化的馨香。
內容豐富的古木雕在村中的古民居里或多或少,或精或細,多多少少都有,只可惜最為壯觀的自然禪院沒有躲過文革浩劫,只留下一座明代六面七層磚瓦塔(雁塔)!雁塔位於葉村東北的小山頂,從村內步行十分鐘再登山便可到達雁塔腳下。保存下來的余氏祠堂,也在2002年的時候被迫賣至安徽,現在原址上建起了村里最新的國小(葉村完小)。

交通:淳安千島湖鎮淳開線經汾口,即可轉乘公交到葉村,交通方面。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